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避忌太乙之图序》
经曰, 太一日游, 以冬至之日始, 居于叶蛰之宫,从其宫数所在,日徒一处,至九日复反于一,常如是无已,周而复始,此乃太一日游之法也,其旨甚明,别无所隐,奈行针之士无有知各 纵有知者,秘而不传,致使圣人之法,罕行于他良可叹哉。外虽非医流,乎昔尝留心于医书之言,备知其详,知而不述,岂仁乎,视以短见,遂将逐节太一所宜之日,编次成图,其图始自八节得主之日,从其官至所在之处,首一终九, 日徒一宫, 至九日复反于一, 周而复始.如是次而行之,计每官各得五日,九之则一节之日忍备,今一一条次,备细开具于逐宫之内,使观者临图即见逐节太一所直之日在何官内,乃知人之身体所忌之此庶得行针之士知避之,悴人元件犯太一之凶,此外之本意也,仆诚非沽名者,以年齿衰朽,恐身投之后,圣人之法洒没于世,团编此图,发明厥旨,命工镌石,传其不朽,贵得古法,与时偕行焉。览者勿以自炫见诮。 (时大定丙午岁上元日,平水闲邪聩叟述)
刘世珩跋
右金大定本《新刊补注铜人腑穴针灸图经》五卷,宋翰林医官朝散大夫殿中省尚药奉御骑都尉赐紫金鱼袋臣王惟一奉圣旨编修,首有天圣四年夏竦序,卷三之首,王惟一自序,又有针灸避忌太一之图序,序后有损大定丙午岁上元日平水闲邪被里述,书轩陈氏刊行,是宋时宫书,金时刻本.考《宋史艺文志》卷六,王惟一新铸《饲人肠穴针灸图经》三卷,即此书止三卷,与《崇文总目》,《读书后志》合。明正统百本亦三卷,是宋代原书止三卷。至金大定丙午,加补注拓之为五卷耳。《读书后志》无经字,作王惟德。《通志略》作王惟一。惟德《宋史》有传,惟一无之,或者其为兄弟行耶。补注亦不知成于何人,且又非三卷之旧矣。《经籍访古志》云:聩叟序中称,仆诚非沽名者,以年齿衰朽,恐身殁之后,圣人之法湮没于世,因编此图,发明屈旨,命工镌石,传其不朽,知是聩叟刻此图于石,而陈氏取坿是书,并以板行也。平阳经籍所刻书最鲜传本,金刊世尤难够观,《天禄琳啷》载金本仅有二种,宝贵更可想矣。经景元贞平阳府梁宅刊《论语注疏》,复又获此金平水原本,今并刻之,皆传北方之板本,为艺林所罕见者也。 (宣统纪元己酉新秋,贵池刘珩对记于天津)
卷之一
翰林医宫序
黄帝内经(云云)
黄帝问答(云云)
卷之二
手足经络脉之图像(凡三相)
手足厥阴少阴太阴阳明胃经涪穴
手足太阳少阳膀肮三焦经络诸皮
肺经诸穴之图(并相)
手太阴肺经脉络
手太阴肺经左右凡二十
小肠经诸穴之图(并相)
手太阳小肠经脉络
手太阳小肠经左右凡三十八穴
大肠经诸穴之图(并相)
手阳明大肠经脉络
手阳明大肠经左右凡四十穴
肝经诸穴之图(并相)
足厥阴肝经脉络
足厥阴肝经左右凡三十六穴
胆经诸穴图(并相)
足少阳胆经脉络
足少阳胆经左右凡八十六穴
肾经诸穴图(并相)
足少阴肾经脉络
足少阴肾经左右凡五十四穴卷之二
心经诸穴之图(并相)
手少阴心经脉络
手少阴心经左右凡一十八穴
心包经诸穴之图(并相)
手厥阴心包经左右凡一十八穴
膀胱经诸穴图(并相)
足太阳膀胱经脉络
足太阳膀胱经左右凡一百二十六穴
胃经诸穴图(并相)
足阳明胃经脉络
足阳明胃经左右凡九十穴
三焦经诸穴图(并相)
手少阳三焦经脉络
手少阳三焦经左右凡四十八穴
脾经诸穴之图(并相)
足太阴脾经脉络
足太阴脾经左右凡四十二穴
卷之三
黄帝问答论
黄帝内经针灸避忌之法
针灸避忌人神之轮图
太一日游之序
冬至叶蛰宫之图
立春天留宫之因
春分仓门宫之团
立夏阴浴宫之图
夏至上天宫之图
立秋新洛宫之图
秋分仓果宫之图
立冬新洛宫之图
中州招摇宫之因
偃伏头部中行凡一十穴
偃伏第二行分左右几一十四穴
偃伏第三行分左右凡一十二穴
侧头部分左右几二十六穴
正面部中行凡六穴
面部第二行分左右凡一十穴
面部第三行分左右凡一十穴
面部第四行分左右凡八穴
侧面部分左右凡一十六火
卷之四
肩膀背腧左右中诸部百一十一穴
肩膀部左右凡二十六穴
背腧部中行凡一十三穴
背腧部第二行左右凡四十四穴
背腧部第三行左右凡二十八穴
侧颈膺腧诸部总计六十九穴
侧颈项部左右凡一十八穴
膺腧部中行凡七穴
第二行分左右凡一十二穴
第三行分左右凡一十二穴
第四行分左右凡一十二穴
侧腋部左右凡八穴
腹胁二部共八十七定
腹部中行凡一十五穴
第二行左右几二十二穴
第三行分左右凡二十四穴
第四行分左右凡一十四穴
侧胁左右凡一十二穴
黄帝问十二经气血多少
傍通十二经络流注孔穴之团并按
季五行所属之刺俱有呼吸法
手太阴肺经左右凡一十八穴
手少阴心经左右凡一十八穴
手太阳小肠经左右凡一十六穴
手厥阴心主脉分左右凡一十六穴
手少阳三焦经左右凡二十四穴
足厥阴肝经左右凡二十二穴
足少阳胆经左右凡二十八穴
足太阴脾经左右凡二十二穴
足阳明胃经左右凡三十穴
足少阴肾经左右凡二十穴 足太阳膀胱经左右凡三十六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