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胸部标志
为了准确描述胸壁及胸腔内病变部位,在胸部表面结合解剖上的自然特征,作出若干标志。
(一)骨性标志
以锁骨、肋骨、肋间隙、胸骨角、肩胛下角及脊椎棘突等为横的骨性标志。
1.胸骨角胸骨柄与胸骨体交界处,轻微隆起形成的横嵴。胸骨角相当于气管分叉处和主动脉 上缘。
2.第七颈椎病人坐位前屈,颈后第一个最突起处。
3.肩胛下角坐位时两肩下垂,两侧肩胛下角与第七胸椎棘突同一水平,或肩胛下角恰对第七肋间或第八肋骨。
4.腹上角由两侧第七至第十肋软骨互相结合于胸骨下端所构成之角度,一般为90度。
(二)常用的垂直线(图7-1-1)
1.前正中线通过胸骨正中的垂直线。
2.胸骨线(左、右)通过胸骨边缘的垂直线
3.胸骨旁线(左、右)位于胸骨线与锁骨中线之间的垂直线。
4.锁骨中线(左、右)通过锁骨中点与前正中线平行的垂直线。锁骨中点为锁骨内端与外端两点连线之中点,或者前正中线之顶点与肩峰外缘两点连线之中点。正常男性此线常通过乳头。
5.腋前线(左、右)通过腋窝前皱壁的垂直线。
6.腋中线(左、右)通过窝顶部向下做的垂直线。
7.腋后线(左、右)通过腋窝后皱壁的垂直线。
图7-1-1 胸部的标志线及分区示意图
8.肩胛下角线(左、右)在上肢自然下垂时,通过肩胛下角的垂直线。
9.后正中线:通过棘突顶点的垂直性。
(三)胸部的窝与区
1.胸骨上窝胸骨柄切迹上方凹陷处,两侧为胸锁乳突肌,气管居其中。
2.锁骨上窝(左、右)锁骨上方的凹陷部。
3.锁骨下窝(左、右)锁骨下方的凹陷部。
4.腋窝(左、右)。
5.肩上区(左、右)为背部肩胛岗以上的区域,上方及外方为斜方肌上缘。
6.肩胛间区(左、右)为背部两肩胛骨内缘之间,肩胛下角水平线以上的区域。
7.肩胛下区(左、右)为肩胛下角水平线与肺脏的下界之间。
(四)肋骨及肋间隙的数法
胸部前面与胸骨柄相连者为第一肋骨,因第一肋骨位于锁骨的后面,不易触知,所以一般均从第二肋骨数起。胸骨角两端为第二肋骨和胸骨连接点,通常以此咪计算肋骨的肋间隙,二肋骨下的空隙为第二肋间,依次往下为第三肋间……等。肋骨在胸部后面与相应的胸椎相连。
(五)胸椎的数法
使病人低头前屈,颈部第一个最突出的棘突为第七颈椎,由它以下依次为:第一胸椎与第一椎间隙,第二胸椎与第二椎间隙……等。另一种方法是使病人采取端坐位,胸部微弯,两肩自然下垂,一般肩胛下角与第七胸椎棘突,在同一水平线,由此向上、下计算胸椎。
(六)肺叶体表标志(肺叶投影)
1.肺上界(肺尖)高出锁骨3~4厘米,背部相当于六、七颈椎,充满两侧胸腔的上部。
2.背面两肺上下叶的分界线起始于第三胸椎,斜向腋后线于第四肋骨交叉,左右相同(7-1-2)。
3.侧面与前面因右肺有中叶,所以左右不同,左肺上下叶分线自腋后线第四肋交叉处,斜向前下方,至锁骨中线与第六肋骨或第六肋间相结合。右肺中上叶分界线自腋后线与第四肋界交叉点起,沿第四肋骨前进,至该肋骨与胸骨连接处为止,此分界线称为水平叶间裂。中下叶分界线则由交叉点起,斜向下方,至颌骨中线与第六肋骨或第六肋间相结合。(图7-1-3、7-1-4)。
图7-1-2 肺叶在后胸壁上投影示意图
图7-1-3 肺叶在前胸壁上投影示意图
图7-1-4 肺叶在侧胸壁上投影示意图
二、胸壁及乳房
检查胸壁时除第四章皮肤内容外,应注意有无静脉怒张、包块、压痛、瘘管及乳房异常。
(一)静脉
正常胸壁地无明显静脉可见,上腔静脉或下腔静脉血流受阻时产生侧支循环,胸壁静脉充盈或曲张。上腔静脉梗阻时,静脉血流方向自上而下;下腔静脉梗阻时,血流方向为自下而上(检查方法见第九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