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中医理论
中医数据库
中国方剂数据库 中医书籍 常见疾病
中医疾病数据库 民间中医 中医教程
中医疾病诊疗 经方医学 中医药术语数据库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经方医学 > 正文
仲景原文:阳明病篇244条是否是这样理解
来源:本站原创 中医理论数据 字体:
原条文是否是这样?
太阳病,寸缓、关浮、尺弱、其人发热汗出、复恶寒、不呕、但心下痞者,此以医下之也;如其不下者,病人不恶寒而渴者,此转属阳明也。小便数者,大便必硬,不更衣十日,无所苦也。渴欲饮水,少少与之,但以法救之。渴者,宜五苓散
(本太阳病,其人发热汗出,医反下之),现寸缓、关浮、尺弱,其人(仍)发热汗出、(而)复恶寒、不呕、但心下痞者,此以医下之也,(宜附子泻心汤);如其不下者,病人不恶寒而渴者,此转属阳明也。小便数者,大便必硬,不更衣十日,无所苦也,(脾约是也).(本太阳病,其人发热汗出),渴欲饮水,少少与之,但以法救之。渴者,宜五苓散。
"渴者,宜五苓散。"这应该是注家对"渴欲饮水,少少与之,但以法救之。"的注解.

-------------------
   寸缓------桂枝证,与其人发热汗出(发热是表证喔)对应;关浮,对应但心下痞者(关脉浮,腹满不能食,心下痞。关脉浮而不及,浮弱,厚朴半夏甘草人参汤;关脉浮而太过,浮滑,三黄泻心汤;发热汗出而痞满者,宜桂枝人参汤,厚朴七物汤-----);尺弱,阳气弱,可以是太阴下焦虚寒,小腹拘急,可以是肾气弱,与复恶寒对应,是肉桂证,甚至附子证。
 本太阳病,医下之,出现4种变局(3种痞证):
   太阳病,寸缓、关浮、尺弱(医误治所致。本麻黄汤可治,乱治导致表虚,中阳弱,尺弱已经非麻黄适应症。且桂枝汤脉象为阳浮阴弱,阴弱指尺脉弱,阳浮为寸脉浮缓。可见尺弱是非常适合桂枝肉桂)、其人发热汗出、复恶寒、不呕、但心下痞者,此以医下之也-------桂枝人参汤加肉桂比较适合,也可能加附子。附子泻心汤脉象是关脉弦滑有力,兼左寸脉沉弱,或左右寸脉沉弱,有恶寒汗出附子证,无发热喔。如果是附子泻心汤,条文当是寸沉,关浮,尺不弱或弱。
  太阳病,寸缓、关浮、尺弱、其人发热汗出、复恶寒、不呕或呕、但心下痞者,且口渴者,五苓散加肉桂。
  如其不下者(太阳病,医下之却未下),病人(反)不恶寒而渴者,此转属阳明也(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三黄泻心汤
  小便数者,大便必硬,不更衣十日,无所苦也---麻子仁
   一点不成熟的见解

-------------------
建议看看郝万山教授讲解伤寒论的视频,很精彩。
相关文章
 经络辩证治疗拇食中三指麻木不仁实例一则
 姜苏饮
 外科理例 121 口齿 上课笔记
 百合丸(《医统》卷四十六)
 河洛精蕴中几个问题。请教中医实在易兄。
 目生花翳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