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理论教学
内科学
风湿病学 神经病学 免疫与健康
儿科学 老年医学 更多
外科学
皮肤性病学 普通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外科学总论 更多
其它科目
基础学科 临床专科 内科疾病
内科诊疗 外科诊疗 专科诊疗
外科疾病 专科疾病 临床专科疾病
 医学全在线 > 理论教学 > 临床专科 > 急诊医学 > 正文
颌面部间隙感染
来源:医学全在线 更新:2008/10/15 字体:

  三、嚼肌间隙感染

  (一)解剖要点 此间隙位于嚼肌与下颌升支外侧面之间。上界是颧弓下缘,下界为下颌骨下缘,前界嚼肌前缘,后界为下颌支后缘,外界为腮腺与嚼肌及其筋膜。

  嚼肌间隙的前方可与颊间隙相通;向后可突破腮腺嚼肌筋膜后进入腮腺内。

  (二)感染原因及临床表现 主要为牙源性感染,如下颌第三磨牙冠周炎最为常见,其他下颌磨牙的根尖周炎、骨髓炎、牙周炎均可引起。其典型的临床特点是左下颌角为中心的嚼肌腮腺部位弥散肿胀。其症状为疼痛,因嚼肌的炎性浸润而发生的牙关紧闭。由于嚼肌十分坚实,所以脓肿难以自行破溃,也不易触及波动感。若脓肿不予引流,很易并发下颌支的边缘性骨髓炎,也易向周围间隙扩散。

  (三)治疗方法 早期抗炎治疗,对冠周炎患者要及时治疗,避免发展嚼肌间隙感染。一旦脓肿局限,应及早从口外切开引流。应沿下颌角下方1.5~2cm与下颌骨下缘平行的切口(图89-7),切开皮肤、皮下组织、颈阔肌。注意勿损伤面神经下颌缘支及颌外动脉。切开引流时,要探查骨面,如发现骨边缘粗涩感,应考虑已可能并发边缘性颌骨骨髓炎。

图89-7 下颌角下缘切口 

图89-8 颌下间隙脓肿切开引流

  四、颌下间隙感染

  (一)解剖要点 颌下间隙感染发生在颌下三角内。上界为下颌骨下缘,前下界为二腹肌前腹。后下界为二腹肌后腹与茎突舌骨肌。其表面为皮肤、筋膜、颈阔肌等。在此间隙内有颌下腺、颌下淋巴结,还有面动脉、静脉相通。颌下间隙可与舌下间隙、颏下间隙、咽旁间隙及翼颌面间隙相通。

  (二)感染原因及临床表现 感染可来自下颌磨牙感染,智齿冠周炎及颌下三角区内的淋巴结炎引起。儿童及青少年多见于后者腺源性感染。另外化脓性颌下腺炎也易引起颌下间隙感染。

  临床表现为颌下三角处肿胀及充血,且有明显压痛。浸润性肿胀常使下颌下缘轮消失。如局部脓肿形成,易查出波动。有的患者还伴有轻度开口困难和吞咽疼痛。全身症状为发烧、乏力、白细胞增高等表现。

  (三)治疗方法 初期抗炎治疗。如脓肿局限,则于下颌骨下缘1.5~2cm处切开引流。如系淋巴结所致的颌下间隙脓肿,则需分离至腺体内才有脓液流出(图89-8)。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相关文章
第六节 农药(pesticide)中毒
第六节 产褥期母体变化及母婴保健
第六节 性传播疾病
第六十六章 眩晕(附头昏)
第六节 居民营养状况评价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触屏版       电脑版       搜索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