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医学考研
资讯
考试报名 招生简章 成绩查询
考研复试 考研调剂 考研论坛
专业
西医综合 中西综合 公共基础
各省动态
北京 天津 河北
上海 湖北 江苏
浙江 安徽 更多省份
 医学全在线 > 医学考研 > 公共基础 > 政治复习 > 正文
考研政治10年真题剖析
来源:本站收集 更新:2006/5/13 字体:
1997年政治理论试题解析(理科)
简要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C    2D   3B   4D   5D   6C   7B    8A    9C  
10  A
二、不定项选择
11A、B、D   12C、D、E   13A、B、E     14A、B、C、E   15A、C、D、E
16A、D、E   17B、D      18A、B、C、E  19A、C、D    20A、B、C、D
试题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的选项中,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在答题纸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每小题1分,共10分)。
1答案:C
【命题出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哲学的基本问题。现属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第一章。
【思路剖析】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一文中,恩格斯指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可见,C是正确选项。A、B、D三项,是某一个时期国内外一些学者对哲学基本问题研究提出的个人看法,都不是恩格斯提出的哲学基本问题。
【必背考点】哲学的基本问题。
【应试对策】哲学的基本问题是重要考点,在学习中一定要格外留意。哲学的基本问题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思维与存在谁是第一性的问题,这是划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另一方面是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这是划分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根本标准。
2答案:D
【命题出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度的方法论意义。现属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第三章。
【思路剖析】度是质和量的统一,是事物保持其自身质的量的限度。度的方法论意义,是要掌握“适度”原则,防止“过”与“不及”。可见,D项符合题意。A、B、C三项也是正确把握事物所必须坚持的并带有普遍意义的哲学方法,但不直接涉及“过”与“不及”的问题。
【必背考点】度的方法论意义。
【应试对策】“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概念,它涉及到质与量之间的关系,是政治理论课的重要考点。关于度的问题,有很多名言、谚语作了很好的反映,在复习中应特别注意。
3答案:B
【命题出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平均利润、生产价格的形成。现属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第三章。
【思路剖析】当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之和转变为生产成本、剩余价值转变为利润、利润转变为平均利润之后,价值就转变为生产价格。在以上三次转变中,只有利润转变为平均利润是实体性的变化,其他两次都是观念的变化。所以从本质上讲,利润转变为平均利润后,价值就转变为生产价格。两个转变实际上是同一个过程。而利润转变为平均利润,是部门之间竞争、推动资本在部门之间自由流动的结果。所以选B项。
【必背考点】平均利润、生产价格的形成。
【应试对策】价值的转化既是难点,也是常考点。建议同学们用逻辑图的方式完整而精细地勾勒每个变化环节的内容,并准确地把握各个变化的前因后果。这部分涉及的概念比较多,有的概念比较相似,一定要细心加以区分。
4答案:D
【命题出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资本主义级差地租产生的原因。现属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第三章。
【思路剖析】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认为,级差地租产生的原因是土地的资本主义经营垄断。据此分析,D项正确。资本主义地租分为级差地租和绝对地租两种基本形式。级差地租产生的条件是土地的优劣和地理位置的差别;其源泉是经营中等及其优等土地所获得的超额利润;其原因是在于土地的资本主义经营垄断。
【必背考点】资本主义级差地租产生的原因。
【应试对策】在复习中要准确把握绝对地租、级差地租、垄断地租等知识点,区分它们各自产生的条件、原因、源泉。这些是政治经济学的重要概念,也是常考点。
考研政治10年真题剖析1997年政治理论试题解析(理科)
