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理论教学
内科学
风湿病学 神经病学 免疫与健康
儿科学 老年医学 更多
外科学
皮肤性病学 普通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外科学总论 更多
其它科目
基础学科 临床专科 内科疾病
内科诊疗 外科诊疗 专科诊疗
外科疾病 专科疾病 临床专科疾病
 医学全在线 > 理论教学 > 专科疾病 > 口腔医学 > 正文
嗜酸性腺瘤
来源:医学全在线 更新:2009/4/12 字体:
概述】  【流行病学">流行病学】 【病因学】 【发病机理】 【病理改变】 【临床表现】 【并发症】 【辅助检查】 【诊断】 【鉴别诊断】 【治疗措施】 【预防】 【预后

概述】 返回

  嗜酸性腺瘤(oxyphilicadenoma)又称大嗜酸性粒细胞瘤(oncocytom),是一种少见的涎腺良性肿瘤。关于嗜酸性腺瘤的组织发生尚未完全明了,可能来自导管上皮或导管肌上皮细胞。

治疗措施】 返回

   治疗方法是手术切除,并应切除一些正常的、肿瘤外周的涎腺组织。

病理改变】 返回

  1.大体形态 肿瘤一般为圆形或椭圆形,表面光滑,个别呈结节状,有包膜且较完整,剖面呈棕色,无囊性变、出血或粘液样区域。

  2.镜检 瘤细胞体积较大,界限清楚,圆形或多边形,胞浆呈颗粒状,嗜酸性染色。核圆形或卵圆形,染色深 ,甚至固缩。核仁可见,但核分裂象非常少见。超微结构研究发现,这些嗜酸性细胞内充满扩大和变形的线粒体。细胞排列成实性小梁或团块,有时呈腺小叶状排列,但不形成腺管腔。瘤细胞团之间有纤维结缔组织间质,将上皮团块分隔成分叶状,间质内无淋巴组织,或偶见少量淋巴细胞,但一般不形成淋巴滤泡。

  3.生物学特点 嗜酸性腺瘤为良性肿瘤,瘤体较小,生长缓慢,完整切除后不复发,极少出现恶性变。

临床表现】 返回

   嗜酸性腺瘤主要发生于腮腺,占腮腺肿瘤的1%以下,多为单侧发生,个别病例也可发生于双侧。有时也可见于颌下腺、腭腺、颊腺等。常发生于老年女性,发病年龄多在50岁以上,80%发生于50~60岁。

  嗜酸性腺瘤为良性肿瘤的临床表现,肿瘤体积一般较小,直径一般不超过5cm,生长缓慢,病人无任何不适。肿瘤呈圆形或卵圆形,活动,质地较软,与皮肤无粘连。

  涎腺的嗜酸性粒细胞线粒体氧化酶系统对99m锝具有亲和能力,可使嗜酸性腺瘤99m锝同位素扫描中显示出“热”结节。

相关文章
慢性嗜酸粒细胞性肺炎
哮喘性肺嗜酸粒细胞浸润症
热带性肺嗜酸粒细胞浸润症
特发性胃肠道嗜酸性细胞浸润综合征
尿酸性肾病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触屏版       电脑版       搜索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