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中医理论
中医数据库
中国方剂数据库 中医书籍 常见疾病
中医疾病数据库 民间中医 中医教程
中医疾病诊疗 经方医学 中医药术语数据库
 医学全在线 > 中医侣山堂 > 民间中医 > 正文
杏林箫客专集:(母亲又受凉哮喘)也请先生诊治
来源:本站原创 中医理论数据 字体:
本帖最后由 moni 于 2011/3/19 10:50 编辑 www.med126.com

我母亲一直身体不好.现在又受凉哮喘.我按先生博客上的问诊单填了一个我母亲的大概情况.有劳先生有空帮忙看一下.谢谢了!问诊单如下:


性别:  女  年龄: 66 
  A、患病多长时间了?做过那些治疗?
高血压至少10年病史。中间脑溢血西医抢救过3次。

  B、最初是如何引起的?
  
   最初高血压可能和家族遗传有关系。加上心情一直急躁郁闷。天气变化尤其冬春和秋冬交替时节容易感冒且易引起的哮喘。
  C、现在的主要症状是什么?有何明显不适之处?

现在主要是哮喘。躺在床上喉间呼呼作响更明显。咳嗽失眠。呼吸时觉得吸气较呼气难。

D、以前得过什么病?有无住院史或手术史?还有无其它不适?
以前得过高血压。肾结石(做手术后已取出)。心肌梗死.近两年常说每天下午4,5点左右就感觉浑身发冷.
         
  饮:1、无明显口渴,饮水量基本正常。5、口干但不欲饮水(饮水不多)。  15、口水较多。

  食:1、口淡乏味  2、食欲一般        5、饮食喜温热!     13、饮食喜甜。
      
  睡眠:3、上床以后,一小时以上才能睡着。6、多梦(梦寐纷纭)。7、恶梦(有时会从梦中惊醒--以前)
     11、睡着后中途会醒。13、醒后难以再次入睡。
     14、睡着后容易惊醒。
            
  大便:1、大便每天一次。     大便排解正常。
  小便:1、小便清淡。     5、喝完水后很快就想小便。      9、夜起小便二次以上。

寒热:
         3、夏天特别怕热、冬天特别怕冷!
         4、冬季睡时双足不暖(睡前需热水泡脚后可慢慢转暖)!
         
   劳逸:1、容易疲劳,困倦乏力!  2、腰膝酸软,动则气喘(上楼或跑步时)!
            
   甲印:十个手指指甲根部有8个月芽印痕。指甲上有纵纹。颜色发暗。

   舌象         1、舌体正常。5、舌质淡。    10、舌苔薄。舌苔白。
  规律:1、病情冬季加重。。
         5、病情下午加重。6、病情夜晚加重。7、病情遇热加重。8、病情遇冷加重。
         
         
         15、病情与情绪有明显关系.

补一个我母亲的脉:总体上硬细略数.左关偏浮弦细  ,尺细弦.右部脉硬细弦重按无力--供先生参考.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16ef6540100mqvt.html


----------------------------------------
请将标题订得比较具体一点,让大家一看标题就大约知道帖子的内容重点是什麽。
以后可以在发帖的那一楼使用编辑键修改帖子的内容,現已為您作出修改。

                      网站巡察   moni
-----------下焦阳虚!受凉哮喘只是外感而已!
-----------回楼主:此病不宜网诊,网诊易失误,慎!      
-----------谢先生意见!
-----------你好!多谢理解。

          老人高血压至少10年病史。中间脑溢血西医抢救过3次。心肌梗死.梦寐纷纭。
   
          心肺同居上焦,肺朝百脉,心主血脉,二者分别主肺循环与体循环。久病哮喘之人,多血液粘稠度高,血液循环受阻,所以,西医有称阻塞型气管炎或肺心病等。瘀血内阻,肺叶开合无力,失于宣降,则吸少呼多。高血压与脑溢血、多梦或恶梦都提示瘀证明显,并不仅仅是温阳化痰能解决的。

     且阳气主升,血遇热则行,若温阳不当,或气上逆而哮喘加重,或血行加速而再度脑出血。所以,即使温阳,也要极有分寸。

         且瘀阻之后,气血被一分为二,供血不足的一端怕冷,气血聚集不散的部位怕热,这种冷热是假象,是气血不均衡造成的,经络通畅后,寒热自平或露出真相。

         虽瘀滞内阻,但不能用行血太猛之药,宜三七水蛭装胶丸服用。另根据症状,以煎药调理。

         经验不足之人,将病情看得很简单,一旦失误,医患双方皆后悔莫及。所以,病情复杂时,切莫网诊。

-----------

我是来这里后开始陆路续续自学的中医,也没老师.看的内经伤寒也都是懵懂状态.感觉我母亲的情况如果按照察色按脉先别阴阳来分,应该是个阴证.阴证用阳药,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是原则.可正如先生所说即使温阳,也要极有分寸。网上咨询了一下.有建议四逆汤,有建中汤,有苓桂剂治疗.还有建议炙甘草汤合真武合四逆.难死我这个自学的了!~

看来以后学习,还是要学的明明白白的,确切知道这个病是怎么来的?病情演变规律到底是个什么过程?如何用药才能切中病机达到桴鼓之效......否则,乱药杂投也于事无补.

感谢先生再次叮嘱!


相关文章
 柴胡桂姜汤(《痢疟纂要》卷十二。)
 体弱
 请问如何发送图片
 大便秘结(三十五)
 请教各位脉诊老师!
 读三七先生《<伤寒论>为什么叫伤寒论?》有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