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理论教学
内科学
风湿病学 神经病学 免疫与健康
儿科学 老年医学 更多
外科学
皮肤性病学 普通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外科学总论 更多
其它科目
基础学科 临床专科 内科疾病
内科诊疗 外科诊疗 专科诊疗
外科疾病 专科疾病 临床专科疾病
 医学全在线 > 理论教学 > 基础学科 > 医用实验动物学 > 正文
近交系的新进展
来源:医学全在线 更新:2007/12/2 字体:

 

  2.单亲纯合双倍体动物的育成。单亲纯合双倍动物育成技术又称为雌核发育技术。这是一种相当于植物中由花粉培育成纯合双倍体植株的技术,其结果都是培育出具有两套完全一致的染色体及基因的个体。

  众所周知,不论在生产上还是在科学试验中都需要纯系动物。为了得到一个纯系动物,一般要花费数年时间,甚至一生的光阴。既使对世代周期较短的小鼠,采用了最有效的兄妹交配方法,还需要连续兄妹交配20代以上才能获得纯系动物,这也要几年时间。如果采用单亲纯合双倍体育成的技术来育成一个纯系动物,则将大大地缩短育种周期,小鼠只需三周,牛也只需几个月。具体方法见图3-6。

图3-6 单亲双位体动物育成(雌核发育)

  首先将两个不同品系的的近交系进行杂交(例如SJLXBL/10),交配后,在精核与卵核尚未融合之前,从母鼠子宫内冲取受精卵并用极细的吸管将雄核去掉。然后在细胞松驰素B的处理下使雌核加倍,形成二倍体细胞,二倍体细胞在体外继续培养到胚囊期后,移植到养母的子宫内使胚胎继续发育,直至出生。一般选择毛色与双亲不同的品系作为养母,以易于区分。本例中是选择毛色为野生色的BL/10XSJL杂交鼠作为养母的。养母本身没有经过交配,因而出生的小鼠均为移植进去的胚胎发育而成,它表现出亲母鼠纯合的性状。若出生的新生鼠表现为野生色,则说明实验技术失败,并未剔除精核。

  单亲纯合双倍体技术也已在鱼类和家中获得成功。

  3.细胞核移植系的产生。在单亲纯合双倍体育成技术中已提到了核移植技术,但这仅是该技术的初步。若能将受精卵中的精核,与卵核都移出,然后再将来自其它细胞新核移入受精卵,并能顺利地完成新胚胎的正常发育,核移植技术就算成功了。以前,完整的核移植技术仅在两栖类和昆虫中取得成功。1981年日内瓦大学的伊尔曼斯(K.Illmensee)和美国杰克逊研究所的霍普(P.C.Hoppe)首次在小鼠中完成了核移植技术,开创了哺乳动物核移植成功的先例。具体方法见图3-7。

图3-7细胞移植系的产生

  (1)将内细胞块细胞里的核用吸管吸出。

  (2)将取出的核输到另一个精核与卵核尚未融合的受精卵内。

  (3)吸出该受精卵本身的精核与卵核。

  (4)受精卵在体外发育到胚胎细胞。

  (5)将胚盘细胞移植到白色的养母小鼠的子宫内。

  (6)出生的小鼠长出灰毛,说明细胞移植系实验成功。

  (1)首先用灰色的小鼠品系进行雌雄交配(也可用其它毛色的品系),从母体的子宫内获得胚盘细胞。胚盘细胞包括营养外胚叶细胞和内细胞块细胞两种,后者将来可形成胚胎。若错误地取了营养外胚叶细胞就要导致实验失败。

  (2)用极细的吸管取出内细胞块细胞的细胞核,并将它注到刚受精的、但卵核与精核尚未融合的黑色小鼠的受精卵内。

  (3)从黑色小鼠的受精卵内取出吸管时,将黑色鼠受精卵原有的卵核和精核吸出。

  (4)将处理过的受精卵在体外培养到胚盘细胞期,再将它移植到白色的养母小鼠的子宫内,让它继续发育。

  (5)产出的新生小鼠必须会长出灰色的毛,这就是细胞核移植鼠。

  由于主要的遗传物质存在于细胞核中,所在核移植的受体将具有与核移植供体完全相同的遗传基础。因此,细胞核移植系技术在动物育种工作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为它象植物中的组织培养那样,可以利用一头优质的动物(例如高产的奶牛)复制出与它生得完全一样的成千上万的细胞核移植系动物。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相关文章
突变品系的模型性状
近交系的培育技术
第三节 急诊医疗体系的基本组织形式和要素
有关心理(行为)与脑关系的理论
第二节 组建急诊医疗体系的主要问题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触屏版       电脑版       搜索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