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精品课程
热门课程
>
外科 妇产科 儿科
内科学 生理学 更多
药学专业
药理学 中药学 药物化学
生药学 卫生毒理学 更多
中医专业
中医基础理论 中医学 更多
口腔专业
口腔内科 口腔外科 更多
 医学全在线 > 精品课程 > 外科学 > 南华大学 > 正文
讲稿-普通外科讲稿:第四十八章 脾疾病
来源:南华大学资源网 更新:2013/9/9 字体:

第四十八章  脾疾病

一、脾切除适应证及其疗效
脾切除的主要适应证仍然为外伤性脾破裂,其次为各种血液系统或造血系统疾病,其他为脾本身的病变,如游走脾、脾囊肿、脾肿瘤、脾动脉瘤和脾脓肿等。
(一)脾破裂
(二)血液系统疾病
l、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
脾切除可取得明显疗效,术后黄疸和贫血多很快消失,但血液中的球形红细胞仍然存在。由于幼儿手术后易发生感染,故在4岁以下儿童不宜施行脾切除。
2、遗传性椭圆形红细胞增多症
少数有溶血性贫血和黄疸者,可施行脾切除,对消除黄疸和贫血有疗效,但血中椭圆形红细胞依然增多。
3、丙酮酸激酶缺乏症
脾切除后多数病人溶血程度明显减低,且可减少输血量。
4、海洋性贫血
脾切除对减轻溶血和减少输血量有帮助。
5、自体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如激素治疗无效,或须长期应用较大剂量激素才能控制溶血时,可施行脾切除,约50%病人可获得较好的疗效。
6、自体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慢性型病程较长,长期应用激素失效或剂量过大时,可施行脾切除。约80%病人获得满意效果,出血迅速停止,血小板计数在几天内即工升。
(三)
造血系统疾病
1、霍奇金(Hodgkin)病
鉴于临床分期与经剖腹探查后分期的符合率仅为50%,近年都主张行诊断性剖腹探查,以便更确切地决定锺奇金病分期和治疗方案。临床上脾没有被侵犯的表现,但经剖腹切脾后的病理检查,50%脾已有病变。切除脾脏不需再行脾区放疗,缩小了放射范围,可减少左肾和左肺的放射量。另外,脾切除后病人全身症状和血象都有改善,进而增强对化疗及放疔的耐受性。
2、慢性白血病
(1)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对于伴有溶血性贫血和血小板减少的病人,同时脾肿大显著,可行脾切除术。术后血红蛋白和血小板计数常畔上升,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病情。
(2)馒性粒细胞白血病:脾切除对有明显脾功能亢进,尤其是伴有血小板减少者,能缓解病情,但不能延长生存或延缓急变的发生。
3、戈谢病 (Gaucher病)
脾切除对症医学考研网状的改善有帮助。
(四)脾功能亢进
主要由于肝硬变导致门静脉高压而引起充血性脾肿大,巨型脾肿大在血吸中国卫生人才网虫病性肝硬变时尤为多见。周围血细胞减少是由于脾红髓增生时其正常滤过及储存功能呈病理性亢迸所致。临床上表现为白细胞和血小板计数都明显减少,逐渐出现贫血。脾切除效果良好,可使周围血液恢复正常。

(五)脾本身疾病

(六)下列疾病都需行全脾切除或部分脾切除。
1、
游走脾
2、脾囊肿
3、脾肿瘤 原发性肿瘤极少见。良性肿瘤多为血管瘤、内皮瘤;恶性肿瘤多为肉瘤。
4、
脾动脉瘤 是内脏动脉中最常见的动脉瘤。
5脾脓肿 多来自血行感染,为全身感染疾病的并发症。
 

相关文章
 医学微生物学教学图片资源:图片97
 外科手术学考试考核:研究生试题同济医科大
 病原生物学出版教材:医学微生物学复习考试
 内科学图片库:慢性胃炎透射及扫描电镜示HP
 病理生理学电子教材(中文):第四节 机体主要
 病理生理学电子教材(中文):第五节 防治原则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