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阶段——本人资质不高,特别是记忆力特差,80年代初,有幸进中专学校学医已经十分满足。不过在校三年,没考过高分,但课外书读的不少,当时看的最多的是《
伤寒来苏集》。
初涉临床——毕业后分配的乡村卫生院工作,只好临时补充西医知识,借以应付临床,口碑还不错,当时也想用所学中医知识治疗疾病,但面对病人,辩证总无把握,什么阴虚阳旺,肝郁脾虚,枳柏、八味、四君、四物、逍遥、补中、麻桂、银翘,说来头头是道,用来不知所云。所谓“学方三年”,真的无方可用。
反复求索——身为医生,当然临床常见一些疑难病症,这时开始注重搜集验方,买了很多书,记了不少方,然而用于临床方知验方难验,(外科、皮肤科、五官科除外)。这时我就将方子分类整理,试图找到规律性的东西,但又是徒劳之举。
初涉门径——《岳美中医话》对我启发很大,他对张仲景朴素的辩证方法的赞叹,使我重新学习辩证用药的方法,读书坚持“以证类方,以方测证”分类归纳;临证“抓主证,有是病用是药”。临床效果确实高。经方成了我处方用药的基础。同时,因为我前期搜集整理验方,处方时自然结合了后世中医学家的用药经验,疗效得到进一步提高。(值得注意的是:经方固然好,后世的方子也是很好的经验总结,如“
消瘰丸”,我用治任何原因的淋巴结肿大都有效,对癌淋巴结转移疗效也很好)
[
Last edited by 乡村医生 on 2006/7/7 at 17:22 ]
---受教了,谢谢!
---我也有类似经历,得门而入才能事半功倍。
---谢谢搂住分享经验。
已经转贴出去了。
---初涉门径——《岳美中医话》对我启发很大,他对张仲景朴素的辩证方法的赞叹,使我重新学习辩证用药的方法,读书坚持“以证类方,以方测证”分类归纳;临证“抓主证,有是病用是药”。临床效果确实高。经方成了我处方用药的基础。同时,因为我前期搜集整理验方,处方时自然结合了后世中医学家的用药经验,疗效得到进一步提高。(值得注意的是:经方固然好,后世的方子也是很好的经验总结,如“消瘰丸”,我用治任何原因的淋巴结肿大都有效,对癌淋巴结转移疗效也很好)
---我也说说我的学习经历
14岁开始看四书,15岁接触诸子百家,16岁能以文言文作文,16岁学习中医,由一本残旧医书中得来兴趣,之后,看《走进中医》一书,然后接看《思考中医》,两书看了一段时间后,17岁看《
黄帝内经》,《注解伤寒论》,两书专门研习了一段时间,同时也在参看各朝名医医论医案,如《张景岳医学全书》,《许叔微医学全书》,《郑钦安医学三书》,《温病条辨》,《温热经纬》等90本左右,现在19岁,基本上只看内经与伤寒.以下分享一下我的学习方法:
1.在学习的时候,应该抓住一个中心点去看,例如:六经,脏腑等.去分辨证与证之间的差异,例如:
桂枝汤证与
麻黄汤证的区分在于有无汗.
桂枝汤证与
白虎汤证同时有汗,区分于是否口渴等.
2.起初学习时不要去看别人这个证是怎么用药怎么治疗,要去学习如何辨出这个证.可以说,在没有看到症状能辨出一个范围之前,可以不看方剂与药学.
3.初学不要沉迷于学脉,脉学的书一两本就够了,了解一下脉的分类就足够,千万不要以"某脉则某病"为中心去强记,脉能无限细分,如果你是这样,你就够受的了.我分享一下我的脉学方法,以力度为阳,以宽度为阴,阳鼓阴动.还要经常去按别人的脉,尽管他没病,又或者你不会按,都没关系,你必须要懂得按脉时寻找正确的脉体(也就是脉的力度与宽度为最充盈的位置,这里的位置不是浮沉,是左右寻按).按得多了,感觉就会来,迟数基本上不需要以一呼一吸去计算.数脉可以找刚运动完的人去体会,沉脉可以找晚上睡了觉的人去体会.
4.有空的时候可以去看看医案,把医案当作为练习题.看看自己的诊断是否正确,这样的练习比你做那些中医的习题的书要好好多.建议看医宗必读,里面的医案比较有启发性,记得里面有一医案,病者手脚冰冷,神智不清,脉按无,但沉按却有少微弹手,按
腹痛而拒按,诸医均言进参附,李中梓却言是承气汤证,后进承气汤而愈.这里就是一个阳证似阴的证.阳气壅塞于里不能运于四肢,出现格阴的情况.
以上为本人的学习经验,希望大家有用..
---在看《思考中医》,不知还需要看《走进中医》一书吗?
---每个人对每本书的感悟都不同
---本人接触中医,主要是由于自身身体条件极差,由气功入门,知阴阳后才粗进医门,学习经验:前期就读《伤寒论》和《内经》,读烂他,后期可涉猎一些医案、医话、验方等,现在回头觉得还是经典重要。细看古代名医,没有一个不是精研经典的!
---现在在看火神派的书,与《伤寒论》比对,受益良多,从气功修炼的角度来看,也是以阳气为本。愿与各位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