5答案:D
【命题出处】《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改革的性质。现属于《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第五章。
【思路剖析】社会主义改革不需要、也不允许改变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而是改变原有的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的体制,以促进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改革就是不断地改变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那些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环节和方面,以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从而推动社会主义的发展。由此可见,D项正确。
【必背考点】社会主义改革的性质。
【应试对策】社会主义改革是当年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也是政治课的常考点。回答本题,要联系哲学关于改革和革命的关系,以及政治经济学的相关问题。同时,当时的重大会议和中央领导人讲话也反复强调了社会主义改革的性质、方向和基本措施等,考生留意就能够较好回答问题。
6答案:C
【命题出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资本主义的民主权利与其经济基础的关系。现属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第五章。
【思路剖析】资本主义民主制度是建立在私有制基础上的,是建立在金钱和财产关系基础上的。无产阶级的经济地位和财产状况,决定了他们在政治地位和社会生活中享受不到平等的待遇,也不可能同等地享有资产阶级所享有的民主权利。据此分析,选项C是正确答案。
【必背考点】资本主义的民主权利与其经济基础的关系。
【应试对策】一些问题如民主制度、政党制度、政治体制和政府机构等政治现象,有时在教材中没有接触,有的考生感到陌生。其实政治社会现象的分析,可以运用哲学的思路,即“政治与经济的关系”以及阶级分析的方法,通过联系其经济基础,揭示其本质问题。
7答案:B
【命题出处】《中国革命史》: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现属于《毛泽东思想概论》第三章。
【思路剖析】1937年8月,党的洛川会议确立了“实行全面抗战路线,反对片面抗战路线”。这是中国共产党在整个抗日战争时期必须坚持的正确路线,是争取全民族抗战胜利的关键。可见,B项是正确答案。
A项是我党坚持全面抗战的根本原则;C项是我党在敌后进行全面抗战的方针;D项是我党在国统区坚持全面抗战的方针。都与题干的要求不符。
【必背考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应试对策】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重要性、形成过程以及中国共产党在其中的重要作用,是毛泽东思想概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学习中可结合历史知识学习和把握。
8答案:A
【命题出处】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现属于《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第六章。
【思路剖析】一般而言,三大产业在国民经济结构中的变化规律是:随着一国生产力和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在国民经济中由第一产业占优势比重逐渐向第二、第三产业占优势比重演进。就本题来看,据此分析表格中1980年以来我国产业结构的变化情况,不难看出,第一产业所占比重呈持续下降的趋势,第二产业所占的比重基本稳定,第三产业所占比重稳步上升。这样的变化,说明了我国产业结构呈现优化的趋势。据此分析,A是正确选项。
【必背考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
【应试对策】解答本题,掌握产业结构变化的一般规律是关键。类似经济学中的数据、图表、实例等题,其实隐藏在背后的是经济学的一些基本规律,只要把握住了这个根本,就能准确把握数据、图表、实例等提供的信息,正确回答问题。
9答案:C
【命题出处】《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的关系。现属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第二章。
【思路剖析】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具体形式及其运行方式。可见,C项正确。A、B两项是指社会主义的经济制度,D项是指社会主义的生产方式,均不合题干要求。
【必背考点】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的关系。
【应试对策】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经济体制与经济制度的联系和区别。具体说来,经济制度是生产关系的总和,而经济体制是生产关系的具体形式及其运行方式;经济制度决定经济体制,经济体制反作用和服务于经济制度;同一种经济制度可以实行不同的经济体制,同一种经济体制可以为多种经济制度所采用。
