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理论教学
内科学
风湿病学 神经病学 免疫与健康
儿科学 老年医学 更多
外科学
皮肤性病学 普通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外科学总论 更多
其它科目
基础学科 临床专科 内科疾病
内科诊疗 外科诊疗 专科诊疗
外科疾病 专科疾病 临床专科疾病
 医学全在线 > 理论教学 > 基础学科 > 核化学武器损伤 > 正文
急性放射病的临床表现及其病理基础
来源:医学全在线 更新:2007/12/3 字体:

 

  (二)中度和重度

  中度和重度骨髓型放射病的临床经过基本相似,只是病情轻重不同,各期症状如下:

  1.初期(prodromal phase):在照后数十分钟至数小时出现,表现为神经内泌功能紊乱,特别是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主要症状为乏力、头昏、恶心、呕吐、食欲降低,还可能出现心悸、出汗、口渴、体温上升,失眠或嗜睡。有的病人还有皮肤红斑、结膜充血、腮腺肿大、口唇肿胀等。

  初期症状出现快慢、症状多少、程度轻重、持续时间长短等,都与病情轻重有关。中度多在照后数小时出现,有的可早到数十分钟;持续1~2天。重度多在照后数十分钟出现,也可出现在数小时后,持续1~3天。医学 全在.线提供www.med126.com

  血象变化:照后数小时至2天,白细胞可升高至10×109/L以上,然后下降。淋巴细胞绝对值在照后12~24小时内明显减少,其减少程度与照射剂量有关。

  2.假愈期(latent phase):开始于照射后2~4天。初期症状基本消失或明显减轻。病人除有疲乏感外,可能无特殊主诉,精神良好,食欲基本正常。但是病情在继续发展,造血损伤进一步恶化,外周血白细胞和血小板呈进行性下降,机体免疫功能也开始降低。白细胞下降的速度与病情轻重有关。一般于照后10天左右白细胞下降到第一个最低值,然后出现顿挫回升(图4-2),这是由于残留的造血干细胞有限地恢复增殖分化所致。回升的峰值与病情有关,照射剂量大者回升峰值低。血小板下降比白细胞缓慢,中度放射病在第2周下降至60×109/L以下,重度可降至30×109/L以下。红细胞由于在外周血中寿命较长,下降较慢,在此期中一般无明显变化。假愈期中部分病人血培养可查到细菌,出现菌血症,细菌多为上呼吸道的革兰阳性球菌。

图4-2 不同程度骨髓型放射病白细胞变化曲线

  假愈期长短是病情轻重的重要标志之一。中度放射病为20~30天,重度放射病为15~25天。在假愈期末,外周血白细胞可降至2×109/L以下,此时病人出现皮肤粘膜出血和脱发,被看作是进入极期的先兆。出血多见于口腔粘膜、胸部和腋窝部皮肤出现。

  3.极期(critical phase):极期的标志是;体温升高,食欲降低,呕吐腹泻和全身衰竭。进入极期,病情急剧恶化,是各种症状的顶峰阶段,治疗不力者多于此期死亡。 

  (1)造血损伤极其严重:骨髓增生极度低下,各系造血细胞均减少,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比例增高。骨髓细胞体外培养可能无CFU-GM生长。外周血细胞持续下降到最低值,最低值水平与病情轻重有关。中度放射病血小板可降至(10~25)×109/L,重度可降至10×109/L。中度放射病红细胞轻度降低,重度可降至2.5×1012/L以下。白细胞分类计数,中性粒细胞比例减少,核右移,并有退行性变化。

  (2)感染:照射后机体免疫功能被剥弱,感染是急性放射病的严重并发症,而且往往成为死亡的主要原因。感染的发生与粒细胞缺乏密切相关,粒细胞数愈低,感染愈重,威胁愈大。

  口咽部常是最早出现感染灶的部位,如牙龈炎、咽峡炎、扁体炎、口腔溃疡、口唇糜烂和溃疡等。口腔感染常有局部疼痛,张口和进食困难。其它如肺部、肠道、泌尿道和皮肤感染亦多见。

  急性放射病的感染源有外源性和内源性两方面。内源性多为来自上呼吸道和消化道的条件致病菌。早期多为呼吸道的革兰阳性球菌,晚期多为肠道的革兰阴性杆菌。

  急性放射病感染的特点是炎症反应减弱,出血坏死严重。表现为局部红肿,白细胞计数不升高;镜下可见渗出减少,炎细胞浸润很少或缺如(称乏炎细胞性炎症),吞噬现象不明显,肉芽形成少,局部细菌大量繁殖。由于细菌繁殖和毒素的作用,局部出血坏死严重,且很易播散致其它部位,发展为全身感染—菌血症、败血症毒血症脓毒血症等。

