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中医理论
中医数据库
中国方剂数据库 中医书籍 常见疾病
中医疾病数据库 民间中医 中医教程
中医疾病诊疗 经方医学 中医药术语数据库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经方医学 > 正文
黄煌教授医话:我的大学(八)——苦读
来源:本站原创 中医理论数据 字体:
    在南京中医学院读研究生课程,那真是读书,成天地读书。

    第一年集中学习,我除听讲以外,还找一些自己喜欢看的书读,心情是愉悦的。那时,我才开始细细地、反复地阅读《伤寒论》与《金匮要略》。

      《伤寒论》的注本很多,我看的是清代柯韵伯的《伤寒来苏集》。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59年版,繁体竖排,是我在从江阴带到南京的。我一边听陈亦人先生讲伤寒论,一边读《来苏集》,那书留白处,我用笔密密麻麻地写上读书心得。柯韵伯,名琴,浙江慈溪人,后迁居江苏常熟。这本书是他研究《伤寒论》的力作,全书共八卷,包括《伤寒论注》《伤寒论翼》《伤寒附翼》三个部分。论注,是对《伤寒论》原文的注释;论翼,是十几篇论文;附翼,是仲景方论。柯韵伯先生是主张《伤寒论》为百病立法,不专为伤寒一病而设,认为《伤寒论》中最关键的是辨寒热虚实表里阴阳,而核心是落在方证上的。陈亦人先生的观点也基本上与柯先生一样。所以,读起来印象深刻。特别是柯韵伯的文笔很美,理论分析透彻细致,读起来也感到舒服。我非常佩服这位清代的伤寒学者。

      《金匮要略》是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金匮要略方论》,是宋代王洙从蠹简中翻出的那本。我刚学医时买的,但一直看不懂。听张谷才先生讲《金匮》后,也开始细读。但眼光基本上是中医教科书的套路,看来看去,总觉得经方零零散散,脑子里建立不起框架,读《金匮》的感觉总比不上读《伤寒》。不过,毕竟是第一次通读了,也做了笔记。

      那一年,我还细细读了《躯体的智慧》一书,这是美国著名生理学家坎农的著作。他的内稳态概念吸引了我。坎农认为,内稳态不是静止的,而是一种维持内环境稳定的自我调节过程,是一种动态的平衡。坎农用流畅的文字,新颖的观点,描述了神经、内分泌以及血液缓冲作用下出现的复杂的生命现象,同时也揭示了一个古老而时髦的哲学命题:整体大于部分的总和。这位西方医学家与东方古代医学家在认识人体的角度上有惊人的相似!我感到兴奋,同时,对《伤寒论》《金匮要略》处理疾病的思想方法有了新的认识。那时,我摘抄了坎农很多原话,卡片有一叠。
   
      第二年,研究生开始分科,我选择了中医各家学说研究方向。各家学说教研室刚成立不久,主任是丁光迪先生,一位成天读书的老学者。我就在他身边的桌子上读中医书。我那时,是死读书。按照教科书《中医各家学说》上的人物,按家通读其著作。我的读书笔记是按人物介绍、著作提要、主要学说、后世影响、学术评价等几个方面来做的,基本上是大段地摘抄书中的论述,然后用红笔在旁边进行提要批注。用的是蘸水钢笔,那笔尖不耐磨,几个月下来,写秃了十多个,当然,笔记稿本也高高一大摞。教研室朝北,冬天很冷,每天早晨,我们都要先生火炉,上置水壶,炉火一旺,室内很暖和,那就是静心读书的时间了:水壶丝丝地叫,笔尖沙沙地响,加上丁光迪先生低低地吟读声,常常是教研室里的交响曲。

      经常读书,也不是快事,而且中医的书看多了,感觉比较沉重。许多大名家的书,并不是那么引人入胜。就是鼎鼎大名的李东垣的《脾胃论》,横竖是升脾补阳,但临床疾病各种各样,哪能都从脾虚立论?其论说,也是说到哪里是哪里。比如“阴火”一说,读了半天就是弄清楚是啥东西?我问丁光迪先生,先生说就是内热!内热,那不就是一个症状或症候群吗?但后人都将阴火当病机、当病因来探讨,结果各说各的,莫衷一是。比如朱丹溪,号称滋阴派开山,但看他的《丹溪心法》,里面用药以“气血痰郁”为主,也并非都用大补阴丸。就是讲养阴,只是按理学思想,让人要节欲而已,是养生学的思想,非治疗学的观点。比如刘完素,人皆说是主火派,但看其书,也不是凡病皆用寒凉,只是在治疗温热病上,卓然成家。而一直让人感到眩目的赵献可、薛立斋等,其书也不免笼统浮泛,以一阴阳水火印定病机,过于死板。那时的我,开始怀疑中医,怀疑中医的名家,更怀疑教科书中医的观念。我觉得后世的中医往往犯一个错误,哪就是将古人伟人化,把局部的经验扩大化,将医学经验哲理化。中医书籍不少,但重复者多,创新者少,空泛者多,实在者少。实证不足,推论有余,一家有一家的中医,你说你的,我说我的,中医各家学说,有点象各家瞎(苏北话:学与瞎同音)说。中医问题不少!那时的我,有点痛苦,有点失落,有点惆怅,特别是久别临床,感觉我已经不是医生了。我非常怀念在江阴的日子。好在那时教研室王老师有个磁带录音机借我听,边读中医书,边听邓丽君,到也能解不少烦闷。

