疣是常见的,接触传染的,由至少60种类型的人类乳头瘤病毒引起的表皮肿瘤。
(参见第164节生殖器疣)
病毒性疣可见于任何年龄,但多见于大龄儿童,较少见于老年人。单发或多发,亦可自体接种。表现和大小取决于部位,刺激程度和创伤情况。病程变化很大。数月后可完全消退,疣可持续数年并可在同一部位或其他部位再发。某些疣可以发生恶变(表115-1)。
有关血清学和细胞介导免疫的重要性还不清楚。因疣病毒颗粒仅见于表皮浅层(颗粒层及其外围),所以很少有机会达到足以作为有效抗原的深度。另一方面,因器官移植或其他原因接受免疫抑制剂的病人可以发生许多类型的病毒感染,包括人乳头瘤病毒(HPV),巨细胞病毒,单纯疱疹病毒和水痘-带状疱疹病毒。这点提示某种免疫发病机制是有意义的。此外,在免疫正常的人群中许多疣可自然消失,以后终生免疫,这还有待进一步阐明。
症状和体征
寻常疣在人群中最常见,其境界清晰,表面粗糙,圆形或不规则形,坚硬,呈浅灰,黄,褐或灰黑色小结节,直径为2~10mm。多发生在易受伤处(如手指,肘,膝,面),但也可广泛分布。甲周疣(围绕于甲板周围)很常见。跖疣(位于足跖部)因压力而变平,周围为角化的表皮。可有明显压痛,表面削除后可见点状出血,借此可与鸡眼和胼胝相鉴别。镶嵌疣是由无数小疣紧密相聚而形成的斑块。丝状疣是一种长的,细小新生物,通常好发于眼睑,面,颈或唇部。其形态学与寻常疣明显不同,是良性的并易于治疗。扁平疣(光滑,扁平,黄褐色丘疹)多发生于儿童和青年人,好发于面部并沿抓痕自体接种。少见类型的寻常疣变异型别(如有蒂的或菜花状)多见于头和颈部,尤其好发于头皮和胡须区域。
诊断
疣病毒含圆形,双链DNA,大约有8000碱基对。每一型别由一定数目表示,可造成临床上不同损害(表115-1)。限制分离各种型必须<50%DNA交叉杂交;亚型则>50%。虽然各个DNA是不同的,但多数人乳头瘤病毒包括牛来源的都有共同的蛋白抗原,它可以在固定组织标本上出现,所有类型的人乳头瘤病毒这一试验都是阳性,因此很有诊断价值。然而,当人乳头瘤病毒变为恶性,其染色不再阳性,电镜亦观察不到。恶性疣中的肿瘤源性乳头瘤病毒DNA可以通过现代分子杂交DNA技术找到。DNA的分型现仅在少数专门研究实验室中可做到,这对判断生殖器疣的预后非常重要。
治疗
治疗根据损害的部位,类型,范围和损害的持续时间,病人的年龄,免疫状况及对治疗的要求。
多数寻常疣可在2年内自然消退或用简单无瘢痕治疗法去除(如由病人或其父母用含17%水杨酸和17%乳酸的弹性火棉胶溶液涂擦,每日1次,以后轻度脱皮)。或由医生作疣的冷冻治疗(避开周围正常皮肤),用液氮冷冻15~30秒钟。此法常可根治,但需在2~3周后重复1次。对单个或较少的疣用电干燥法及刮除术效果较好,但可产生瘢痕。激光外科也有效,但也可产生瘢痕。任何疗法1年内大约35%病人复发或出现新的疣,故应避免产生瘢痕的疗法。医.学.全.在.线www.med126.com
跖疣需用40%水杨酸胶布局部贴敷数日以浸软之,当疣仍潮湿柔软时以清创术去除,然后用冷冻或腐蚀剂(如30%~70%三氯醋酸)将其破坏。其他毁坏性疗法(如二氧化碳激光或各种酸)可用于很多病例,丝状疣可剪除或刮除也有效。
X线治疗已不应用,因为它可使其更具侵袭性。
扁平疣常每天用维甲酸治疗(0.05%维甲酸霜剂),如脱皮不足以使疣去除,可继维甲酸后用另一刺激剂(如5%过氧化苯甲酰)或5%水杨酸霜。局部外用5-氟脲嘧啶(1%或5%霜)亦被用来治疗扁平疣。无任何原因而发生炎症的损害其后可自然消退。
几种新疗法也可应用,其远期效果和危险性尚不清楚。一种是病损内注射小剂量0.1%争光霉素生理盐水溶液,常使疣发生坏死而治愈,甚至是顽固性跖疣。但是,有报道在用争光霉素注射手指疣的部位发生雷诺征和血管损伤,这提示了不管此疗法如何普及和有效,仍需谨慎。
泛发性疣及至今尚无治疗良方的疣状表皮结构不良,有报道口服异维甲酸或芳香维甲酸可改善或消退。但需由熟悉这些药物及其副作用的医生使用,特别是在孕期使用可致胎儿畸形。
干扰素,特别是α-干扰素损害内注射(每周3次,连用3~5周)或肌内注射可使难治的皮肤和生殖器疣消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