微 信 题 库 搜 索
中医理论
中医数据库
中国方剂数据库 中医书籍 常见疾病
中医疾病数据库 民间中医 中医教程
中医疾病诊疗 经方医学 中医药术语数据库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中医书籍 > 正文
组织学与胚胎学:四、牙的发生
来源:本站原创 中医理论数据 字体:

牙的釉质来源于外胚层,其它部分成自中胚层。www.med126.com/hushi/人胚第6周时,口凹边缘的外胚层组织增生,沿上、下颌形成“www.med126.comU”形的牙板(dental lamina)。牙板向深部中胚层内生长,在上、下颌内先后各形成10个圆形突起,称牙蕾(tooth bud)。牙蕾发育增大,底部内陷为帽状的造釉器(enamel organ),为乳牙的原基(图21-5)

图21-5 牙的发生

A 第8周 B第10周 C第24周 D第24周 E 生后10个月

1.釉质的形成 , 造釉器分化为三部分:①外层为单层立方或扁平细胞组成的外釉上皮;②内层为单层柱状细胞组成的内釉上皮,该柱状细胞称为成釉质细胞(ameblast);③内、外釉上皮之间为有突起的星状细胞组成的釉网(enamel reticulum)。成釉质细胞具有造釉质作用,细胞不断分泌基质,基质钙化后形成釉柱。釉质的形成是从牙冠尖部开始,逐渐向牙颈部扩展。随着釉质增厚,成釉质细胞渐向浅部迁移,最后与外釉上皮相贴,共同组成牙小皮(dental cuticle),覆于牙釉质表面,釉网则退化消失。婴儿出牙时,牙小皮随之消失。

2.牙本质的形成 帽状造釉器凹陷内的间充质称牙乳头(dental papilla)。靠近内釉上皮的间充质细胞分化为一层柱状的成牙质细胞。该细胞在其与内釉上皮相邻面有突起,并在此不断分泌基质,基质钙后即为牙本质。随着牙本质的增厚,成牙质细胞胞体渐向深部迁移。其突起则增长,存留于牙本质小管内,称为牙本质纤维。牙乳头的其余部分分化为牙髓。

3.牙骨质的形成造釉器和牙乳头周围的间充质先形成结缔组织的牙囊(dental sac),然后分化为牙骨质和牙周膜。

在乳牙原基发生的同时,牙板还形成恒牙原基,其体积小,分化发育晚。恒牙的形成过程与乳牙相同。

相关文章
 委中毒
 中医学的治疗制高点(二)  杨世廷
 疫喉痧
 论医者病家得失
 五运六气和脉应
 地黄酒(《圣济总录》卷一五八)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