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理论教学
内科学
风湿病学 神经病学 免疫与健康
儿科学 老年医学 更多
外科学
皮肤性病学 普通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外科学总论 更多
其它科目
基础学科 临床专科 内科疾病
内科诊疗 外科诊疗 专科诊疗
外科疾病 专科疾病 临床专科疾病
 医学全在线 > 理论教学 > 基础学科 > 医学概论 > 正文
生命离不开水
来源:医学全在线 更新:2007/12/3 字体:

    水是一切生命的源泉。在我国邢台、唐山大地震中,救援人员在倒塌的房屋下成功地营救出不少幸存者,他门在废墟下与外界失去联系,没有食物仅靠少许的沟水或不洁水,度过了一个个日日夜夜。假如他们失去水,那最多只能坚持5~6天。可见,水在维持生命的意义上远比食物重要,仅次于空气。

    水又是一切活体的重要组成。人体内大约60%的重量是水,在有些水生物体内,水的含量更高。如水母体内水份竟达体重的95%。没有水,植物会枯死,动物会渴死,一切生命将会终止,地球将失去一切生机,变得万般寂静和荒凉。

    翻开世界地图,映入我们眼帘的首先是一片蓝色的海洋。仔细计算一下,海洋竟占地球表面的70%,加上陆地上成千上万条江、河、湖泊,我们的地球简直就是一个水球。地球表面的海水、江水、湖水在阳光的照射下,逐步升温蒸发成水蒸汽进入大气层。形成云雾,在风的作用下四处漂流,遇冷空气后凝结成雨、雪、冰雹等,又重新降落到地面。汇集成江、河、湖泊,最后直接或间接流入海洋。水就这样蒸发、降落、再蒸发、再降落,无休止地循环着,使地球表面始终保持一定的水含量,养育着地球上成千上万的生命。

    一个健康人每天都要摄取一定量的水,并排出同等量的水,达到水循环的平衡,一般来说,成年人每天约从饮用水中获取1200毫升的水,从食物中获取1000毫升水,每天摄入的糖、蛋白质等经过代谢产生大约300毫升水,这样,总进水量约为2500毫升、同时人体通过肾脏每天排尿约为1500毫升,粪便排出水份约200毫升、皮肤蒸发约400毫升,肺呼出空气含水份约400毫升,其总排水量也是2500毫升。不论是摄入或排出哪一方面发生变化,人体都会进行适当调节。如高温作业区或从事重体力劳动的人,其皮肤排水量特别大,因此需增加相应摄水量。人体的水循环平衡一旦破坏,即出现不良结果。如长期摄水量大于排水量,则可出现水肿、水中毒等恶果,这就需用利尿药物增加水份的排出,并减少水分的摄取,以达到水的平衡。

相关文章
生命的基本特征
DNA重组及基因工程技术对医学和生命科学发
生命活动的能量源泉
21世纪-生命科学的世纪
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体温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触屏版       电脑版       搜索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