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高级职称
资讯
报名时间 准 考 证 考试查分
考试大纲 历年真题 职称论文
专业
普通外科 妇 产 科 普通内科
全科医学 儿 内 科 急诊医学
口腔医学 麻 醉 学 更多专业
各省动态
北京 天津 河北
上海 湖北 江苏
浙江 安徽 更多省份
 医学全在线 > 高级职称 > 考试题库 > 正文
2012年度广西壮族自治区医学高级专业技术资格普通内科专业职称考试题库(二)
更新:2011/9/26 字体:

2012年度广西壮族自治区医学高级专业技术资格普通内科专业职称考试题库(二)

第四章  支气管扩张


【实验检查及其他】
胸部X线平片检查时,囊状支气管扩张的气道表现为显著的囊腔,腔内可存在气液平面(图2-4-1)。囊腔内无气液平面时,很难与大疱性肺气肿或严重肺间质病变的蜂窝肺鉴别。支气管扩张的其他表现为气道壁增厚,主要由支气管周围的炎症所致。由于受累肺实质通气不足、萎陷,扩张的气道往往聚拢,纵切面可显示为“双轨征”,横切面显示“环形阴影”。这是由于扩张的气道内充满了分泌物,管腔显像较透亮区致密,产生不透明的管道或分支的管状结构。但是这一检查对判断有无支气管扩张缺乏特异性,病变轻时影像学检查可正常。
可明确支气管扩张诊断的影像学检查为支气管造影,是经导管或支气管镜在气道表面滴注不透光的碘脂质造影剂,直接显像扩张的支气管。但由于这一技术为创伤性检查,现已被CT取代,后者也可在横断面上清楚地显示扩张的支气管(图2-4-2)。高分辨CT(HRCT)的出现,进一步提高了CT诊断支气管扩张的敏感性。由于其无创、易重复、易被患者接受,现已成为支气管扩张的主要诊断方法。
其他检查有助于支气管扩张的直观或病因诊断。医学.全在线www.med126.com当支气管扩张呈局灶性且位于段支气管以上时,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可发现弹坑样改变。痰液检查常显示含有丰富的中性粒细胞以及定植或感染的多种微生物。痰涂片染色以及痰细菌培养结果可指导抗生素治疗。肺功能测定可以证实由弥漫性支气管扩张或相关的阻塞性肺病导致的气流受限。
【诊断和鉴别诊断】
(一)诊断
根据反复咯脓痰、咯血的病史和既往有诱发支气管扩张的呼吸道感染病史,HRCT显示支气管扩张的异常影像学改变,即可明确诊断为支气管扩张。纤支镜检查或局部支气管造影,可明确出血、扩张或阻塞的部位。还可经纤支镜进行局部灌洗,采取灌洗液标本进行涂片、细菌学和细胞学检查,进一步协助诊断和指导治疗。
(二)鉴别诊断医学.全在线www.med126.com
需与支气管扩张鉴别的疾病主要为慢性支气管炎肺脓肿肺结核先天性肺囊肿、支气管肺癌和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等,仔细研究病史和临床表现,以及参考胸片、HRCT、纤维支气管镜和支气管造影的特征常可做出明确的鉴别诊断。下述要点对鉴别性诊断有一定参考意义:①慢性支气管炎:多发生在中年以上的患者,在气候多变的冬、春季节咳嗽、咳痰明显,多为白色黏液痰,感染急性发作时可出现脓性痰,但无反复咯血史。听诊双肺可闻及散在干湿啰音。②肺脓肿:起病急,有高热、咳嗽、大量脓臭痰;X线检查可见局部浓密炎症阴影,内有空腔液平。急性肺脓肿经有效抗生素治疗后,炎症可完全吸收消退。若为慢性肺脓肿则以往多有急性肺脓肿的病史。医.学全在线提供www.med126.com③肺结核:常有低热、盗汗、乏力、消瘦等结核毒性症状,干湿啰音多位于上肺局部,X线胸片和痰结核菌检查可作出诊断。④先天性肺囊肿:X线检查可见多个边界纤细的圆形或椭圆阴影,壁较薄,周围组织无炎症浸润。胸部CT检查和支气管造影可助诊断。⑤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有慢性咳嗽、咳痰、活动时呼吸困难,常伴有慢性鼻窦炎,胸片和胸部CT显示弥漫分布的小结节影,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有效。
【治疗】
(一)治疗基础疾病
对活动性肺结核伴支气管扩张应积极抗结核治疗,低免疫球蛋白血症可用免疫球蛋白替代治疗。
(二)控制感染
出现痰量及其脓性成分增加等急性感染征象时需应用抗生素。可依据痰革兰染色和痰培养指导抗生素应用,但在开始时常需给予经验治疗(如给予氨苄西林阿莫西林头孢克洛)。存在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时,可选择口服喹诺酮类,静脉给予氨基糖苷类或第三代头孢菌素。对于慢性咯脓痰的患者,除使用短程抗生素外,还可考虑使用疗程更长的抗生素,如口服阿莫西林或吸人氨基糖苷类,或间断并规则使用单一抗生素以及轮换使用抗生素。医学全在线www.med126.com


[1] [2] [3] 下一页

相关文章
 2012年安徽省中药学卫生高级职称资格理论考
 济钢集团有限公司2012卫生职称评审结果
 2012年江苏省卫生高级专业技术资格疾病控制
 2012年广东省副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神经外
 2012年浙江评审卫生高级专业技术资格医学卫
 2013年广西中医骨伤卫生高级职称准考证打印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