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理论教学
内科学
风湿病学 神经病学 免疫与健康
儿科学 老年医学 更多
外科学
皮肤性病学 普通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外科学总论 更多
其它科目
基础学科 临床专科 内科疾病
内科诊疗 外科诊疗 专科诊疗
外科疾病 专科疾病 临床专科疾病
 医学全在线 > 理论教学 > 临床专科 > 急诊医学 > 正文
颌面部间隙感染
来源:医学全在线 更新:2008/10/15 字体:

 

  五、翼颌间隙感染

  (一)解剖要点 此间隙位于下颌支内侧骨面与翼内肌之间。上界为翼外肌,下界为翼内肌所附着的下颌角内侧缘,内界为翼内肌,外界为下颌支内侧骨面。此间隙内有下齿槽神经,下齿槽动静脉及舌神经通过。

  翼颌间隙感染经外侧可扩散到颊间隙,往后下方可扩散到舌下或颌下间隙;通过翼内肌往内侧可扩散到咽旁间隙;脓液还可往上达颞下及颞间隙,可循血流逆行到颅底。

  (二)感染原因及临床表现 多见牙源性,常为下颌第三磨牙及下颌磨牙感染引起;也有时可由上颌第三磨牙感染引起;如行下齿槽神经麻醉注射污染时也可引起。

  主要临床表现为开口受限或出现牙关紧闭,这是由于感染累及翼内肌所致。患者感张口及咀嚼疼。临床检查可见翼下颌皱襞处粘膜水肿。下颌后缘可有压疼。由于此间隙面部可无表现炎症征象。因而临床上易于误诊,需仔细检查和询问病史。全身表现相同于一般间隙感染的急性表现,但如继发于冠周炎则发病较重。如不及时治疗,感染向其他间隙扩散,如往上扩散到颞及颞下间隙,可能会产生颅脑等严重并发症。

  (三)治疗方法 初期按一般急性感染处理。如脓肿局限,可作口内或口外切口。口内切口沿翼下颌皱襞外纵行切开粘膜及粘膜下组织分离颊肌后缘直达间隙。如果张口受限,不能从口内切口,则可按颌下间隙切口,在分离下缘时, 要在稍内方切开部分翼内肌,分离翼内肌与下颌支骨面之间,直达脓腔(图89-9)。

图89-9 翼颌间隙感染切开引流

  六、颞下间隙感染

  (一)解剖要点 此间隙位置较深,其解剖位置位于颅底颞骨下方。上界为蝶骨大翼下方的颞下嵴;下界位于翼外肌下缘,以翼外肌和翼颌间隙分界;前为上颌结节;后为下颌颗状突、茎突;内界为蝶骨翼外板。间隙内有颌内动、静脉、翼静脉丛以及三叉神经第2、3支的分支通过。

  颞下间隙感染扩散的途径:向上可由卵圆孔进入颅内,也可由棘孔进入颅内;如感染波及翼静脉丛可扩散于颅内海绵窦;颞下间隙经常和周围的间隙如翼颌间隙、咽旁间隙等相通。

  (二)感染原因及临床表现 颞下间隙感染可来自上、下颌磨牙的感染;上颌结节传导麻醉时污染;邻近间隙的扩散等引起。

  临床表现为张口困难、疼痛。由于此间隙位置深,初期症状不明显。临床检查可发现在口腔前庭上颌结节后上方肿胀压疼。如果感染波及颧骨后方,可引起眼睑红肿。如果波及到咽侧壁,则有咽部水肿及吞咽困难。颞下间隙常伴多间隙感染,因此病情一般较严重,可有高烧。肿胀常波及颞部、腮腺嚼肌部,有时整个半侧颜面均呈肿胀。如出现头疼、呕吐、颈强直等症状,可能感染扩散到颅脑。另外不定期要警惕海绵窦感染的存在。

  (三)治疗方法 给予大量及有效的抗生素治疗。脓肿形成要及时切开,因此间隙位置深可行口内、外穿刺法。口内可从上颌结节外侧,颊粘膜皱褶处往上后方穿刺;口外可从颧弓下方及下颌乙状切迹之间穿入间隙,口内切口可从上颌结节往下颌支前缘切开(图89-10),往上后方剥离。大多数严重病人需作口外切开(图89-11),可从颧骨的颌突与颧突交界处,也可通过颌后区与翼内肌后缘进入。

图89-10 颞下间隙脓肿切开引流之口内切口

图89-11 颞下间隙脓肿切开引流之口外切口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相关文章
第六节 农药(pesticide)中毒
第六节 产褥期母体变化及母婴保健
第六节 性传播疾病
第六十六章 眩晕(附头昏)
第六节 居民营养状况评价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触屏版       电脑版       搜索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