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区皮肤和浅、深筋膜的特点以及背浅部的肌肉,已述于第五章。本章主要介绍脊柱区深层的解剖。
脊柱区的肌肉由浅入深可分为四层:第一层为斜方肌和背阔肌;第二层在项部有夹肌和肩胛提肌,在背部有菱形肌和上、下后锯肌;第三层为竖脊肌和横突棘肌;第四层包括项部的椎枕肌群和腰背部深层的一些小肌。
一、夹肌
夹肌(图11-3)起自项韧带下部和上位胸椎棘突,肌纤维斜向外上方,分为二部:头夹肌(spleniuscapitis)在胸锁乳突肌上端的深面,止于乳突下部和上项线的外侧部;颈夹肌(spleniuscervicis)在头夹肌的外侧和下方,止于上位三个椎的横突。一侧夹肌收缩使头转向同侧,双侧收缩使头颈后仰。二肌均由第2-5颈神经后支的外侧支支配。
二、上、下后锯肌
上后锯肌serratusposterior superior位于菱形肌深面,起于项韧带下部、第6、7颈椎和第1、2胸椎棘突,肌纤维斜向外下方,止于第2-5肋骨肋角的外侧面,作用为上提肋骨以助吸气。下后锯肌serratasposterior inferior位于背阔肌中部的深面,借腱膜起自下位两个胸椎棘突及上位两个腰椎棘突,肌纤维斜向外上方,止于下4肋骨肋角外面,作用是下拉肋骨向后,并固定肋骨,协助膈的吸气运动。以上二肌均受肋间神经支配。
三、腰上三角和腰下三角
腰上三角superiorlumbar triangle(图11-1)由下后锯肌、腹内斜肌与竖脊肌所围成。如果下后锯肌与腹内斜肌在第12肋的附着点不相互衔接,则第12肋亦参与构成一边。三角的底为腹横肌腱膜,顶为背阔肌所复盖。肋下神经、髂腹下神经和髂腹股沟神经在腹横肌的浅面经过,故经腰部切口进行肾切除时,需注意这些神经,以免损伤。腰上三角为腹的后壁的薄弱点之一,腹膜后脓肿可自此三角穿破,腹腔内容物有时也可从此处突出,形成腰疝。
腰下三角inferiorlumbar triangle(图11-2)由背阔肌、腹外斜肌与髂嵴围成。三角的底为腹内斜肌,表面无肌层复盖,为腹后壁的一个薄弱区。腹膜后脓肿可从此处穿破,但形成疝的机会较少。医学 全在.线提供www.med126.com
四、竖脊肌
竖脊肌(erector spinae)(图11-3)为脊柱后方的长肌,下起骶骨背面,上达枕骨后方,填于棘突与肋角之间的沟内。它以总腱起自骶骨背面、腰椎棘突、髂嵴后部和胸腰筋膜,向上分为三部:外侧为髂肋肌iliocostalis,止于肋角;中间为最长肌longissimus,止于横突及其附近肋骨;内侧为棘肌spinalis,止于棘突。各肌还有一系列副起点发出的小肌束参与:髂肋肌的副加小肌束起于髂嵴、肋角和颈椎横突;最长肌的小肌束起于骶骨、肋角和全部横突;棘肌的小肌束起于胸椎和颈椎的棘突。竖脊肌两侧同时收缩可使脊柱后伸,是维持人体直立姿势的重要结构,故又名竖躯干肌。一侧竖脊肌收缩,可使躯干向同侧侧屈。竖脊肌受全部脊神经后支支配。
图11-1 腰上三角
图11-2 腰下三角
图11-3 背深层肌
五、横突棘肌
横突棘肌transversospinales由多个斜肌束组成,排列于由骶骨至枕骨的整个脊柱的背面,为竖脊肌所掩盖。肌束起自下位椎骨的横突,斜向内上方,跨越1-6个椎骨不等,止于棘突。由浅而深可分为三层:浅层为半棘肌semispinalls,肌纤维较长而直,斜跨4-6个椎骨,位于背部和项部,其中头半棘肌向上附着于枕骨上项线以下的骨面;中层为多裂肌multifidi,肌纤维短而略斜,斜跨2-4个椎骨,深层为回旋肌rotatores,肌纤维最短,只斜跨一个椎骨。两侧横突棘肌收缩,可使躯干后伸,单侧收缩可使躯干向同侧侧屈并转向对侧。横突棘肌受全部脊神经后支支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