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中医理论
中医数据库
中国方剂数据库 中医书籍 常见疾病
中医疾病数据库 民间中医 中医教程
中医疾病诊疗 经方医学 中医药术语数据库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民间中医 > 正文
针灸拔罐:看了传承的拔罐治抽动症写了一些学习心得
来源:本站原创 中医理论数据 字体:
传承用全身拔罐的方法治疗女儿的抽动症,虽然时间较长但是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她的信心来自张姐——以十年的坚持和摸索把自己从死神边缘拉回来。从众多的追随者的情况来看,疗效值得肯定。期间的种种难处,没有经历自己子女如此怪病的人是无法理解的,父母对子女的拳拳爱心,读来实在让人感动。仔细的阅读了她的帖子和众多的跟帖,写了一些心得:
1、拔罐是以祛邪为主的疗法,对于拔除体内毒素有很好的效果,但是需要长期坚持,皮肉之痛是免不了的。
2、拔罐可以促进人体的再生能力,实腠理,除病气,提高免疫能力,改善脏腑功能。很多做了拔罐的孩子脾气都变好了,孩子脾气不好其实是五脏不平引起的,压制型管教事实上很难除根。
3、从抽动症来说,应该也要予以区分,因为有些孩子春夏发病严重,有些秋冬发病严重,如果单单像有些人说的从风从肝治,对有些孩子可能有效,对有些则是无效。我估计是孩子生长发育过程中气血水平不足,导致某处或某几处拥堵造成的,全身拔罐改善了气血水平,但是由于不能准确定位病灶,因而导致治疗期非常长。但是由于气血水平提高,尽管抽动症没有根治,但是孩子身体状况还是有很大的提高。特别停药对减少药物伤害有很大好处。有些孩子小时候疾病缠身,进入青春期却会不治而愈,我认为青春期气血水平较高,虽然病根未除,但是以不足为患,但是到了中年气血衰败的时候又会出现种种疾病症状。至于说抽动症最后到底能不能根治,我认为轻的即使没有拔到病灶也能因为自身能力的提高而除根,重的则要反复寻找病灶所在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但是拔罐对身体的好处则是显而易见的。
4、拔罐之前应当做一个详细的分析,制定一个计划,循序渐进。第一步确定孩子体质,简单分成阴虚、阳虚、阴阳两虚、阴实、阳实,对于诸虚症,拔罐宜缓,宜轻。对于实证,可适当加大力度。第二是确定轻重缓急,诸病并作的时候一定要分清主次,急证先治。有些孩子抽动症几年了,希望拔罐三五天治愈是不现实的,期望太高往往容易半途而废。
5、传承说不要乱服药我很赞成,但是不能把服药这种手段一棍子打死。伤害论制定的汗吐下和的治疗手段无不以排除病气为目的,不存在压制的问题,看了不少病例当中如果适当服药对于截断病程会有很大帮助,特别对于津液缺少的病症(例如发热汗出烦渴或者发热小便自利不大便等),服药效果更是立竿见影。急症时满身拔满罐子还是属于乱枪打鸟型的,就像针灸治病,不可能说这个孩子发热很厉害,于是给他360个穴位都插上针。另外对于体质羸弱的孩子,使用药物扶正气也有很好的效果,和拔罐是并行不悖的。小孩子急症阳实的很多,喝红糖水有时会适得其反。张仲景制定的治疗手法只有祛邪、扶正、攻补兼施三种,没有压制病气的。
6、要说拔罐拔到怎么样的程度才有效果,我觉得并不是一定要拔到皮开肉绽,孩子不能接受就拔轻点,能接受就拔重点。瘀斑散了也不等于说病气又回去了,如果说一定要拔到出泡出水,那么刮痧岂不是毫无用处了?没有说刮痧要刮到皮开肉绽的,只要皮肤活起来了就有效果了。深层的病气需要有个排除过程,并不是说拔得越厉害好得越快,要这样的话,你把身上全针刺出血,按上罐子明天什么病都好了。脏腑的病气应该会经历从脏腑到经络,经络到腠理,腠理到肌肤这样一个过程。那么脏腑的病气为什么会传出来了呢?我觉得这个应该和液压结构有点相似,病灶所在的地方病是最重最实的,病气会向没病的地方蔓延,导致病情扩大,如果正气足的,正气也会向病灶蔓延,导致病情减小,如果两相均衡,那么病势不进不退。拔罐拔除了表层病气后,腠理的病气会向表层流动,经络的病气会向腠理流动,脏腑的病气会向经络流动。如果有淤塞,那么这个过程是很缓慢的,因此见效也很慢,但是总体状况是在变好。经方治病之所以效果好,在于辩症准确后药物直达病灶,把病根除了。

上面是我读完传承的帖子后一些简单的想法,传承的经验是非常宝贵的,对于不明原因的病症都有很好的治疗效果,关键在在于循序渐进和坚持。
相关文章
 眩晕,走路不稳,
 论天符
 代针丸
 关于强直性脊柱炎的背部用穴
 牛髓膏(《医便》卷四)
 鼻窒塞不通利方七首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