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理论教学
内科学
风湿病学 神经病学 免疫与健康
儿科学 老年医学 更多
外科学
皮肤性病学 普通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外科学总论 更多
其它科目
基础学科 临床专科 内科疾病
内科诊疗 外科诊疗 专科诊疗
外科疾病 专科疾病 临床专科疾病
 医学全在线 > 理论教学 > 临床专科疾病 > 感染性疾病 > 正文
线虫:丝虫感染
来源:医学全在线 更新:2009/4/12 字体:

 

症状和体征

含有成虫的皮下(或更深部位)结节(盘尾丝虫瘤)可被看到或扪及,但其他方面无症状。结节由不同比例的炎性细胞和纤维组织组成,老的结节可干化或钙化。

盘尾丝虫性皮炎由微丝蚴所致,皮肤奇痒可能是轻度感染者的唯一症状。皮肤病变通常有难以归类的斑丘疹和继发性表皮脱落,剥落性溃疡和苔藓化以及轻至中度的淋巴结肿大。皮肤过早的起皱和萎缩,腹股沟或股部块状肿大结节,淋巴管阻塞,斑点状皮肤退色,一过性局限性水肿及红斑也可发生。多数病人的盘尾丝虫性皮炎是全身性的,但在也门和沙特阿拉伯,伴有角化过度,脱屑的和色素变化的界限清楚的局限性湿疹样皮炎也很常见。

眼病可从轻度视力受损直到完全失明。前眼病变包括点状(雪花状)角膜炎,死亡微丝蚴周围的急性炎性浸润(可不引起永久性损而消退);硬化性角膜炎,这是一种可引起晶体脱位和失明的纤维血管瘢痕组织内长物;和可引起瞳孔变形的前眼色素层炎或虹膜睫状体炎。脉络膜视网膜炎,视神经炎和视神经萎缩也可发生。

盘尾丝虫病是继沙眼后在世界上致盲的第二大原因。在非洲大草原地区失明常见,多数系硬化性角膜炎所致;而在多雨森林地区则失明并不常见,系由脉络膜视网膜病变所致;在美洲失明罕见,主要由后眼部病变所致。

诊断

在活检皮片中寻找微丝蚴是诊断感染及其严重性的传统方法(表161-1)。在眼的角膜和前房也可发现微丝蚴。用特异性DNA探针检测皮片中寄生虫DNA的PCR法比标准技术更敏感。用具有盘尾丝虫特异性的重组抗原的血清诊断试验尚在研究中。

可扪及的结节(或被超声或磁共振扫描发现的结节)可用手术切除并用常规组织学方法或经胶原酶消化后,检查其中的成虫。用特异性DNA探针可区别非洲致盲和非致盲的旋盘尾线虫。

预防

尚无药物可防止旋盘尾线虫感染,但每年或每半年服1次伊维菌素可有效地控制疾病和减少传播。外科手术摘除所有可及的盘尾丝虫结节可减少皮肤微丝蚴数量并降低河盲症的流行率。

在理论上,有可能通过避免去黑蝇感染区,穿戴防护服和使用昆虫驱避剂等措施,将蚋的叮咬减到最低程度。杀灭黑蝇幼虫是西非多国盘尾丝虫病控制规划的主要内容。

治疗

伊维菌素为首选药物,剂量为150μg/kg单剂口服,每年1次或2次。≤5岁或体重≤15kg的儿童,孕妇,给出生后第1周喂奶的母亲及病症严重的病人,不应服该药。伊维菌素可迅速减少皮肤和眼中的微丝蚴,但无杀成虫的作用,然而可在数月内阻止微丝蚴从子宫释出。副作用的性质与乙胺嗪相似,但比乙胺嗪的副作用少而轻。乙胺嗪因可引起肾脏毒性和Mazotti反应而不再推荐用于治疗盘尾丝虫病,Mazotti反应可进一步损害皮肤和眼睛,导致心血管虚脱和加速重度感染病人的失明。苏拉明虽有效,但需静脉注射达数周。还可尝试用外科手术摘除盘尾丝虫结节以清除成虫。

罗阿丝虫病

罗阿丝虫病由罗阿丝虫感染所致,可引起局限性皮肤血管水肿和变应性嗜酸性细胞过多综合征。

病因学和发病机制

罗阿丝虫经斑虻(Chrysops)传播,成虫移行至皮下组织和眼睛而微丝蚴在血流中循环。罗阿丝虫病的分布仅限于西非和中非的多雨森林地带和赤道苏丹。在流行区生活数月的外来人员,如传教士和和平组织志愿者,很容易得罗阿丝虫病。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相关文章
1-2 X线图像特点
161-8 自由生活阿米巴感染
162-10 狂犬病(恐水病)
291-5 特殊问题的康复治疗
161-11 肠道原虫:贾第虫病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触屏版       电脑版       搜索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