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理论教学
内科学
风湿病学 神经病学 免疫与健康
儿科学 老年医学 更多
外科学
皮肤性病学 普通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外科学总论 更多
其它科目
基础学科 临床专科 内科疾病
内科诊疗 外科诊疗 专科诊疗
外科疾病 专科疾病 临床专科疾病
 医学全在线 > 理论教学 > 内科诊疗 > 精神科疾病 > 正文
癔症性躯体障碍
来源:医学全在线 更新:2009/4/12 字体:

概述:

癔症性躯体障碍(精神内科)系由于明显的心理因素,如生活事件,内心冲突或强烈的情绪体验,暗示或自我暗示等引起的一组病症。临床表现为感觉障碍,运动障碍等而缺乏相应的机体器质性改变的基础。可由暗示诱发,也可由暗示而消失,有反复发作的倾向。多认为文化落后地区患病率较高,发病年龄在16-35岁之间女性多于男性,少数病人超过40岁,心理暗示治疗效果好。

症状表现:

1.感觉脱失;2.视野障碍,失明;3.耳聋;4.失音;5.肢体瘫痪;6.痉挛发作,全身发抖。

诊断依据:

1.有心理社会因素作为诱因;2.临床表现为感觉脱失、管状视野、失明、失音、耳聋、瘫痪及抽搐等;3.妨碍社会功能;4.起病急,过去有类似发作史;5.有充分根据排除器质性病变。

治疗:

治疗原则 1.远离心理刺激源;2.解释支持性心理治疗;3.暗示及催眠治疗。

用药原则 1.患者兴奋抽搐,以肌注安定控制。2.病情控制后可口服镇静催眠药。3.病情稳定后,须进行充分的心理治疗,以疏泄其情绪。4.对癔症性躯体障碍的治疗,应在充分心理疏导及建立起治病信念基础上,用10%葡萄糖酸钙进行暗示性治疗。

预防常识:

对于一个癔症的治疗,必须建立在充分排除器质性疾病的基础上。治疗时先疏导患者的怨恨、愤怒、委屈等心理情绪,并要建立起患者对疾病能治好的信念;然后才可进行直接或间接的暗示治疗。在整个治疗过程中,家属亲友要理解患者的病是由于心理因素引起,不要对他的症状过分关注,不要过分紧张,不要再去激化原先的心理事件;而要采取平静、理解的态度对待,并积极协助医护人员的治疗。

相关文章
癔症(Hysteria)
高渗性非酮症性糖尿病昏迷
癔症
急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
癔症性精神障碍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触屏版       电脑版       搜索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