10答案:A
【命题出处】《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一国两制”的内容。现属于《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第十章。
【思路剖析】“一国两制”是我国为实现祖国统一大业而制定的一项战略方针,是在“一国”的前提下,港、澳、台地区可设立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自治权。此题供选择的答案,都是讲“一国两制”的内容。其中,“一国两制”的前提、基础和核心是“一个中国”,即“国家主权统一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由此可见,正确选项是A。
【必背考点】“一国两制”的内容。
【应试对策】“一国两制”是我国为实现祖国统一大业而制定的一项战略方针,在复习中要认真把握其概念的内涵、重要意义等问题。
二、不定项选择题(每题至少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少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每题2分)
11答案:A、B、D
【命题出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唯物辩证法批判的、革命的本质。现属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第三章。
【思路剖析】列宁指出:“马克思认为他的理论的全部价值在于这个理论‘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和革命的’。”唯物辩证法最直接体现了马克思学说的批判的、革命的本质。所谓批判,就是站在发展、运动和变化的高度,从肯定与否定的统一、生成与灭亡的统一、现实的暂时性和发展的永恒性的统一上来理解和对待一切事物。所谓革命,就是站在上升、前进、发展的立场上,促进和实现旧事物的灭亡、新事物的产生和壮大,推动世界不断地从低级向高级发展。因此,A、B、D三项符合题意。C项是与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点相对立的形而上学观;E项是与唯物辩证法的事物发展的过程观点相对立的形而上学观。
【必背考点】唯物辩证法批判的、革命的本质。
【应试对策】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对黑格尔“凡是现实的都是合理的”命题的理解的不正确。仔细分析便能够发现,这种说法讲得太绝对,因为存在有合理的也有不合理的,而且,这种说法,没有把辩证法贯彻到底。恩格斯剖析了这一命题的保守性和反动性,并对它进行了革命的改造,从黑格尔“凡是现实的都是合理的”命题,得出了“凡是现存的,都是应当灭亡的”这一彻底辩证法的结论。如果懂得该命题的这样几个相关知识点,答题就容易了。
12答案:C、D、E
【命题出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实践在自在世界向人类世界转化中的作用。现属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第二章。
【思路剖析】解答该题,首先必须读懂材料。题目这段话不否认自然界的先在性、客观性,同时又强调人在改造自然中的能动性,即实践在天然自然(自在世界)向人类世界(人化自然与人类社会的统一体)转化中的伟大作用。主体(人)的对象化即人通过实践使自己的本质力量转化为对象物,每一次主体对象化的结果,都是在一定水平上实现了由自在自然向人化自然的转化,体现了人对自然界的能动的改造。据此分析五个选项,C、D、E三项符合题意。
【必背考点】实践在自在世界向人类世界转化中的作用。
【应试对策】题干强调了人在改造自然中的能动性,即实践在天然自然向人类世界转化过程中的作用,但它并没有否认自然界的先在性、客观性。自在世界、人类世界与人的实践活动的关系是政治理论课的重要考点和经常性考点,应当认真学习和把握。
13答案:A、B、E
【命题出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影响利润率的因素。现属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第三章。
【思路剖析】本题是对利润率的考察,利润率是剩余价值与全部预付资本的比率,利润率=剩余价值/(不变资本+可变资本),即P'=m/(c+v)。公式说明的是这样几个问题:第一,利润率与剩余价值量同方向变化,而剩余价值量又直接与剩余价值率相联系,剩余价值率高,剩余价值量也大。因此,利润率变动与剩余价值率同方向变化。第二,利润率与资本有机构成高低呈反方向变化。资本有机构成越高,单位资本中的可变资本的比重就越小,而可变资本是剩余价值的源泉,所以剩余价值量就越少。第三,利润率与不变资本的节省程度同方向变化。不变资本的节省,意味着分母中预付资本量的减少,利润率也越高;第四,资本周转快慢与年利润量和年利润率成同方向变化。资本周转越快,年剩余价值总量就越大,年利润率也就越大。据此分析,选项A、B、E正确。
【必背考点】影响利润率的因素。
【应试对策】解答本题的正确思路,应首先明确什么是利润率,以利润率的公式为分析的依据,逐个对照选项,看它们是不是影响分子和分母的因素。凡是扩大了分子、减少了分母的,叫做同方向变化;反之,叫做反方向变化。同时,在复习中对那些涉及到计算的经济学问题,如剩余价值率、年剩余价值率、利润率、平均利润率、利息率等,都可按照这样的方法进行练习。
