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库 网 校 微 信 搜 索
执业医师
资讯
考试报名 准 考 证 技能查分
笔试查分 成 绩 单 证书领取
专业
临床医师 口腔医师 中医医师
临床助理 口腔助理 中医助理
公卫医师 中西医医师 乡镇助理
公卫助理 中西医助理 考试试题
各省动态
北京 天津 河北
上海 湖北 江苏
浙江 安徽 更多省份
 医学全在线 > 执业医师 > 执业医师 > 模拟试题 > 正文
2008年执业医师考试综合笔试试题:考前冲刺模拟试题及答案(二)
来源:医学全在线 更新:2008/9/11 字体:


  第31题
  试题答案:B
  考点:
  ☆☆☆☆考点3:原发性肺结核病的病变特点及结局;
  原发性肺结核病是指机体第一次感染结核杆菌引起的肺结核病,多发生于儿童,少数可发生于免疫功能低下的成人。
  1.病变特点
  结核杆菌经呼吸道进入肺内,首先在肺通气较好的上叶下部或下叶上部靠近肺膜处,形成肺内原发灶。原发灶一般为一个,圆形,直径多在1cm左右,色灰黄。病灶开始为渗出性,继而发生干样坏死。结核杆菌很快侵入淋巴管,随淋巴液到所属肺门淋巴结,引起结核性淋巴管炎和肺门淋巴结肿大及干酪样坏死。肺的原发灶、淋巴管炎和肺门淋巴结结核三者合称原发综合征,是原发性肺结核病的病变特点。
  2.发展和结局
  绝大多数原发性肺结核病患者在感染过程中因机体免疫力增强而自然痊愈。小的病灶可完全吸收或纤维化,较大的干酪样坏死灶可发生纤维包裹和钙化。少数患儿因营养不良或同时患有其他传染病,使病情恶化,肺内及肺门淋巴结病变继续扩大,结核杆菌可通过淋巴道、血道和支气管播散。
  (1)淋巴道播散:肺门淋巴结病变进展时,结核杆菌可沿淋巴管蔓延到气管、支气管、纵隔、锁骨上下淋巴结,也可逆行至腹膜后及腹股沟淋巴结引起病变。初期淋巴结肿大,继之出现干酪样坏死并液化。浅表淋巴结结核有时可穿破皮肤,形成经久不愈的赛道。
  (2)血道播散:多为原发性肺结核病的播散方式。
  ①全身粟粒性结核病:肺内原发灶干酪样坏死扩大,破坏肺静脉分支,大量结核杆菌一次性进入血循环,形成结核性败血症,播散到全身各脏器,如肺、肝、肾、脾、脑及脑膜、腹膜等处。形成密集分布、大小一致、灰白色粟粒状的结核病灶,可发生干酪样坏死。临床上,病情危重,有明显中毒症状。如细菌少量多次进入体循环,病灶大小、新旧各异,称慢性全身粟粒性结核病;
  ②肺粟粒性结核病:常为全身粟粒性结核病的一部分。有时可仅局限于肺内,这是由于支气管周围或纵隔淋巴结干酪样坏死物破入附近静脉,或液化坏死物随淋巴液经静脉角入血到右心,经肺动脉播散至两肺所致。肺原发综合征钙化后,结核杆菌也可由肺外结核病灶少量多次侵入血流,再播散于两侧肺内,形成大小、新旧各异的病灶,称慢性肺粟粒性结核病。
  (3)肺外器官结核病:大多是原发性肺结核病经血道播散的后果。当机体抵抗力强时,少量入血液中的结核杆菌在骨、肾、脑等器官潜伏下来,成为日后肺外器官结核病的来源。
  第32题
  试题答案:C
  第33题
  试题答案:D
  考点:
  ☆☆☆☆考点2:氯丙嗪的不良反应;
  1.一般不良反应
  表现为嗜睡、无力、视力模糊、鼻塞、心动过速、口干及便秘等中枢神经及自主神经系统副作用。长期应用可致乳房肿大、闭经及生长减慢等。本品静注后由于其α受体阻断作用,可致体位性低血压。
