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理论教学
内科学
风湿病学 神经病学 免疫与健康
儿科学 老年医学 更多
外科学
皮肤性病学 普通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外科学总论 更多
其它科目
基础学科 临床专科 内科疾病
内科诊疗 外科诊疗 专科诊疗
外科疾病 专科疾病 临床专科疾病
 医学全在线 > 理论教学 > 临床专科 > 妇产科学 > 正文
妇科检查方法及常用特殊检查
来源:医学全在线 更新:2008/10/15 字体:

 

  三、妇科常见特殊检查

  (一)白带镜检

  用窥阴器或湿棉签取阴道分泌物作涂片,立即在显微镜下检查滴虫、霉菌与淋球菌。

  将白带涂于玻片上,革兰氏染色后镜检,查阴道致病菌及阴道清洁度。阴道清洁度分四度:Ⅰ度阴道杆菌多,无杂菌及脓细胞。Ⅱ度阴道杆菌多,有少量杂菌及脓细胞。Ⅲ度阴道杆菌少,杂菌及脓细胞多。Ⅵ度无阴道杆菌,均为杂菌及脓细胞。

  (二)宫颈刮片 用刮板沿宫颈糜烂面及宫颈管口内刮一周,轻涂于破片上,须薄而均匀,放入固定液中,经巴氏染色,查瘤细胞,是发现早期宫颈癌的重要方法,适用于门诊常规检查或防癌普查。
(图148)

图148 用修削后压舌板作宫颈刮片

  (三)活体组织检查

  1.宫颈活检 暴露宫颈,拭净宫颈表面分泌物,局部消毒后,用活检钳在肉眼可疑癌变区,尽可能在鳞柱状上皮交界处取材,一般宜作多点活检,即在3、6、9、12点处取材。为了提高诊断阳性率,可在碘试验不着色区域或阴道镜检异常区多点活检。疑有宫颈管癌时,应同时作颈管搔刮术,刮出物固定后送病检,是确诊宫颈癌前病变或浸润癌的重要诊断方法。

  2.诊断性刮宫及分段刮宫 以1:1000新洁尔灭液消毒外阴,碘酒和酒精消毒阴道与宫颈,用子宫探针测定宫腔的深度,然后用小刮匙沿宫腔四壁、宫底及两侧角有秩序地刮除全部内膜,刮出物均送病检。为鉴别子宫内膜癌及宫颈癌或子宫内膜癌累及子宫颈管,必须行分段诊刮,先刮宫颈管,再刮宫腔,刮出物分别装瓶标明送病检。

  (四)卵巢功能检查

  1.基础体温(图149) 早晨醒后用口表测体温,记录并绘成基础体温曲线图,以了解卵巢功能,有无排卵、排卵日期及卵巢黄体功能。一般连续测量三个月以上。正常情况下,月经前半周期(即卵泡期),基础体温较低,约36.5℃,在排卵期更低,排卵后在孕激素的影响下,体温升高至36.5℃~37℃左右,直至月经来潮时又下降,这种体温曲线的变化称“双相型体温”,表示有排卵,正常黄体期不少于12天,体温上升幅度不低于0.3~0.5℃。如月经周期后半期体温不上升者称“单相型体温”,表示无排卵。如果体温上升后持续3周以上不下降并有闭经,可能为妊娠。

  2.宫颈粘液检查 宫颈粘液是颈管内膜分泌细胞分泌的,受卵巢分泌的雌孕激素影响,所以可用宫颈粘液的量、透明度、粘稠性、结晶及上皮细胞的变化,判断卵巢功能,目前临床常用宫颈粘液结晶形态,对诊断不孕症、早孕、闭经及功能性子宫出血等方面有一定应用价值。用镊子或血管钳伸入宫颈管内0.5cm处取粘液,置于玻片上,待干燥后,显微镜下检查,观察其出现的各种结晶形态:

图149 基础体温图

  ⑴典型结晶(+++) 涂片满布直而细长,分枝多的典型羊齿叶状结晶,表明雌激素水平高潮,接近或正处于排卵期(图150)。

  ⑵较典型结晶(++) 羊齿叶状结晶宽而粗短且有弯曲,表明雌激素中度影响,见于月经周期第10天左右。

  ⑶不典型结晶(+) 形态较多,或似雨后树枝,分枝短而稀疏。有的纤细而弯曲,似金鱼草状,表明雌激素轻度影响,多见于月经干净后短期内。

  ⑷无结晶(-)仅有上皮细胞及白细胞,表明雌激素水平低潮。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相关文章
第五节 卵巢肿瘤
第二节 视网膜血管性疾患
第一节 嗅神经损害(olfactory nerve inj
第二节 决定分娩的三个因素
第一节 急性心肌梗死病理生理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触屏版       电脑版       搜索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