  重度以上患者还可能并发霉菌和病毒感染。由于长期应用抗菌素治疗,体内菌群失调,易并发霉菌感染。感染部位以肺部为多见。霉菌感染常并发组织坏死,并直接向周围组织扩散,或通过血行传播至其它脏器成为致死的原因。 

  当全身照射5~6Gy以上,有可能并发病毒感染,照射剂量越大,发生率越高。病毒感染可以发生于粒细胞缺乏之前,亦可发生于粒细胞回升之后,感染源或能为疱疹病毒和巨细胞病毒。病毒感染常是凶险的征兆,可使病情迅速恶化,长期发烧不退,成为致死的原因。

  (3)出血:照射后由于千血器官损伤严重,血小板数明显减少、功能降低,如血小板粘着力减退、凝血因子不足、5-羟色胺(5-HT)含量减少等,加上血管壁的脆性和通透性增加,全身多发性出血也是急性放射病的主要病理和临床表现之一,对病情的发展和结局有重要影响。出血在各内脏器官和皮肤粘膜都可发生,一般说内脏出血要早于体表。内脏出血的顺序为骨髓、淋巴结、小肠、胃、大肠、心、肺、肾、膀胱等。出血的程度随照射剂量和治疗情况而异,轻者仅为少数点状出血,严重者成斑块状出血,甚至弥漫成片。出血的时间,常与血小板下降程度一致,当血小板低于70×109/L时,可见皮肤粘膜点状出血,低于(30~50)×109/L时,则往往会引起严重出血,大量出血会加重造血障碍和物质代谢紊乱,并促进感染的发生。

  病人进入极期前首先出现皮肤和粘膜散在出血点,进入极期后逐渐加重。部分中度病人也可能只有出血倾向,如束臂试验阳性、出凝血时间延长,大便潜血试验阳性等。重度病人常发生严重出血,可有鼻出血尿血便血咳血呕血等。女病人可发生子宫出血。在发生感染的部位常伴有严重的出血坏死。大量出血可引起急性贫血,重度脏器出血可成为死亡的原因。

  (4)胃肠道症状:进入极期后,病人又出现食欲降低,恶心等症状,重度病人多有呕吐,拒食、腹泻、腹胀、腹痛等,腹泻常伴有鲜血便或柏油样便。重度病人或腹部照射剂量大者,可发生肠套叠肠梗阻等并发症。

  (5)其它症状:极期病人一般表现衰弱无力,精神淡漠,烦躁等,查体可见睫反射减弱或消失。重度病人常出现物质代谢紊乱,水盐及酸碱平衡失调,如脱水、体重下降、酸中毒低钾血症等。

  (6)化验检查:生化检查可见二氧化碳结合力降低,血清总蛋白减少。血中非蛋白氮增高,血清GOT和GPT不同程度升高,血中凝血因子和5-HT含量降低。血栓弹力图检查可见r、k、r+k值延长,ma和mE值变小,表明凝血障碍。

  极期症状非常严重,但对中、重度病人来说,仍存在自行恢复的可能。在极期末可见骨髓重现造血,只要精心治疗,控制住感染,出血等主要症状的发展,保持病人内环境的稳定,病人能渡过极期进入恢复期。

  4.恢复期(recovery phase):照射后5~7周开始进入临床恢复期。发病后约4~5周骨髓开始恢复造血,1周后外周血白细胞开始回升。照射后50~60天白细胞数可升高至5×109/L左右,血小板数可基本正常。随着造血功能的恢复,其它症状也逐步好转,出血停止并逐渐吸收,体温恢复正常,精神和食欲开始好转。照射后2个月,病人头发开始再生,经过一段时间可恢复至照前情况,或者比照前生长更稠密。

  进入恢复期后,病人免疫功能和贫血恢复较慢,可存在易疲劳等症状和再发生感染的可能。此外,重度病人进入恢复期后还可能出现某些脏器损伤的症状,常见的如肝损伤,出现黄疸,转氨酶升高,消化不良、腹泻等症状。所以,恢复期的护理和治疗仍不能放松,病人还需经过2~4个月才能基本恢复正常。

  在恢复期中,性腺恢复较慢。照射后精子数下降的顶峰在照后7~10个月,1~2年后才能恢复。受照射剂量较大者,亦可造成永久性不育。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相关文章
急性肾功能衰竭
慢性放射病
急性乳突炎(acute mastoiditis)
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Acute Infective End
急性动脉栓塞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触屏版       电脑版       搜索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