  2.锥体外系反应
  (1)帕金森综合征
  肌张力增高,面部表情呆板,动作迟缓,肌震颤,流涎等。
  (2)急性肌张力障碍
  多在用药后1~5天出现,可见舌、面、颈背部肌肉痉挛,患者出现强迫性张口、仲舌、斜颈、呼吸运动障碍及吞咽困难。
  (3)静坐不能
  患者出现坐立不安,反复徘徊。
  (4)迟发性运动障碍
  表现为不自主、有节律的刻板运动,如吸吮、舐舌、咀嚼等。
  一般认为,上述前三种症状可用中枢抗胆碱药治疗。而迟发性运动障碍可能与氯丙嗪长期阻断突触后DA受体,使DA受体数目增加有关,用抗胆碱药治疗反可使之加重。
  3.过敏反应
  常见皮疹、光敏性皮炎。少数患者出现肝细胞内微胆管阻塞性黄疸及急性粒细胞缺乏,应立即停药。
  第34题
  试题答案:A
  考点:
  ☆☆☆☆☆考点10:消化性溃疡的并发症的临床表现;
  1.上消化道出血
  消化性溃疡为最常见的病因。DU者容易发生。出血量与被侵蚀的血管大小有关。轻者(出血50~100ml)表现为黑粪,重者出现呕血,超过1000ml可致循环障碍,发生眩晕、出汗、血压下降和心率加速,在半小时内出血量超过1500ml会发生休克
  2.溃疡穿孔
  (1)游离穿孔:溃疡穿孔溃破入腹腔引起弥漫性腹膜炎。多发生于前壁或小弯侧。有突发性剧烈腹痛,腹壁呈板样僵直,有压痛和反跳痛,伴气腹症。
  (2)穿透性溃疡:溃疡穿透至毗邻实质性器官如肝、胰、脾等。腹痛规律改变,顽固而持续。如穿透入胰,腹痛可放射至背部,血清淀粉酶显著升高。
  (3)溃疡穿透入空腔器官可形成瘘管。
  3.幽门梗阻
  主要由DU或幽门管溃疡引起,溃疡急性发作时因炎症水肿和幽门平滑肌痉挛而引起暂时梗阻,而瘢痕收缩则可引起持久性慢性梗阻,胃排空延迟,上腹部有蠕动波,呕吐酸酵宿食,清晨空腹时体检胃有振水声。
  4.癌变:少数GU可发生癌变。
  第35题
  试题答案:B
  第36题
  试题答案:C
  考点:
  ☆☆☆☆☆考点8:缺铁性贫血的临床表现;
  1.原发病表现
  如黑便、腹部不适(消化性溃疡、肿瘤、痔疮)、腹痛、大便性状改变(肠道寄生虫感染)、月经量过多等。
  2.贫血表现
  常见症状为乏力、易倦、头痛、头晕、眼花、耳鸣、心悸、气短及皮肤粘膜苍白。
  3.组织缺铁表现
  精神行为异常;体力、耐力下降;儿童生长发育迟缓、智力低下;口腔炎、舌炎、舌乳头萎缩、口角皲裂、吞咽困难;毛发干枯、脱落;皮肤干燥、皱缩;指(趾)甲缺乏光泽、脆薄易裂、重者变平,甚至凹下呈勺状(匙状甲)。
  第37题
  试题答案:E
  第38题
  试题答案:A
  考点:
  ☆☆☆☆☆考点1: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临床表现;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是由于局部脑组织一过性血液供应障碍而引起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每次发作持续数分钟至l小时,症状在24小时内完全恢复,但可反复发作。可能病因为动脉粥样硬化、动脉狭窄、心脏病、血液成分改变、血流动力学变化等。临床表现如下:
  1.颈内动脉系统TIA
  (1)常见症状:对侧单肢无力或轻偏瘫,可伴有对侧面部轻瘫,系大脑中动脉供血区或大脑中动脉与大脑前动脉皮层支的分水岭区缺血的表现。
