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做题Ⅱ
材料1
2005年9月,胡锦涛主席在第60届联合国大会上提出共建和谐世界,此后,“和谐地区”、“和谐亚洲”也相继提出。
材料2
2006年8月·胡锦涛在中央外事工作会议上讲话中指出,推动建设和谐世界,是我们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必然要求,也是我们实现和平发展的重要条件。要致力于同各国相互尊重、扩大共识、和谐相处·尊重各国人民自主选择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的权利.坚持各国平等参与国际事务.促进国际关系民主化;致力于同各国深化合作、共同发展、互利共赢,推动共享经济全球化和科技进步的成果,促进世界普遍繁荣;致力于促进不同文明如强交流、增进了解、相互促进,倡导世界多样性,推动人类文明发展进步;致力于同各国加深互信、加强对话、增强合作,共同应对人类面临的各种全球性问题,促进和平解决国际争端,维护世界和地区安全稳定。
请回答:
(1)中国提出建设和谐世界的背景,
(2)中国关于和谐世界的主张。
(3)为促进和谐世界的建立.世界各国主要应从哪几个方面努力?
(4)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建设和谐世界的关系。
(5)如何理解“和谐世界”理念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关系?
(6)分析“和谐世界”理念与我国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关系。
(7)中国提出“和谐世界”理念的战略意义。
答案要点:
(1)中国提出建设和谐世界的背景包括国际国内两个方面。
从国际背景看,一是21世纪的人类社会出现了光明前景,当今世界尽管存在诸多矛盾和冲突,但总体看,人类社会生产力在不断发展,世界在不断进步.这既为和谐世界提出了客观要求,也展现了未来和谐世界的现实可能性;二是要和平、促发展、谋合作是时代的主旋律,这使和谐世界主张顺应当今时代发展的基本潮流,符合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和利益诉求;三是全球化趋势不断发展,各国利益相互交织;四是世界和平与发展两大问题还没有根本解决,人类实现普遍和平、共同发展任重道远,共同的发展问题已经成为整个人类的最高利益。
从国内背景看,一是中国自身发展进入关键时期,与世界互动明显增强,需要一十长期稳定的国际环境;二是中华民族有爱好和平的历史传承,三是中国建设和谐社会的现实需求;四是中国和平发展道路的逻辑延伸。
(2)中国倡导的和谐世界是“坚持多边主义,实现共同安全;坚持互利合作,实现共同繁荣;坚持包客精神.共建和谐世界”。
建设和谐世界,必频致力于实现各国和谐共赴。各国应该恪守公认的国际法和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尊重和维护各国自主选择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的权利;应该坚持多边主义,促进国际关系民主化,保障各国参与国际事务的平等权利(应该鼓励和主持以和平方武,通过对话、协商和谈判解决争端和冲突,反对任意使用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应该在平等的基础上,加强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
建设和谐世界,必须致力于实现全球经济和谐发展。各国应该重视并采取有效措施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均衡、普惠,共赢的方向发展.努力缓解发展不平衡问题,消除贫困;应该积极推进区域和全球经济合作.共同解决全球经济发展中出现的问题,维护经济安全;应该以相互开放取代彼此封闭,努力建立开放、公平、规范的多边贸易体制,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使所有国家都从中受益。
建设和谐世界,必须致力于实现不同文明和谐进步。各国应该维护世界多样性和发展模武多样化。坚持平等对话和交流,倡导开放和兼容并蓄的文明观,使不同文明在竞争比较中取长朴短,在求同存异中共同发展;应该承认各国文化传统、社会制度、价值观念和发展道路的差异,不能以此为借口对别国内政说三道四,是不能把世界上存在的一些问题和矛盾归因于哪一种文明、哪一个民族或哪一种宗教;应该努力使世界上所有文明、所有民族携手合作,共同推进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
(3)为促进世界和平与繁荣,世界各国需要在以下六方面做出共同努力:
一是要增强联合国应对新威胁新挑战的能力。二是要落实千年发展目标,消除全球安全威胁隐患。三是要坚持通过对话和谈判解决国际争端,反对任意使用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四是要深化反恐合作,综合治理,标本兼治.反对搞双重标准。五是要维护现有防扩散多边条约的权威性和有效性,制定全面的防扩散出口管制体系和加强执法的措施。六是要开展传染性疾病防控合作,有效应对禽流感等非传统威胁。
(4)首先,构建和谐社会是建设和谐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谐社会与和谐世界的建设都将是一十长期的过程,但从发展历程土看,和谐世界建设的过程会更长。
其次,和谐社会是与整个人类的和谐世界相关联而存在的,建设和谐世界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外部条件。当然,和谐社会的建设主要是靠我们国内,外因是次要的,但也会产生反作用。如果我们面临的外部世界总体趋向和平与发展,我国的和谐社会建设就会顺利得多。相反,如果外部世界很乱,甚至爆发大的战争,和谐社会建设就会受到严重的影响和干扰。
再次,和谐社会与和谐世界的思想体现了中国内外政策的高度统一,有助千我们将国内政治和国际政治、内部行为和对外行为有机结合起来,共同服务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业。
(5)1953年12月31日.周恩来总理在接见印度政府代表团时,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从此,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中国处理同一切国家关系的基本准则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基础。在长期的外交实践中,中国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同世界各国建立和发展关系。
