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药师《答疑周刊》2017年第8期
问题索引:
1.【问题】《专业实践能力》中伊曲康唑与质子泵抑制剂合用后,为什么会降低机体对前者药物的吸收,如下题?
2.【问题】静息电位与动作电位的区别在哪里,能否详细叙述一下?
3.【问题】考试中经常涉及处方的结构、种类以及保存时限等内容,有没有好的记忆方法?
具体解答:
1.【问题】《专业实践能力》中伊曲康唑与质子泵抑制剂合用后,为什么会降低机体对前者药物的吸收,如下题?
服用奥美拉唑后会对下列哪个药物的吸收产生影响
A.水杨酸
B.伊曲康唑
C.土霉素
D.两性霉素B
E.灰黄霉素
【解答】
抗真菌药物伊曲康唑要在胃内的酸性环境中充分溶解,进而在小肠中吸收。若合用升高胃内pH的药物,如质子泵抑制剂、H受体阻断剂和抗酸药,可显著减少这些药物的吸收,从而降低血药浓度。
2.【问题】静息电位与动作电位的区别在哪里,能否详细叙述一下?
【解答】
静息电位是指细胞在未受刺激时存在于细胞膜内、外两侧的电位差。
在静息电位基础上,如果给可兴奋细胞一个适当的刺激,能触发膜电位发生可传播的迅速波动,称为动作电位。
静息电位产生的条件有两个,一是钠泵活动造成的细胞膜内、外Na+和K+的不均匀分布;二是静息时细胞膜主要对K+具有一定的通透性,K+通道开放。K+受浓度差的驱动由膜内向膜外扩散,形成膜外为正,膜内为负的跨膜电位差。该电位差形成的驱动力与浓度差的驱动力方向相反,成为K+进一步跨膜扩散的阻力,直至电位差驱动力增加到等于浓度差驱动力时,K+的移动达到平衡,此时的跨膜电位称为K+平衡电位。安静状态下的膜只对K+有通透性,因此静息电位就相当于K+平衡电位。
动作电位的产生机制:动作电位上升支形成,是当细胞受到阈刺激时,先引起少量Na+通道开放,Na+内流使膜去极化达阈电位,此时大量Na+通道开放,经Na+迅速内流的再生性循环,引起膜快速去极化,使膜内电位迅速升高。当Na+内流的动力(浓度差和静息电位差)与阻力(由Na+内流形成膜内为正,膜外为负的电位差)达到平衡时,Na+内流停止,此时存在于膜内外的电位差即是Na+的平衡电位。动作电位的去极相主要是Na+的平衡电位。人工增加细胞外液Na+浓度,动作电位超射值增大;应用Na+通道特异性阻断剂河豚毒(TTX),动作电位不再产生。动作电位下降支的形成,是由于钠通道为快反应通道,激活后很快失活,随后膜上的电压门控K+通道开放,K+顺浓度梯度快速外流,使膜内电位由正变负,迅速恢复到静息电位水平。
3.【问题】考试中经常涉及处方的结构、种类以及保存时限等内容,有没有好的记忆方法?
【解答】
(一)处方的结构
处方由处方前记、处方正文、处方后记三部分组成:
1.处方前记
包括医疗机构名称、门诊或住院病历号、处方编号、科别或病室和床位号、费别、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临床诊断、开具日期等,并可添列专科要求的项目。
2.处方正文
以处方头Rp或R(拉丁丈Recipe“请取”的缩写)标示,分列药物名称、剂型、规格、数量、用法用量。
3.处方后记
医生签名和(或)加盖专用签章、药品金额以及审核、调配、核对、发药的药学专业技术人员签名。
(二)处方的种类
处方分为麻醉药品处方、一类精神药品处方、二类精神药品处方、急诊处方、儿科处方和普通处方(医保处方、自费处方)。按规定的格式分别用淡红色、淡黄色、淡绿色和白色纸印刷,并在处方右上角以文字注明。
记忆技巧:麻一精红,普二精白,绿儿黄急诊。
注解: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处方印刷用纸为淡红色;普通处方与第二类精神药品处方的印刷用纸为白色;儿科处方印刷用纸为淡绿色;急诊处方印刷用纸为淡黄色。
(三)处方保存
普通处方、急诊处方、儿科处方保存1年,医疗用毒性药品、精神药品及戒毒药品处方保存2年,麻醉药品处方保存3年。
记忆技巧:一儿急痛,三毛二精毒。
注解:“一”代表保存一年,“儿急”代表儿科和急诊处方,“痛”谐音“通”代表普通处方;“三”代表保存三年,“毛”谐音“麻”代表麻醉药品处方,“二”代表保存两年,“精毒”代表医疗用毒性药品、精神药品及戒毒药品处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