  (2)特征性症状
  ①眼动脉交叉瘫(病变侧单眼一过性黑蒙或失明、对侧偏瘫及感觉障碍)和Homer征交叉瘫(病变侧Horner征、对侧偏瘫)。
  ②主侧半球受累可出现失语症。
  (3)可能出现的症状
  ①对侧单肢或半身感觉异常,如偏身麻木或感觉减退,为大脑中动脉供血区缺血的表现。
  ②对侧同向性偏
  2.椎-基底动脉系统TIA
  (1)常见症状:眩晕、平衡失调,大多数不伴有耳鸣(脑干前庭系缺血表现);少数可伴耳鸣(内听动脉缺血致内耳受累)。
  (2)特征性症状
  ①跌倒发作:表现患者转头或仰头时,下肢突然失去张力而跌倒,无意识丧失,常可很快自行站起;系下部脑干网状结构缺血所致。
  ②短暂性全面性遗忘症(TGA):发作时出现短时间记忆丧失,病人对此有自知力,持续数分钟至数十分钟;发作时对时间、地点定向障碍,但谈话、书写和计算能力保持,是大脑后动脉颞支缺血累及边缘系统的颞叶海马、海马旁回和穹隆所致。
  ③双眼视力障碍发作:因双侧大脑后动脉距状支缺血而致枕叶视皮层受累,引起暂时性皮质盲。
  (3)可能出现的症状
  ①吞咽障碍、构音不清。
  ②共济失调。
  ③意识障碍伴或不伴瞳孔缩小。
  ④一侧或双侧面、口周麻木或交叉性感觉障碍。
  ⑤眼外肌麻痹和复视。
  ⑥交叉性瘫痪
  第39题
  试题答案:C
  考点:
  ☆☆☆考点15:意志及其障碍;
  意志是指个体自觉地确立目标,同时自觉地采取行动,并在行动中克服困难以最终达到目的的心理过程。意志活动的特征为:①指向性;②目的性:③自觉性;④果断性。⑤自制性。常见的意志障碍有:
  1.意志增强
  表现为意志活动增多,与其他精神活动有密切的内在联系,或以其为基础,或受其支配和影响。如在被害妄想者的反复诉讼上告;嫉妒妄想者对其配偶的跟踪影视行为等。
  2.意志减退或缺乏
  患者在日常生活中缺乏主动性要求与行动,常与情感淡漠或情绪低落有关。对任何事物缺乏兴趣,对处境无所要求,对今后没有打算,整日卧或呆坐、呆立、生活懒散,需要督促或照料、护理。意志缺乏属于精神分裂症的阴性症状之一,也见于抑郁症
  3.犹豫不决
  表现为遇事缺乏果断,常常反复考虑,不知如何是好。矛盾指向表现为同一事物,同时出现两种完全相反的意向和情感。
  第40题
  试题答案:C
  考点:
  ☆☆☆☆☆考点8:思维形式障碍;
  包括思维过程障碍和思维逻辑结构障碍。前者可表现为联想的速度、结构和连贯性等方面的障碍,后者是指概念的运用和判断推理等方面的逻辑紊乱。主要症状有:
  1.思维奔逸:表现为联想速度明显加快,概念大量涌现,甚至来不及表达,患者的言语增多,口若悬河,滔滔不绝,诙谐风趣,引人发笑。由于注意力易随境转移而致话题随之改变,缺乏重点。联想奔逸时的前后概念之间均存在有内在的联系,出现音连或意连,见于躁狂状态。
  2.思维迟缓:与思维奔逸相反,思维受到抑制,概念形成缓慢,思维速度受阻,应答反应迟钝,思考困难,言语缓慢。见于抑郁症、痴呆等。
  3.思维贫乏:此症状在外表上虽与上述症状相似,但本质则不相同。其主要特点是思维内容空虚,概念和词汇贫乏,对一般询问往往无明确应答性反应,或仅简单的答以“不知道”,“没有什么”,平时也不主动说话,病人对此漠然处之。思维贫乏往往与情感淡漠,意志缺乏相伴随出现,构成精神分裂症的三项基本阴性症状。思维贫乏也可见于痴呆状态。
