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gnwd 于 2012/9/10 16:25 编辑 www.med126.com/wszg/这段时间除了自己开汤药,艾灸坚持了很长一段时间,尤其是艾灸神阙穴,每天至少30分钟,不过一般也就是30分钟。艾灸时,胃部,肚子鸣响是经常的事情,但是仍然每天早上起来肚子冷,就是神阙周围,艾灸后能缓解,但是第二天仍然这样,我在入睡前加灸以此神阙,好像也没有多大变化,仍然早上腹冷便溏。
我素来便溏,以前没有重视,这次生病就很厉害,工作近于
瘫痪状态。我想先将便溏给治好,否则一直阳虚,其他症状也一直伴随。
听说艾灸耗气血,长期艾灸是不是不好。而且,我怎么总是感觉艾灸治标不治本呢?(当然,我的整理感觉就是
感冒走到人体里面出不来)。
有经验的大夫能不能指导我:我是不是需要坚持艾灸?(我可能因为慢性病拖久了,身体很弱(脾
肾阳虚),饮食稍微不注意,随后几天就很不舒服,用汤药也是,一些寒凉药物基本不用,一用就坏。)有时候艾灸后,还觉得神阙处有点凉。
现在在我看来,我现在就是将艾灸用作后备手段,不舒服的时候缓解一下症状。毕竟我没有看到明显的好处,汤药对症时,效果大得多。不过汤药的问题就是要常常调方,有时候不对也是麻烦事情,而且药物吃起来总是不那么舒服的(不是指口感)。
足三里我灸得少,因为艾灸神阙要花半个小时,而且我自己感觉艾灸足三里效果没有神阙或者关元好。艾灸神阙或者关元我都能感到全身的温热感(我畏寒的),足三里有时候也可以。
我看过马少群温灸法,按照上面的穴位做过一个疗程,也不太确定是不是需要这样,因为我感到温灸盒虽然是艾灸神阙,但是其实很多地方都能传递热感,好的时候整个小腹是热热的。似乎没有必要在肚子上的什么天枢,还有什么其他穴位换来换去?
后背最后一个肋骨靠近脊柱的一片自己都觉得娇弱,我不大清楚是脾兪还是胃兪,从此往上的整个上半身经常觉得凉,前胸也是。汗出就贴在身上不干。可是后背上部的穴位就没有明显的压痛感了。
---这是“时间长为泻,时间短为补”的一个发生在自身身上的证明
---艾灸同时要用药物驱寒、补肾阳。
---艾灸同时要用药物驱寒、补肾阳。
---我现在真的很纠结,其实腹部艾灸的时候很舒服,我也愿意,问题就是艾灸后不舒服,发凉中气下陷什么的。
我一直在用汤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