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中医理论
中医数据库
中国方剂数据库 中医书籍 常见疾病
中医疾病数据库 民间中医 中医教程
中医疾病诊疗 经方医学 中医药术语数据库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中医教程 > 正文
医方论教程:涌吐之剂
来源:涌吐之剂 中医理论数据 字体:

涌吐之剂

瓜蒂

甜瓜蒂(炒黄) 赤小豆
共为末,热水或酸齑水调下。

“高者因而越之”,经有明训,即吐法也。后人视为畏途,久置不讲,殊不知痰涎在胸膈之间,消之匪易,因其火气上冲之势,加以吐法,使倾筐倒箧而出之,则用力少而成功多,瓜蒂散之类是也。且吐必有汗,故并可治风治黄。惟注中“食填太阴,欲吐不出”二语,须与申明∶盖饮食必先入胃,食填太阴者,非既出胃而入脾也,乃胃气窒塞,使脾气不通耳。

又必新入之食,尚为完谷,故可用吐,若经宿之后,将为燥粪滞于胃中,便宜攻下,岂可尚用吐法乎!

参芦散

人参芦(研为末)
水调下一、二钱。或加竹沥和服。

化痰清火,颇为平稳,但用以涌吐,恐力尚不逮也。

栀子豉汤

栀子十四枚 淡豉四合服令微吐。

注中治伤寒汗吐www.med126.com下后,虚烦不眠,懊 身热等症。“汗吐下后”一语,宜善体会,盖言或汗后,肌表虽解而里热未除;或吐后,痰气虽平,而阳邪未去;或下后,里滞虽退而表邪未清。乃指一节而言,并非谓三法并用之后也。今人死煞句下,往往误认三法并施,虽有壮夫,岂能堪此?且三法并用之后,岂尚有余邪未清者乎?不参活句,谬以千里矣!仲景用栀子,令上焦之热邪委宛而下;用豆豉以开解肌理。真超凡入圣之方,其各种加减之法,亦俱有精义,不得草草读过。

稀涎散

皂角四挺(去皮弦炙) 白矾一两
共为末,温水调下五分,或加芦。

治上焦用涌吐之法,此义本之《内经》,而方则出于仲景。古人体气壮实,不妨用之,后世机心日开,嗜欲日甚,元气大伤,禀受甚薄,一经涌吐,汗而且喘,百变丛生。后人不敢轻用,盖亦慎重之道。即如稀涎散,性最猛烈,用以救猝急痰症,方足以斩关夺门,然尚有醒后缓投药饵,痰不可尽攻之戒!可知虚人及寻常之症不可轻用吐法也。

霍乱吐方

烧盐 热童便
三饮而三吐之。

痧症至元而始着。元以前,但有霍乱之名,无所谓“痧症”也。欲吐不得,欲泻不得,执业医师阴阳颠倒,气闭血凝,症极危险,故不可进药饵谷食。烧盐、童便以吐之是也。然必须外用针刺人中、少商、委中、舌尖等处,再用手揉其穴,令血能多出,则毛窍方开,而气始得渐达。

相关文章
 为什么能治疗疑难杂症受不到尊重!!!
 清气分热剂
 附子的特效解毒药
 鲮鲤甲贴熁膏(《圣济总录》(人卫本)卷一四
 中国中药专利保护成难题
 雪疗治愈寒咳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