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理论教学
内科学
风湿病学 神经病学 免疫与健康
儿科学 老年医学 更多
外科学
皮肤性病学 普通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外科学总论 更多
其它科目
基础学科 临床专科 内科疾病
内科诊疗 外科诊疗 专科诊疗
外科疾病 专科疾病 临床专科疾病
 医学全在线 > 理论教学 > 临床专科疾病 > 皮肤疾病 > 正文
酵母菌感染
来源:医学全在线 更新:2009/4/12 字体:

念珠菌病

由念珠菌属酵母菌引起的皮肤(通常在潮湿,封闭,擦烂的部位),皮肤附属器或粘膜的感染。

(参见第164节生殖器念珠菌病)

念珠菌通常局限于皮肤和粘膜,少数感染可为系统性,引起威胁生命的内脏损害。系统性念珠菌病在第158节讨论。

发病机制和病因学

白色念珠菌是一种普遍存在的,通常腐物寄生的酵母菌,如果环境有利或宿主防御功能减弱均可使菌体繁殖,产生致病性。这些因素的相互关系以及对感染的易感性提高的机制在第151节讨论。尤其在间擦部位和皮肤粘膜交界处,温热和浸渍为白色念珠菌提供了繁殖的环境,所以是最易感的部位。系统性抗菌药,皮质类固醇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治疗;妊娠;肥胖;糖尿病和其他内分泌疾病;使全身衰弱的疾病;血恶液质;以及免疫缺陷均可使念珠菌病的易感性提高。

症状和体征

间擦部感染,是最常见的类型,表现为境界清楚,潮红,有时有痒感的不同大小和形状的渗出性斑片,边缘绕以有红色基底的小脓疱。常见于腋窝,乳房下,脐,腹股沟和臀沟(如尿布皮炎),趾间和指间。肛周念珠菌病产生白色浸渍的肛门瘙痒症

念珠菌性甲沟炎起始于甲周的疼痛性红肿,以后发展至化脓。可由修指甲不当而引起。常见于炊事员和其他手部长时间浸在水里的人。甲下的感染以一个或数个指甲远端分离为特点(甲剥离),伴甲下部位的白或黄的变色。

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的缺陷(在儿童,有时为遗传性的)可导致慢性粘膜皮肤念珠菌病(念珠菌性肉芽肿-参见第147节特异性免疫缺陷),以类似银屑病的红色,脓疱性,结痂的,增厚的斑块为特点,特别是在鼻部和额部,且总是与慢性口腔念珠菌病有关。在免疫缺陷的病人,也可见到其他更典型的念珠菌性损害或系统性念珠菌病。

诊断

将损害上刮取物经革兰氏染色或放在氢氧化钾的载玻片上可见酵母和假菌丝,念珠菌可以由此证实。因为念珠菌是人的共生菌,所以如果从皮肤,口腔,阴道,尿液,痰或粪中培养,分离出念珠菌,必须要谨慎解释。为使诊断确立,需要具备特征性的临床损害,排除其他病因。有时还需有组织侵犯的组织学依据。治疗外用制霉菌素,咪唑类和环吡酮胺通常有效,这些药物可抑制皮肤癣菌和念珠菌性皮肤感染。需按感染的部位来选择药物,每天用药3~4次。当同时需要抗炎和止痒时,可将等量的抗真菌霜剂和低效的皮质类固醇激素(如氢化可的松)霜剂混合后使用或每一种分别外涂。因为此药不吸收,所以不能通过口服给药治疗皮肤念珠菌病。典型的损害,可用伊曲康唑200mg/d口服,需要用2~6周。

对于念珠菌性尿布皮炎,必须保持皮肤干燥;要勤换尿布并大量使用制霉菌素扑粉或咪唑类霜剂,每日2次。对严重病例,应避免穿橡胶裤和随便使用有塑料覆盖的尿布。甲沟炎感染的治疗在第112节讨论。对许多类型的急性和慢性粘膜皮肤念珠菌病(包括阴道炎),口服伊曲康唑均有效。www.med126.com

花斑癣

一种特征为多发性,通常无症状的白色至褐色不定的鳞屑性斑片,由正圆形糠秕孢子菌(以前称糠秕马拉色菌)引起的感染。

症状和体征

花斑癣常见于青年人。最常见于胸部,颈部和腹部,偶于面部出现棕褐色,褐色或白色,有轻微鳞屑,倾向融合的损害。除非损害被搔抓过,否则鳞屑可以不明显。因为损害不呈棕褐色,所以病人可能仅在夏天注意到本病,其余时间则表现为大小不等的色素减退的晒斑。瘙痒少见,通常仅在病人过热时才有。

诊断

通过临床表现以及从损害处刮取鳞屑镜检见成群的酵母和短而粗的菌丝来诊断本病。累及的范围可通过Wood灯下呈现金色的荧光或色素变化来判定。诊断不需要进行病原菌培养,没有特殊的培养基,培养是很困难的。

治疗

许多局部的治疗方法对花斑癣是有效的,包括硫化硒,咪唑类,吡硫和硫磺-水杨酸化合物。在香波中加入2.5%硫化硒(注意:儿童禁用),不要稀释,涂于所有受累部位,包括头皮,但需避开阴囊处,睡前用,翌晨洗掉,连用3~4天。如发生刺激,需在20~60分钟后立即洗去,或停止治疗数天。如刺激严重,可改用2%吡硫锌或2%微粒硫黄和2%水杨酸香波,每日睡前涂用,连用2周,或外用咪唑类药物(见上文皮肤癣菌感染)每日2次,连用2周。

短期口服伊曲康唑(200mg/d,用7天)是有效的,并且有很好的耐受性。口服酮康唑也有效,但因其有潜在的毒性,所以不宜长期用于全身性治疗。然而,在一些研究中,给予酮康唑一片200mg/d,用1~5天,可有效地消除花斑癣几个月。

即使真菌消灭,病人在日光下晒后,损害可再度色素沉着。因为病原菌是正常皮肤的寄生菌,所以最后复发是很普遍的。头皮可能是病菌的贮存处。

相关文章
111-5 钱币状皮炎
3-3 维生素A中毒症
223-2 血液透析
43-2 肝内药物代谢
3-6 纵隔病变X线表现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触屏版       电脑版       搜索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