14答案:A、B、C、D、E
【命题出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二次大战后跨国公司迅速发展的原因。现属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第四、七章。
【思路剖析】战后资本国际化尤其是生产资本国际化的发展,是以跨国公司的活动为先导和载体的。跨国公司在世界范围内开办企业、就地生产和销售,把其产品的不同零部件扩散到不同国家和地区来组织生产,客观上导致了国际分工和生产国际化的发展。跨国公司的兴起和在当今国际经济生活中主导地位的形成,是资本国际化的重要表现,也是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推动力量。选项A、B、C、D、E分别从不同侧面说明了西方跨国公司迅速发展的原因,都是正确答案。
【必背考点】二次大战后跨国公司迅速发展的原因。
【应试对策】经济全球化,是当前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对世界政治和国际关系产生了广泛而深入的影响。经济全球化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跨国公司的迅速发展,这是世界经济的常考点,复习中要重视。
15答案:A、C、D、E
【命题出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商品流通与资本流通的区别。现属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第三章。
【思路剖析】比较商品流通公式(W-G-W′)和资本流通公式(G-W-G′),我们可以看出:两者的流通过程不同,前者先卖后买,后者先买后卖;两者的流通起点和终点不同,前者是商品,而后者是货币;两者的流通媒介不同,前者以货币,后者以商品;两者的流通目的不同,前者是为得到不同的商品,后者是为了价值增值。以此为基础,就不难看出A、C、D、E四项所述是两者的区别。
【必背考点】商品流通与资本流通的区别。
考生的主要失误是漏选。这主要是不清楚两种流通的公式,因而也就谈不上运用两种流通公式逐个分析选项。
【应试对策】解答该题,必须熟悉商品流通公式(W-G-W′)与资本流通公式(G-W-G′)。在此基础上再分析其区别:第一,两者的流通过程不同;第二,两者的流通起点和终点不同;第三,两者的流通媒介不同;第四,两者的流通目的不同。
16答案:A、D、E
【命题出处】 《中国革命史》:英国殖民主义者迫使清政府签订的有关香港问题的不平等条约。现在新大纲中已被删除。
【思路剖析】近代以来,英国殖民者迫使清政府签订了几个有关香港问题的不平等条约,1842年8月签订的《江宁条约》即《南京条约》,1860年10月签订的《北京条约》及1898年6月签订的《拓展香港界址专条》,都是英国殖民者迫使清政府签订的有关香港问题的不平等条约。正确答案应为A、D、E三项。
【必背考点】英国殖民主义者迫使清政府签订的有关香港问题的不平等条约。
【应试对策】本题属于考察记忆能力的题型。其内容在新大纲中已被删除,作一般了解即可。

17答案:B、D
【命题出处】《中国革命史》:秋收起义与南昌起义的不同点。现属于《毛泽东思想概论》第三章。
【思路剖析】秋收起义与南昌起义在当年的《中国革命史》中都各自有较为详细的介绍,在这里关键是进行对比。题目要求回答的是秋收起义不同于南昌起义的特点,正确答案是B与D。E项是秋收起义与南昌起义的相同点。
【必背考点】秋收起义与南昌起义的不同点。
【应试对策】秋收起义与南昌起义对比和总结,有一定的难度,首先要明确秋收起义与南昌起义的形成、发展的脉络,其次要进行对比和总结。如果只停留在表面,就容易错选。
18答案:A、B、C、E
【命题出处】《中国革命史》:过渡时期我国对民族资本的改造措施。现属于《毛泽东思想概论》第四章。
【思路剖析】中国共产党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是通过一系列由低级到高级的国家资本主义形式逐步实现的。低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有委托加工、计划定货、统购包销、委托经销代销等方式;高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就是公私合营,它分为个别行业的公私合营和全行业的公私合营两个阶段。其中A、B、C三项是低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E项是高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通过这些形式,我国最终实现了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和平赎买”。据此分析,正确选项是A、B、C、E。D项是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中实行的经营方式。
【必背考点】过渡时期我国对民族资本的改造措施。
【应试对策】(1)要熟悉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采取的形式:委托加工、计划定货、统购包销、委托经销代销、公私合营和全行业公私合营。(2)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是通过国家资本主义的途径,用“和平赎买”的方式,实行利用、限制、改造的政策,逐步地把资本主义私人所有制改造为社会主义的全民所有制,实现了马克思和列宁曾经设想过但未能实现的对资产阶级的和平赎买。
19答案:A、C、D
