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专业(118种考试)
各省动态
 医学全在线 > 卫生资格 > 310血液科主治医师-中级师 > 正文
出血性疾病的发病机制分类
来源:本站原创 更新:2012/7/7 字体:

出血性疾病分为血管壁异常、血小板异常、凝血异常、抗凝及纤维蛋白溶解异常、复合性凝血机制异常几种类型。

  1.血管壁功能异常

  (1)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家族性单纯性紫癜。

  (2)获得性感染、化学物质、药物、代谢因素(维生素C、维生素P缺乏等)、过敏性紫癜、单纯性紫癜等。

  2.血小板异常

  (1)血小板减少:①生成减少: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感染,药物和其他原因抑制等;②破坏过多: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药物和其他原因的免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③消耗过多: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DIC;④血小板分布异常:如脾大等。

  (2)血小板增多:①原发性: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②继发性:某些血液病(如缺铁性贫血、急性失血或溶血)、脾切除术后、感染、肿瘤、创伤等医学全在.线提供。

  (3)血小板功能缺陷:①遗传性:血小板无力症、巨大血小板综合征、原发性血小板病;

  ②继发性:继发于药物、尿毒症、肝病、异常球蛋白血症等。

  3.凝血异常:①遗传性:血友病等;②获得性:严重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肝病、尿毒症、维生素K缺乏及DIC所致的凝血因子被消耗;③循环中抗凝物质增多或纤溶亢进:因子Ⅷ抗体、因子抗体、肝素样抗凝物质、抗凝药物治疗、原发性纤溶及DIC所致的继发性纤溶。

相关文章
2011年全国中医肛肠科主治医师合格分数线及
马鞍山2013年卫生资格考试成绩单领取通知
妇产科主治医师四个科目的考试时间
2016卫生资格考试报名条件(临床医学)
上胞下垂的治疗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