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看 神农本草经,发现其中的记录言简意赅,朴素实用,对药物的理解很有好处。
但是,也发现他对药物性味的记录与后世医书相差不小
比如
芍药,本经说:“味苦、平,无毒。主邪气
腹痛,除血痹,破坚积,寒热疝瘕,止痛,利小便,益气”。但是,后世医书认为,芍药还有酸味。是本经不完善,还是故意忽略了芍药之酸?亦或是后世医书胡
乱发挥?
陈修圆这么说:
陈修园曰∶芍药气平,是夏花而燥金之气;味苦,是得少阴君火之味。气平下降,味苦下泄而走血,为攻下之品,非补养之物也。邪气腹痛、小便不利及一切诸痛,皆气滞之病,其主之者,以苦平而泄其气也。血痹者,血闭而不行,甚则为寒热不调。坚积者,积久而坚实,甚则为疝瘕、满痛者,皆血滞之病;其主之者,以苦平而行其血也。又云∶益气者,谓邪气得攻而净,则元气自然受益,非谓药能补气也。
今人妄改圣经,以酸寒二字易苦平,误认为敛阴之品,杀人无算。试取芍药而嚼之,酸味何在乎?
行者老师说:
其实我们今天品尝芍药呢微苦是有的,但主要是酸。芍药在口里嚼的时间长了以后,慢慢体会到芍药的酸味还是很重的。
咦? 为何这两位中医的口感有这么大的差距呢?同样一味中药,一个说味苦,一个说,味苦,但主要是酸。
哈哈,看来回家要尝尝芍药到底啥味了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经方实验录-中卷-第六十三案 芍药
甘草汤证其二》:“芍药一味,李时珍《本草》所引诸家之说率以为酸寒。历来医家以讹传讹,甚有疑
桂枝汤方中不应用芍药。予昔教授于石皮弄中医专校,与马嘉生等向药房取赤、
白芍亲尝之。白芍味甘微苦,
赤芍则甚苦。可见《本经》苦平之解甚为的当。予谓苦者善泄,能通血络之瘀,
桂枝汤为解肌药,肌腠为孙络所聚,风袭肌理则血液凝闭而不宣,故必用芍药以通之。”
---
回复 励杏老人 的帖子谢谢回复。真不知道有几个中医亲自尝过中药。
不尝中药,难成大医
---
本帖最后由 慧光 于 2011/9/27 12:21 编辑 www.med126.com/zhicheng/回复 ooo 的帖子芍药根含有芍药甙和
安息香酸,用途因种而异。中药里的白芍主要是指芍药的根。根含芍药甙、
牡丹酚、芍药花甙,苯甲酸约1.07%、挥发油、脂肪油、树脂、鞣质、糖、
淀粉、粘液质、蛋白质、β-谷甾醇和三萜类。另四川产者含一种酸性物质,对金黄色
葡萄球菌有抑制作用。
--------
受产地、品种、土壤、收获季节等因素影响,成份有别,及一些采制药物部门并不严格区别,其药性有差别,每个人身体味觉有差别,品尝到的结果也不一样,这是事实本相。药性没有的,在制药中完善,制药没完善的在处方中完善,处方没完善的在煎汤中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