  4.思维散漫:是思维的目的性、连贯性和逻辑性的障碍,表现为联想松弛、内容混乱,对很简单的问题也很难说清楚,交谈困难。一般情况下谈话的语句尚完整,但语句之间的结构缺乏紧密联系,使人难以理解其主题和意义。见于精神分裂症。
  5.思维破裂:思维结构的松弛较思维散漫时更为严重,甚至不能表达一个完整的句子,言语支离破碎,或为词汇的杂乱堆积,称“词的杂拌”。见于精神分裂症。思维不连贯:在意识障碍情况下出现类思维破裂,其言语内容可能更加杂乱、语句片断,毫无主题可言。常见于感染或中毒、颅脑外伤引起的意识障碍、癫 性精神障碍。
  6.病理性赘述:以思维过程中主题转换带有粘滞性、停留在某些枝节问题上而抓不住主要环节为其主要特征。病人表现讲话哆嗦,讲半天讲不到主题上。当医生要求病人回答简要的中心,病人固执地按照自己的思维过程赘述下去。此种思维联想障碍多见于各种脑器质性损害所致的精神障碍,最典型的是癫 性精神障碍。
  7.思维中断:在无意识障碍或外界干扰等情况下的思路突然被阻,表现为谈话突然中断,停顿片刻后再开口时,已换了内容或另一话题,患者常形容此刻的思路出现了“空白”或不能解释。见于精神分裂症。
  8.思维被夺:在意识清晰时无外界原因,病人体验到其思维被某种外力夺走。是诊断精神分裂症的重要症状。
  9.思维插入:患者感到某种思维不属于自己,而是别人或某种外力将思维强行塞入患者的大脑,部分病人可对这些不自主的思潮过程作出妄想性的解释。
  10.思维云集:又称强制性思维,是指思潮不受患者意愿的支配,强制性的大量涌现在脑内。内容往往杂乱无章。患者也感到意外,甚至是厌恶的。常突然出现、迅速消失。多见于精神分裂症。
  11.思维化声:病人思考时体验到自己的思想同时变成了言语声,自己能听到,是精神分裂症的特征性症状之一。
  12.思维扩散:病人体验到自己的思想一出现,即尽人皆知,觉得自己的思想与人共享,毫无隐私可言,是诊断精神分裂症的重要症状。
  13.象征性思维:患者将一事物的具体概念与抽象概念混淆,病人以无关的具体概念来代表某一抽象概念,不经病人自己解释,别人无法理解。多见于精神分裂症。
  14.语词新作:病人将不同含义的概念或词融合、浓缩在一起,或作无关的拼凑,或自创文字、图形、符号,并赋予特殊的概念,如不经患者解释,旁人无法理解。多见于精神分裂症。
  15.逻辑倒错性思维:推理缺乏逻辑性,既无前提也无根据,或因果倒置,推理离奇古怪,不可理解。见于精神分裂症等。
  16.强迫观念:是一些反复出现的想法、冲动、印象或观念,患者明知不必要、不合理或毫无意义而想排除,却难以克制,无法摆脱。常伴有紧张、焦躁不安或强迫行为。见于强迫症、精神分裂症(早期或恢复期)等。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相关文章
中西医结合医师《中医诊断学》辅导精华——
柳州2008年口腔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成绩表
2011年公卫执业助理医师现场确认时间及地点
温州2008年医师资格实践技能考试成绩查询
自贡市领取2007年医师资格考试成绩单的公告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医师首页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