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中医师承
资讯
报名指南 报名时间 准 考 证
考试大纲 历年真题 成绩查询
各省动态
北京 天津 河北
上海 湖北 江苏
浙江 安徽 更多省份
 医学全在线 > 中医师承网 > 福建 > 正文
关于印发福建省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十三五”行动计划的通知
来源:本站原创 更新:2017/6/20 字体:

    (三)进一步加强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建设

    8. 加强中医医疗服务能力建设。县级中医类医院要加强内科、外科、妇科、儿科、针灸、推拿、骨伤、肛肠、老年病等中医特色优势专科(专病)和临床薄弱专科、医技科室建设,强化中医诊疗技术水平,推广实施至少30个以上病种中医诊疗方案,提高中医优势病种诊疗能力和综合服务能力,服务能力达到《县级中医医院服务能力建设基本标准》,80%以上的县级中医医院达到二级甲等中医医院水平。县级综合医院应根据《综合医院中医药工作指南》加强中医药服务能力建设,提高常见病、多发病和慢性病中医规范化诊疗服务能力。县级妇幼健康服务机构应着力提高妇女儿童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诊疗服务能力以及健康问题保健指导和干预能力。加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中医馆建设、中医药特色社区卫生服务站和村卫生室建设,推广多种中医药方法和手段综合使用的基层中医药综合服务模式,充分发挥中医药在常见病、多发病和慢性病防治以及疾病康复中的作用。

    9. 提高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能力。各级卫生计生、中医药管理部门要加强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管理人员和中医药服务团队开展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规范和技术规范为主要内容的专题培训,注重发挥县级中医类医院、综合医院和妇幼保健院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技术指导作用,提高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能力。要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组织开展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项目,提高服务效率,到2020年,老年人和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率达到65%。在孕产妇、亚健康人群和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中,要充分发挥中医药的优势和作用,逐步提高重点人群和慢性病患者中医药健康管理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应根据《健康教育中医药基本内容》开展中医健康教育,在健康教育印刷资料、音像资料的种类、数量、宣传栏更新次数以及健康知识讲座、公众健康咨询的次数等方面,中医药内容应不少于40%。

    10. 拓宽中医药服务领域。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要从注重疾病治疗转向同时注重维护健康、发展治未病和康复等多元化服务。鼓励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除提供常见病、多发病和慢性病中医诊疗外,积极提供中医药咨询指导和人员技术培训,向城乡居民推广中医养生保健知识和技术方法。应根据城乡居民中医药服务需求,不断完善中医药服务内容,丰富服务形式,拓展服务项目。鼓励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与养老服务机构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以老年病、慢性病为重点,开展融合中医特色健康管理的老年人养生保健、医疗、康复、护理服务,促进中医药与健康养老结合。有条件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应开展社区和居家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鼓励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面向区域内的机关单位、学校、写字楼、乡镇企业等功能社区人群,创新工作机制和服务模式,开展针对性的中医药服务。注重发挥中医护理在社区护理、老年护理、家庭护理中的独特作用,提供饮食护理、情志护理、用药护理、健康宣教等中医护理服务。

(四)积极开展基层中医药签约服务

11.推进基层签约。积极引导符合条件的公立中医院医师和中级以上职称的退休临床医师,特别是中医医师,作为家庭医生在基层提供签约服务,明确家庭医生为签约服务第一责任人。大力支持中医全科医生人才队伍的发展,逐步形成包含五分之一中医全科医生在内的签约服务队伍。 实行团队签约服务,逐步实现每个家庭医生团队都有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的医师或乡村医生,有条件的地区可吸收中药师、中医健康管理师、中医情志病医师等人员加入团队。对成绩突出的家庭医生及其团队,按照国家规定给予表彰表扬,大力宣传先进典型。建立健全二级以上中医医院医生定期到基层开展业务指导与家庭医生定期到临床教学基地进修制度。加强家庭医生及其团队成员的继续医学教育,提高签约服务质量。

12.签订服务协议。根据服务半径和服务人口,合理划分中医医师签约服务责任区域,明确签约服务内容、方式、期限和双方的责任、权利、义务及其他有关事项。签约周期原则上为一年,期满后居民可续约或选择其他家庭医生团队签约。鼓励和引导居民就近签约,也可跨区域签约,建立有序竞争机制。 鼓励组合式签约,加强中医医院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对接,引导居民或家庭在与家庭医生团队签约的同时,自愿选择一所二级中医医院、一所三级中医医院,建立“1+1+1”的组合签约服务模式。

13.优化签约服务内涵。制定不同类型的个性化签约服务内容,包括健康评估、康复指导、家庭病床服务、家庭护理、中医药“治未病”服务、远程健康监测等。充分发挥中医药在基本医疗和预防保健方面的重要作用,满足居民多元化健康需求。各地卫生计生、中医药管理、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财政部门要结合实际,协商确定家庭医生团队服务的项目、内涵、流程、规范、标准。