【命题出处】《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性质和职能。现属于《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第八章、《毛泽东思想概论》第六章。
【思路剖析】政治协商会议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重要组织部分。它不是国家的权力机构及执行机构,是共产党领导下的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和无党派民主人士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是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政治组织。由此可见,A、C、D三项符合题意。
【必背考点】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性质和职能。
【应试对策】解答本题,关键问题是对人民政协的性质的理解。很多考生在B、E两项间犹豫不决,就是这个问题。人民政协是社会团体的联合组织,但不是一般社会团体的联合组织,而是政治组织;人民政协是联合组织,但不是民主党派的联合组织,而是在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的政治组织。
20答案:A、B、C、D
【命题出处】《形势与政策》:1996年度国际、国内重大时事。
【思路剖析】1996年4月24日至26日,叶利钦总统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与江泽民主席就建立和发展中俄两国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加强两国在各领域的双边合作进行会谈。25日,两国元首在北京共同签署了《中俄联合声明》,宣布两国将发展“平等信任、面向21世纪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并确定两国关系发展方向是“平等信任,睦邻友好,互利合作,共同发展”。双方同意保持各个级别、各种渠道的经常性对话,并确定在北京和莫斯科建立中俄政府间热线联系。可见,选项A、B、C、D正确。
【必背考点】1996年度国际、国内重大时事。
【应试对策】本题内容是当年中俄关系中的一件大事,也是影响世界的大事,它标志着中俄关系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时期。这是当年时事政治的重点,考生一般都能够得分。
三、简答题(每题4分)。
21参考答案:
(1)在全民族牢固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的坚定信念;(1分)
(2)实现公民素质、文化生活质量、城乡文明程度的显著提高;(2分)
(3)在全国范围形成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1分)
【命题出处】《形势与政策》:1996年度党和政府的重大方针政策。
【思路剖析】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党的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明确规定:今后十五年,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目标是:在全民族牢固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牢固树立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的坚定信念;实现以思想道德修养、科学教育水平、民主法制观念为主要内容的公民素质的显著提高,实现以积极健康、丰富多彩、服务人民为主要要求的文化生活质量的显著提高,实现以社会风气、公共秩序、生活环境为主要标志的城乡文明程度的显著提高;在全国范围形成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这就是本题的依据。
【必背考点】1996年度党和政府的重大方针政策。
【应试对策】本题属于考察记忆力的题型,只要复习到位,记忆准确,解答该题就容易。
22参考答案:
(1)“赫—伯法”是美国以制裁与古巴保持经贸关系的外国公司为目的的。(1分)
(2)美国这种把自己的国内法凌驾于国际法之上的作法,违背了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是美国沿用冷战思维推行强权政治的恶劣表现。(2分)
(3)它遭到了国际社会包括美国盟友的强烈反对。(1分)
【命题出处】《形势与政策》:1996年度国际重大时事。
【思路剖析】本题涉及1996年度美国的对外政策。1996年2月,美国国会通过“赫尔姆斯—伯顿法”,规定美国要对所有与古巴做生意的外国公司实行制裁。解答本题分三个层次:首先,回答“赫尔姆斯—伯顿法”的目的;其次,要对其实质进行评价;最后,要简述国际社会对其的评价。
【必背考点】1996年度国际重大时事。
【应试对策】这道题的内容是1996年度美国的对外政策。美国的“赫尔姆斯—伯顿法”以制裁与古巴保持经贸关系的外国公司为目的,是一个典型的霸权主义法律。回答问题,主要是理清思路,既要讲清楚目的,也要讲清楚国际社会对其的评价。
 

 << 上一页  [11] [12] [13] [14] [15] [16] 下一页

相关文章
触屏版 电脑版 搜索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