中国还积极倡导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准则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和平共处、互不干涉内政是国际政治新秩序的核心;平等互利、共同发展是国际经济新秩序的核心。
中国领导人根据形势发展,不断丰富和平共赴五项原则的内涵。邓小平同志依据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精神,提出了从国家战略利益出发处理国与国之同关系的主张。强调既要着眼自身长远的战略利益,同时也要尊重对方的利益。他还提出了“搁置争议、共同开发”这一和平解决国际争端的新思路以及通过“一国两制”解决一十国家内部某些问题的伟大创举。
“和谐世羿”理念注重国家间的对话、协调与合作,强调国家间的平等、相互依存和遵守国际规则的重要性,体现了和平共处的意愿。它实际上高度概括地回答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建立和平稳定、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连是对五项原则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
(6)“和谐世界”理念与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一脉相承。
作为一十社会王义国家.新中国从成立之目起始终坚持触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制定的《共同纲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政策的原则为保障本国独立、自由和领土完整,拥有国际”持久和平和各国人民之间的友好合作,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
在冷战时期,由于面临严峻的国际环境,中国通过团结广大发展中国家,甚至采取与一些大国结盟或准结盟的策略,反对形形色色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维护国家的独立和领土完整。
冷战结束后,中国继续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把推动自身和世界的发展放在维护自身安全与世界和平同等重要的地位、根据国际形势的发展变化,中国陆续提出了新安全观、新文明观、新发展观及“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周边外交方针和“睦邻、安邻、富邻”的外交政策,在追求自身发展和强大的同时,努力实现与他国和平共处,共享繁荣。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宗旨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不管国际风云如何变幻,我们始终不渝地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中国外交政策的宗旨,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和谐世界”新理念的目标——建立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世界,是对我国外交政策宗旨的继承和升华。在和谐世界中,各国内部的事情由各国人民自己决定,世界上的事情由各国平等协商解决,发展中国家在国际事务中享有平等参与权与决策权。各国互相尊重,平等相待,不将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不将自身的安全与发展建立在牺牲他国利益基础之上。“和谐世界”新理念的这些主张,是我国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集中体现。
历史的经验教训告诉人们,建设和谐世界的一个关键是处理好大国之间的相互关系。当今世界美国是唯一超级大国,处于独霸地位。美国右翼保守势力认为美国可以咨意推行单边主义.但是,在美国陷入伊拉克困境后,美国右翼保守势力的影响在逐步削弱。相对而言,大国关系的调解机制略胜于20世纪,大国关系朝着稳定方向发展可能性是存在的。中印经济的发展,印巴关系的缓和,非洲整体的和平局面,拉丁美洲的发展,都是建设和谐世界的有利条件。
(7)第一,提出和谐世界思想有利于我国进一步提升国家形象和影响力。和谐世界思想综合了世界各国、各民族对和平、发展、平等、公正等普遍价值的共同追求,具有巨大的感召力。该思想符合世界人民的共同愿望,符合时代的潮流,因而能够争取到最大多数国家和人民的认同与支持。和谐世界思想反映了中国做负责任大国的决心.有利于进一步改善我国的国际形象。
第二,提出和谐世界思想有利干我国占据国际道义制高点,反制美国的“民主化”战略,并可作为支撑我国软实力建设的重要平台。和谐世界思想既明确了我国的坚定态度,又采取了灵活的方式,有利于对美国“民主化”战略进行反制,同时也避免了正面对抗或冲突。和谐世界思想的提出,改变了由西方大国占据国际价值制高点和垄断国际话语权的局面,有利于我国争取国际道义制高点,为我国的软实力建设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平台。
第三,和谐世界思想的提出有利于遏止“中国威胁论”甚嚣尘上的局面。和谐世界思想将我国自身与世界前途的构想以及实现这一目标的途径、手段公布出来,对于消除疑虑、遏止敌对势力对我国的歪曲和诋毁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对营造和平的国际环境和客观、友善的舆论环境必将产生关键性的作用。
第四,提出和谐世界思想有利于更好地一贯彻“韬光养晦、有所作为,的外交方针。和谐世界的理论框架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可以将我国对外战略的许多路线、方针、政策都容纳下来并融会贯通。和谐世界思想既是一面鲜明的旗帜,也可以成为对外政策的“工具箱”;既是一项重要的对外战略,也可以灵活地作为一种策略来运用;既带有积极的进取性,也可以作为磨合我国与世界关系的“润滑剂”,体现了“韬光养晦”与“有所作为”的协调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