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中医理论
中医数据库
中国方剂数据库 中医书籍 常见疾病
中医疾病数据库 民间中医 中医教程
中医疾病诊疗 经方医学 中医药术语数据库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民间中医 > 正文
中医临床:悬壶杂记 19、温邪入营
来源:本站原创 中医理论数据 字体:
19、  温邪入营
张孩,张君兴国之爱女也,年甫周岁。1974年仲春患温病,见发热咳嗽、纳呆、口渴、腹泻等症。迎蒋先生志林诊治,先生见发热纳呆腹泻,按外感夹食治之,用柴平煎,两投未知。2月20日,余出诊过其门,见而邀诊。观其指纹紫滞,发热口渴,咳嗽不爽,呼吸气促,腹胀纳呆,下泻清水,日十余行,精神不振,昏昏思睡,舌红苔白厚。此因温邪阻于中上二焦之故也,治当宣上畅中。
大黄泡参法夏黄芩枳壳、瓜壳仁、桑皮柴胡石斛、焦三仙、蝉衣葛根黄连知母杏仁甘草车前草。
2月22日二诊:诸症未减,且有加重之势,咳嗽不爽,喘促鼻煽,声音嘶哑,唇焦舌燥,口乏津液,苔转老黄,口渴引饮,身热灼手,腹部微胀,泄泻色青,尿少而黄,昏睡无神,指纹紫黑。此数日大泻耗劫阴津,大有亡阴之势。亟宜益气养阴,清肺凉营,小剂复方制之。
高丽参(磨汁兑服)、羊角(磨汁兑服)、杏仁3钱、黄连5分、木香1钱、生地2钱、丹皮2钱、麦冬2钱、玄参3钱、乌梅2钱、槟榔2钱、前胡2钱、法夏2钱、知母2钱、桑皮2钱、瓜壳2钱、滑石3钱、甘草1钱、竹茹1钱、紫雪丹1支(重5分,分四次兑服)浓煎,每2小时服一次,昼夜同。
2月23日三诊:药后得微汗,身热渐退,喘平咳嗽,泻下减为五次,精神有振,知饥寻乳,口渴稍减。药虽中病,气阴未复,仍守前法。
红参(磨汁兑服)、羚羊角(磨汁兑服)、麦冬2钱、北五味10粒、僵蚕1钱、玉竹2钱、乌梅1钱、黄连5分、杏仁2钱、前胡2钱、瓜仁2钱、竹叶1钱、玄参2钱、法夏2钱、丹皮1钱、桑皮1钱、甘草1钱、紫雪丹半支(2次兑服)。
2月24日四诊:诸症大减,精神转佳,惟咳嗽较前为剧,是病邪由营转气之佳象,但清气热可也。
前胡2钱、杏仁2钱、射干2钱、豆豉2钱、法夏2钱、泡参2钱、牛蒡子2钱、桑皮2钱、全栝楼2钱、防风2钱、黄连5分、木香1钱、川贝母1钱(研末兑服)、僵蚕1钱。
2月25日五诊:声音恢复,泻止尿清,乳食增加,精神大振,咳嗽阵作,微渴,再养阴清气,宣肺止咳。
法夏2钱、瓜仁2钱、知母2钱、玄参2钱、麦冬2钱、黄芩2钱、前胡2钱、桑皮2钱、骨皮2钱、牛蒡子2钱、石膏4钱、射干2钱、沙参2钱、橘皮1钱、黄连5分、款冬花2钱、甘草1钱、冬瓜子5钱。
此方后,诸症俱除,乳食调养,旬日而康。
按:此病为风温热壅于肺兼协热下利。初诊时当大剂麻杏甘石汤合葛根芩连汤加减,方能扑其炎炎热毒。尽管一诊方中有芩连清肠、大黄通腑,然无石膏,肺热难沃。无麻黄,邪难外透。上焦热势未能折伏,内可逆传心营,犹可下移大肠。下痢既不得止,营阴、津液复受其伤,而致温病重证。二、三诊扶正(益气养阴)祛邪(清热凉营)并重。四、五诊以清气分余热为主,兼润肺止咳,益胃养阴。后之辨治得法,因得挽救误治。

相关文章
 黄芩芍药汤(《幼科直言》卷五。)
 经气杂证
 昼夜
 2008年江西博雅“静注免疫球蛋白”事件案中
 辅料
 产后血晕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