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伤寒论》谵语辩证及
白虎汤证里有:“伤寒若吐若下后不解,不大便五六日,
上至十余日,日哺所发潮热,不恶寒,独语如见鬼状。若剧者,发则不识人,
循衣摸床,惕而不安,微喘直视,脉弦者生,涩者死。”在这里医圣为什么不
出方?为什么弦者生涩者死?是不是病得无药可用?
[
Last edited by 缘医求道 on 2006/8/21 at 08:59 ]
---楼主不是知道么?
[
Last edited by 儒释道 on 2006/8/21 at 18:09 ]
---真的不知。在白虎汤证里这段。有用大
小承气汤,有用
调胃承气汤,
对这段话确没出方。请版主明察。
---伤寒若吐若下后不解,不大便五六日,上至十余日,日哺所发潮热,不恶寒,独语如见鬼状。若剧者,发则不识人,循衣摸床,惕而不安,微喘直视,脉弦者生,涩者死。
仲景后边接着写了:
微者,但发热谵语者,大承气汤主之。若一服利,则止后服。为什么楼主的版本里边没有?此病可以用大承气汤急下存阴。否则危亦。故此证,有可治者,有不可治者,在于
微剧缓急不同也。
请问楼主用的是什么版本的《伤寒论》?最好不要用后世随意科判的。
[
Last edited by 儒释道 on 2006/8/21 at 18:08 ]
---这儿能用大承气汤?大承气汤能急下存阴?版主在看看。
---麻烦楼上的,用摆渡搜索一下,看看我接的这句,对不对嘛。
明明大家的书上就有,你的书上怎么没有这句?
是书印刷不好,还是你不用功?
---你接的没错。
我看的伤寒论版本:张仲景著,王叔和撰次,成元已注,汪济川校。这样的这版本
大概不会有问题。
“若剧者,---------------则止后服。”余以为:若剧者,是热气甚大也,热大甚于内,
昏冒正气,使不识人,至于循衣摸床,惕而不安,微喘直视。伤寒阳胜而阴绝者
死,阴盛而阳绝者死。热剧者,为阳胜。脉弦为阴有余,涩为阴不足。阳热虽剧脉
弦,知阴未绝而忧可生;脉涩则绝阴,故不可治。(注意这里)其邪热微而未至于
剧者,但发热谵语,可与大承汤,以下胃中热。此以热未剧,故云若一服利,则止
后服。
前论无方,后证有方。版主明察。
---楼主所看之书,系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
现在世间流行的,都是此书第二版。
大承气汤 急下存阴者,因为它能“下胃中热”。若此热不下,必伤阴液。“知阴未绝而忧可生;脉涩则绝阴,故不可治。”
这是急下
胃热以存阴也。
[
Last edited by 儒释道 on 2006/8/23 at 21:03 ]
---如果见“不识人,循衣摸床,惕而不安,微喘直视。”是阳明腑实重证,为热盛阴
竭动风之危重症候。病家阳亢无制,真阴垂绝之候,就不得妄用大承气汤峻下。
实中夹虚,攻补两难。版主的“大承气汤急下寸阴者”在这里,我看不太好使。
---毕竟 大承气汤,关键是一个【承】字。在守不在攻,并不存在“峻”的问题。
那你看看,该用什么方剂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