      我开始对医学史感兴趣。那时,读的最多的是贾得道先生的《中国医学史略》,刘伯骥先生的《中国医学史》、谢利恒先生的《中国医学源流论》、陈邦贤先生的《中国医学史》等。读史学家书,能给人思路,让我从历史学的角度去看中医各家学说,将各家的论述置于特定的历史时期和特定的地域环境去看,同时,可以看出其学术的源流递进关系。特别是谢利恒先生的《中国医学源流论》让我眼前一亮。那是一本民国时期的铅印本,线装,里面仿宋大字,看起来很舒适。此书论述了上古至近代数千年中医学的演进史,其中有《素问》《难经》《灵枢经》《神农本草经》《伤寒杂病论》《金匮要略》的考证,有对上古医派、隋唐医籍、宋明医方的考证,还有对五运六气说、唐宋学说之异、宋学之弊、伤寒温热之别等理论问题提出独到见解,特别是谢先生对各家医学流派的分类和评价,对中医学分科源流的剖析和评价,更让我有一种远看中医、豁然开朗的感觉。

      我决定从医学史切入中医,我选择了江苏地方医学史中明珠——孟河医派作为硕士研究生论文的题目。孟河,是常州郊外的一个小镇,临长江,在清代末年,这里名医众多,最有名的是费、马、丁、巢四家。费伯雄、马培之、丁甘仁、余听鸿、费绳甫、贺季衡、谢利恒诸位大家均出自孟河。这批孟河的医生,以精湛的医术,求实的思想,给晚清沉闷的中国医坛吹来了一股清风。孟河,也成为近代中医的摇篮。我来到孟河作实地考察。那是1981年的初夏,蓝天、白云、田野里金黄的麦子,江边蜿蜒的小山,我在熟悉孟河历史的巢益民医生的引导下,去走访名医的后裔门人,考察名医的故居遗迹,探寻名医发迹的土地,人感觉十分轻松而兴奋!那是种书斋里找不到的感觉。
[ 此贴被黄煌在2008-07-06 15:54重新编辑 www.med126.com/shiti/]

-------------------
读完,有扎实的感觉.

-------------------
黄师的文章很具有趣味性,比逍遥散还要逍遥!

-------------------
福克纳在1949年得到诺贝尔奖时说:“一个作者,充塞他创作空间的,应当仅仅是人类深处从原古以来就存在的真实情感。这古老而至今遍存的心灵的真理就是:爱、荣誉、同情、尊严、怜悯之心和牺牲精神。如若没有了这些永恒的真实与真理,任何故事都将无非是朝露,瞬息即逝。”

-------------------
中医理论真有令人迷失方向的感觉,但看了黄老师的书后给我指明了方向

-------------------
1982年6月,我的硕士学位论文《江苏孟河医派的形成与发展》通过论文答辩。此图为答辩后合影。答辩委员会主席是安徽中医学院著名教授王乐匋教授(前排中),委员有周仲瑛教授(前排右二)、陈亦人教授(前排左二)、孟景春教授(前排左一)、张谷才教授(前排右一)。导师丁光迪教授(后排右一),秘书王小平老师(后排左一)。此篇论文后全文发表于《中华医史杂志》1984年第一期。

-------------------
那才是生活,那才是人生,是我们追寻的榜样。

-------------------
一直感觉黄师似一本厚厚的古书!
封面是绚烂的,多彩的!
里面是深邃的,智慧的!

-------------------
其实书贵在读能专一,在有了扎实的基础之后,才博采众长,有选择的继承和发展!

-------------------
有道是: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但不知黄师以下,有多少才俊涌出?
感慨现今的学风,想象着回归丛林教学的年代!

-------------------
现在的答辩委员会恐怕再也见不到这样的阵容了!

-------------------
学习的楷模!做人的楷模!

-------------------
现在的社会再没有过去的真实了

-------------------
  黄师傅说的太好了,看好多的名家书籍越看愈糊涂,愈看愈迷惑.套用前二年流行话,那可是信息大爆炸,头都晕了,还怎麽学中医!黄师傅给我们指了条明道谢谢黄师傅.

-------------------
引用第2楼songyonggang于2008-07-06 10:03发表的  :
黄师的文章很具有趣味性,比逍遥散还要逍遥!

读黄老师的文章确实是很舒服

-------------------
看了那么多家关于中医理论,我也迷茫了

-------------------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
中医书不能多读
相关文章
 挝胃汤(《普济方》卷一八四引《卫生家宝》
 搜风散(《秘传大麻疯方》。)
 岭南草—美人蕉
 脾肾虚弱、痔疮、脱发的方子
 白通加猪胆汁汤
 十大广药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