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中医理论
中医数据库
中国方剂数据库 中医书籍 常见疾病
中医疾病数据库 民间中医 中医教程
中医疾病诊疗 经方医学 中医药术语数据库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中医教程 > 正文
医学衷中参西录教程:头部病门
来源:头部病门 中医理论数据 字体:

1.头疼

病人基本资料 天津李姓,得头疼证,日久不愈。
病因 其人素羸弱,因商务操劳遇事又多不顺,心肝之火常常妄动,遂致头疼。
证候 头疼不起床者已逾两月,每日头午犹轻,过午则浸加重,夜间疼不能寐,鸡鸣后疼又渐轻可以少睡,心中时或觉热,饮食懒进。脉搏五至,左部弦长,关脉犹弦而兼硬,右脉则稍和平。
诊断 即此脉象论之,显系肝胆之热上冲脑部作疼也。宜用药清肝火、养肝阴、镇肝逆,且www.med126.com/yaoshi/兼用升清降浊之药理其脑部。
处方 生杭芍(八钱) 柏子仁(六钱)玄参(六钱)生板(六钱轧细)龙胆草(三钱)川芎(钱半)甘菊花(一钱)甘草(三钱)
共煎汤一大盅,温服。
效果 服药一剂,病愈十之七八,脉象亦较前和平,遂将龙胆草减去一钱,又服两剂痊愈。
或问 川芎为升提气分之品,今其头疼既因肝胆之热上冲,复用川芎以升提之,其热不益上冲乎?何以服之有效也?答曰∶川芎升清气者也,清气即轻气也。按化学之理,无论何种气,若在轻气之中必然下降,人之脏腑原有轻气,川芎能升轻气上至脑中,则脑中热浊之气自然下降,是以其疼可愈也。

2.目病www.med126.com干疼

病人基本资料 天津崔××,年三十四岁,患眼干,间有时作疼。
病因 向因外感之热传入阳明之府,服药多甘寒之品,致外感之邪未净,痼闭胃中永不消散,其热上冲遂发为眼疾。
证候 两目干涩,有时目睛胀疼,渐至视物昏花,心中时常发热,二便皆不通顺,其脉左右皆有力,而右关重按有洪实之象,屡次服药已近二年,仍不少愈。
诊断 凡外感之热传里,最忌但用甘寒滞泥之药,痼闭其外感之邪不能尽去,是以陆九芝谓如此治法,其病当时虽愈,后恒变成痨瘵。此证因其禀赋强壮,是以未变痨瘵而发为眼疾,医者不知清其外感之余热,而泛以治眼疾之药治之,是以历久不愈也。愚有自制离中丹,再佐以清热托表之品,以引久蕴之邪热外出,眼疾当愈。
处方 离中丹(一两) 鲜芦根(五钱) 鲜茅根(五钱)
药共三味,将后二味煎汤三杯,分三次温服,每次服离中丹三钱强,为一日之量,若二种鲜根但有一种者,可倍作一两用之。
效果 将药如法服之,至第三日因心中不发热,将离中丹减半,又服数日眼之干涩疼胀皆愈,二便亦顺利。

3.牙疼

病人基本资料 天津王姓,年三十余,得牙疼病。
病因 商务劳心,又兼连日与友宴饮,遂得斯证。
证候 其牙疼甚剧,有碍饮食,夜不能寐,服一切治牙疼之药不效,已迁延二十余日矣。其脉左部如常,而右部弦长,按之有力。
诊断 此阳明胃气不降也。上牙龈属足阳明胃,下牙龈属手阳明大肠。究之,胃气不降肠中之气亦必不降,火随气升,血亦因之随气上升并于牙龈而作疼,是以牙疼者牙龈之肉多肿热也。宜降其胃气兼引其上逆之血下行,更以清热之药辅之。
处方 生赭石(一两轧细) 怀牛膝(一两) 滑石(六钱) 甘草(一钱) 煎汤服。
效果 将药煎服一剂,牙疼立愈,俾按原方再服一剂以善其后。
说明 方书治牙疼未见有用赭石牛膝者,因愚曾病牙疼以二药治愈,后凡遇胃气不降致牙疼者,方中必用此二药。其阳明胃腑有实热者,又恒加生石膏数钱。
相关文章
 又洗阳方
 黄师药解里怎么没有地龙?
 甘麦大枣汤吃完就高血压了
 答网友:如何学中医快速安全入门?
 般若法眼图(转贴)----希望对有眼疾的人有所
 虎杖煎(《千金》卷四。)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