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年,Hegreberg与Leathers发表了一部两卷的动物模型目录,第1卷“自发性动物疾病模型”包括了1298篇文献,第2卷“诱发性动物疾病模型”包括了2707篇文献。国内施新猷主编“医学动物实验方法”(人民卫生出版社,1980年)、郭鹞编“人类疾病的动物模型”第1辑,(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年),可供参考。另外也可在一些药理实验方法学专著中找到,特别是那些容易复制、已经成为定型的(或所谓经典的)模型、可供筛选药物之用的动物模型,这类书中均有介绍。疾病动物模型的复制方法还可在美国《医学索引》(Index Medicus)中的“动物疾病模型”(Disease Model,Animal)主题之下找到。
必须指出,以上两种动物模型各有其优缺点。事实上很多疾病可用不同方式获得。例如已知有不少自发性肿瘤模型,也可用各种致癌剂诱发产生肿瘤模型。值得注意的是它们在发病机理和疾病内在特征方面存在着各自的特点。如自发性肿瘤和诱发性肿瘤对药物的敏感性有明显区别。此外,大部分自发性动物模型是通过人为定向培育而成的,毕竟不同于人类自然发病情况,因此,自发和诱发模型所具有的优缺点只是相对的。对使用者来说,最重要的是所选择的模型究竟能否达到研究目的。
二、按系统范围分类
(一)疾病的基本病理过程动物模型
这类动物疾病模型是指各种疾病共同性的一些病理变化过程的模型。致病因素在一定条件下作用于动物,使动物组织、器官或全身造成一定病理损伤,出现各种功能、代谢和形成结构的变化,其中有些变化是各种疾病都可能发生的,不是各种疾病所特有的一些变化,如发热、缺氧、水肿、炎症、休克、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电解质紊乱、酸硷平衡障碍等,我们称之为疾病的基本病理过程。
(二)各系统疾病动物模型
是指与人类各系统疾病相应的动物型。如心血管、呼吸、消化、造血、泌尿、生殖、内分泌、神经、运动等系统疾病模型,还包括各种传染病、寄生虫病、地方病、维生素缺乏病、物理损伤性疾病、职业病和化学中毒性疾病的动物模型。
三、按模型种类分类
疾病模型的种类包括整体动物、离体器官和组织、细胞株以至数模型。疾病的动物模型是常用的疾病模型之一,也是研究人类疾病的常用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