(五)加快推进基层中医药信息化建设

    14. 加强县级中医医院信息化建设。要加强以电子病历和医院管理为重点的信息系统建设,功能涵盖电子病历、诊疗规范、绩效考核及综合业务管理等,规范接入区域人口健康卫生信息平台,按照国家和行业标准,实现电子病历、医院运营数据的规范上报,实现电子病历的连续记录与不同级别、不同类别医疗卫生机构之间的信息共享、互联互通,推动中医医疗机构之间检查结果互认。

    15. 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药信息化建设。要加强基层中医馆、国医堂等中医综合服务区健康信息平台建设,功能涵盖中医特色电子病历、辅助开方、辅助诊断、名老中医知识库、古籍文献知识库、远程诊疗、远程教育、中医药健康管理等,并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现有信息系统互联互通、资源共享与业务协同。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健全分级转诊网络系统。

    16. 推动“互联网+”基层中医医疗。县级中医医院和基层中医馆要大力发展中医远程医疗等新型医疗服务模式,探索互联网延伸医嘱、电子处方等网络中医医疗服务应用,充分利用移动互联网、智能客户端、即时通讯等现代信息技术提供在线预约诊疗、候诊提醒、划价收费、诊疗报告查询、药品配送等服务,让群众享受到规范、便捷、有效的中医药服务。进一步推广尤溪县中医医院“互联网+中药房”经验,逐步扩大试点范围,增加参与互联服务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数。

    (六)大力推广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

    17. 加大适宜技术推广力度。依托基层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省级基地(设在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结合闽赣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推广合作项目,5年内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对辖区内每个基层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县级基地(主要为县级中医医院、下同)推广10类50项以上中医药适宜技术(具体技术类别和名称见附件1),为每个县级基地培训至少10名县级师资,每人掌握6类以上中医药适宜技术,每个县级基地能够按照中医药技术操作规范开展45项以上中医药适宜技术。

    各县(区、市)要依托基层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县级基地,5年内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对辖区内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推广10类30项以上中医药适宜技术,为每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至少培训1名适宜技术推广人员,每人掌握4类以上中医药适宜技术医学全.在.线.提供. www.med126.com。每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能够按照中医药技术操作规范开展6类以上中医药适宜技术,每个社区卫生服务站、70%以上的村卫生室能够按照中医药技术操作规范开展4类以上中医药适宜技术。各地要加强对中医药民间特色诊疗技术的调查、挖掘整理、研究评价及推广应用。

    18. 建立适宜技术推广工作机制。各地要落实适宜技术推广责任制,县级基地要指定至少10名、每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乡镇卫生院至少要指定1名适宜技术推广人员,负责县级区域内和本机构内适宜技术推广工作,做到人员相对固定;要建立适宜技术推广考核奖惩机制,将适宜技术推广工作与县级中医医院评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绩效考核结合起来,并将考核结果与适宜技术推广人员年度绩效分配、评先评优挂钩。要积极发挥中医药行业协会(学会)以及民营医疗机构在适宜技术推广中的作用。

(七)深化对口支援组建中医医联体

    19.加强城乡中医药对口支援工作。省级中医院创建名优中医院,发挥龙头作用,每个设区市级中医院对口支援2个以上县级中医院,每个县级中医院对口支援4个以上卫生院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药基础较好的县级综合医院也应积极开展中医药对口支援。支援单位与受援单位要以签订协议书的形式明确对口帮扶总体目标、年度任务、支援方式、支援时间、量化考核指标和支援医院派驻人员的相关保障,明确双方的责任和权利。支援单位采取驻点帮扶、人员培训、技术指导、巡回医疗、学科建设、合作管理等方式,提高受援单位中医药服务能力、综合服务能力及管理水平。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支援以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推广为主,设备和资金支持为辅,帮助受援单位培育至少5类中医药适宜技术,指导其规范开展国家基本公共卫生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项目。

20.积极探索组建中医医联体。各地按照国家和省级部署,认真组织开展城乡中医药对口支援的同时,积极探索开展中医医疗联合体建设。由各级中医医院牵头,采取医联体、医共体、专科联盟、远程医疗协作网等形式,组建中医医疗联合体。在医联体内建立利益共享和责任分担机制,调动成员单位积极性,落实各自功能定位,推行双向转诊、急慢分治,有效下沉优质中医医疗资源。充分发挥牵头单位技术辐射作用,通过临床带教、技术指导、专题讲座等形式指导、帮助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提高中医药服务能力。支持各地结合基层中医馆建设,开展县乡中医药一体化管理试点,及时总结经验,并加以推广。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相关文章
 上海市2016年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通
 山西省传统医学师承和却有专长考核考试方案
 “十三五”中医药科技创新专项规划
 安徽省2017师承中医出师考什么时候报名
 中医培训-中医师承高级学习培训班报名
 宿迁市宿豫区中医师承管理规范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