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理论教学
内科学
风湿病学 神经病学 免疫与健康
儿科学 老年医学 更多
外科学
皮肤性病学 普通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外科学总论 更多
其它科目
基础学科 临床专科 内科疾病
内科诊疗 外科诊疗 专科诊疗
外科疾病 专科疾病 临床专科疾病
 医学全在线 > 理论教学 > 基础学科 > 医学免疫学 > 正文
钩虫
来源:医学全在线 更新:2007/12/2 字体:

 三、致病

  钩虫的丝状蚴和成虫二个虫期均可致病,可引起的疾病有以下几种:

  1. 钩蚴性皮炎(俗称 打粪毒)多见于与泥土接触的手指、足趾间,也可见于手、足的背部。主要症状是皮肤有针刺、灼烧感,奇痒难忍,进而可有丘疹出现,1-2日内出现红肿及水疱;继发感染后可形成脓疱,最后结痂愈合。

  2. 钩蚴移行至肺部时可引起肺局部出血及炎症。患者症状有咳嗽、痰中有血、并可伴有畏寒、发热等全身症状。严重时可持续干咳和哮喘。

  3. 钩虫病 病人可有消化道症状和贫血症状。

hookgut.jpg

  成虫以口囊咬附肠粘膜,造成肠壁的出血、溃疡等损伤,导致的消化道症状主要有:初期为上腹不适及隐痛、后发展为恶心、呕吐腹泻等;食欲增加而体重却渐轻,少数患者有异食症:喜食一些不能吃的东西:生米、泥土、煤渣、破布等。补铁后些现象消失。

  长期失血造成低色素小细胞型贫血:主要症状有:皮肤蜡黄、粘膜苍白、头晕、气短乏力和心慌等。有的病人有面部及全身浮肿、以下肢多见,所以中医又称本病为黄胖病、黄肿病等。

  4. 婴儿钩虫病 患儿可有腹泻、黑便,严重贫血、肝、脾肿大等症状,死亡率高(4-7%)。

  四、实验诊断

  1. 直接涂片法和饱和盐水浮聚法 从粪便中查虫卵。

  2. 钩蚴培养法  检出率同饱和盐水浮聚法,但需5-7天。

  3. 痰中查钩蚴

  五、流行

  1. 分布地区:钩虫病在国内主要分布于淮河及黄河一线以南,海拔800米以下的丘陵和平坝地区。其中以四川、广西、广东、福建、江苏、江西、浙江、湖南、安徽、云南、海南和台湾省较为严重。

  2. 传染源和传播途径:钩虫病和带虫者为传染源。用未处理的人粪施肥,赤足下地种植旱地作物,如红薯、玉米等时极易感染。由于条件适宜,矿井下也是感染钩虫的场所,如四川曾调查煤工人平均感染率高达52%。

  六、防治原则

  1. 治疗患者:常用药物有:甲苯咪唑、丙硫咪唑、噻苯咪唑等。

  2. 加强粪便管理、处理:如粪尿混合。

  3. 个人防护:穿鞋下地;涂沫防护药物如15%噻苯咪唑软膏;1.5%左旋咪唑硼酸洒精等。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相关文章
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 ,HPV
第十四章 自我保健(self health care)和
健康心理学(health psychology)简史
高血压脑病(hypertensive encephalopathy
中暑(heat illness)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触屏版       电脑版       搜索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