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理论教学
内科学
风湿病学 神经病学 免疫与健康
儿科学 老年医学 更多
外科学
皮肤性病学 普通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外科学总论 更多
其它科目
基础学科 临床专科 内科疾病
内科诊疗 外科诊疗 专科诊疗
外科疾病 专科疾病 临床专科疾病
 医学全在线 > 理论教学 > 临床专科疾病 > 肝胆疾病 > 正文
全身疾病引起的肝血管病
来源:医学全在线 更新:2009/4/12 字体:

循环衰竭

急性心力衰竭休克常引起肝脏的缺血性改变,最早期的表现是转氨酶升高,其升高程度类似于急性肝炎(有时称缺血性肝炎)。组织学上表现为肝腺泡Ⅲ区(中央区)内的细胞坏死和淤血,但炎症反应轻微,肝小叶结构正常。循环衰竭或充血性心力衰竭是主要的临床表现。

慢性心力衰竭时,肝脏常变硬,其横切面呈肉蔻样外观,是由于肝腺泡Ⅲ区内充血而呈暗色间以灰色,有时Ⅰ区(门静脉周围)脂肪变。肝纤维化常见,但肝硬化罕见。反复长时间的心力衰竭发作可促使肝纤维化的发生。严重病例可出现肝腺泡Ⅲ区桥接样坏死。治疗主要针对原发性心脏疾病。

镰状细胞贫血

镰状细胞贫血患者常由于肝窦血流受阻而出现肝损害(参见第127节血红蛋白缺陷引起的贫血)。血栓可阻塞肝窦,特别是肝腺泡Ⅲ区,导致肝窦充血和局灶性坏死。虽然这主要是一种缺血性损伤,但其临床表现与急性病毒性肝炎或中毒性肝炎非常相似。镰状细胞贫血常与Budd-Chiari综合征有关。腹痛,色素性结石(很常见)和黄疸(由溶血和肝病引起)组成了复杂的临床表现。

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

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或Rendu-Osler-Weber病患者可发生毛细血管扩张,血管瘤,肝纤维化和肝硬化(参见第134节)。由此引起的动静脉分流可引起肝肿大伴有搏动性震颤和持续性杂音。严重时发生高输出量性心力衰竭,且进一步损害肝功能。

相关文章
86-6 鼻炎
6-2 病肝切除术
6-1 泌尿生殖系统检查方法
230-6 遗传性肾炎(Alport综合征)
261-6 室间隔缺损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触屏版       电脑版       搜索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