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精品课程
热门课程
>
外科 妇产科 儿科
内科学 生理学 更多
药学专业
药理学 中药学 药物化学
生药学 卫生毒理学 更多
中医专业
中医基础理论 中医学 更多
口腔专业
口腔内科 口腔外科 更多
 医学全在线 > 精品课程 > 药理学 > 南华大学 > 正文
药理学-教学方法
来源:南华大学资源网 更新:2013/9/10 字体:
 

 

1. 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建设一支研究型专业教师队伍,适应高等教育发展需要 

教师是各种教学方法、教学改革方案的创建者、探索者、实施者,是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于教学实践的执行者。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培养素质高、能力强的教师是保障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有效措施之一。

现代高等教育呼唤专业教师知识结构综合化、教师角色的多重性、教育技术与手段的现代化、教学方法多样化,以及平等互动、自由与自主的师生关系。本学科通过各种途径(学历教育、非学历教育、岗前培训、在职培训)、采用多种方法(集体备课、预讲预做、专家不定期听课与现场评价、读书报告、学术周会、知识竞赛、演讲比赛、多媒体课件制作与讲课比赛),加强教师教育学理论知识、教学基本技能、科研素质与能力的培训同时,要求教师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积极开展教改研究与科学探索,提升自身的执教能力和学识水平,成为新时期合格的研究型专业教师,适应高等教育与现代教育技术发展的需要。

2. 积极开展教改研究与实践,形成有学科特色教育教学风格 

教育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启发智慧;不仅要训练行为,更要培养人格。教育活动是培养、训练人的品格、行为、能力与智慧的工作,具有其丰富性、复杂性和时代性。教育质量观可随着社会发展而不断变化,其质量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事实上绝对的教育教学质量是没有的,现代社会有特色才有质量,而如何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更没有现成的一成不变的经验可模仿,必须根据教育对象、教学要求、教学内容和教师自身特点,去探索、去研究较为合适教育方法与教学策略,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教育教学风格。因此,教育研究是现代教育工作者的必备素质,是教师职业专业化的要求。广泛、积极开展教育教学理论研究与教学方法探索,积极开展教育创新、推行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

本学科自始至终要求教师,有意识地反思、分析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方法与过程,根据不断变化的不同的教育对象、教学内容和学科特点及其发展趋势,采用相应的教手段或方式,创设适当的教学情景,开展教育学的研究的尝试,成为教育教学的研究者,使自身的学识水平、科研能力、教学风格与技能处于可持续发展状态。同时根据本学科特点和教师与学生自身条件,开展各种教育教学理论研究,探索提高教学和人才培养质量的途径与方法,积极探索运用“启发式教学方法”、“自学辅导法”和“病例讨论教学法”在药理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把本学科相关的科研成果和药物研究进展引入到课堂教学,从而形成有学科特色教育教学风格。

 

3.  在教学实践中,注重教学法的探讨和实践,坚持因材施教,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与主动性,充分发挥其智慧与潜能

为适应素质教育、能力教育、创新教育的需要,学科建立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开放式创新教育体系。积极引导本科生科技创新、科研兴趣小组活动,并获得全国“挑战杯”和湖南省“湘泉杯”二等奖,指导本科生完成或发表科学研究论文近20篇。

学科开展多种教学方法的研究、探索与应用,改变以课堂、书本、教师为中心的“灌输式”、“填鸭式”教学模式。理论教学在以大课讲授法为主的基础上,创建了“自学+精讲法”、“小课+专题讨论法”等学科特有的学法,逐步形成全面、系统的引导、启发式教学模式,激发学生们的学习主动性和自觉性。

改革考试制度,更新考试目的,及时调整药理学试题库与考试题型。采取考教分离法、开卷与闭卷结合法等方法,考试目的侧重于考核学生获取知识、取省知识的学习能力,以及运用知识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学科提倡在教学实践中,根据教学对象的专业与层次和教学内容,运用多样化教学方法,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如在药理概论等重点章节中,采用通俗易懂、深入浅出、引人入胜的引导式教学,培养学生思维方法与能力;在药理学各论中,采用掌握各种药物特点(作用、用途与不良反应)、寻找共性、发现规律的比较式教学法,以及各系统药物作用间的横向比较法,便于学生学会合理用药。

本学科教师做到了在教学实践和平时工作与生活中认真学习,特别是从教学中体验、感悟教育教学方法,把自己的教学活动作为教育研究的对象,以获取经验、习得不同的知识、更新自己知识结构,提高自身的教研教学能力与水平。

学科全体教师充分认识到坚持因材施教是做好教学工作的首要条件和基本要求,也是高教研究永恒的主题。教师不仅要研究确定与学生身心发展相适应的教学目标,而且要关注二者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的关系。因此,关注教学过程,细心观察、了解、分析学生的兴趣、爱好与志向,坚持因材施教,是本学科实施的培养、发展学生个性特征和主体型人格,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学习潜能有效措施。

 

4.  紧跟时代发展,设法增加教学投入,不断更新教学辅助手段,及时应用现代教育技术于教学实践中,活跃课堂的教学气氛,提高教学效果。 

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本学科理论课教学,教师多以讲授和写板书为主,在讲授一些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时也只是在黑板上画画图表,以及使用布或纸制教学挂图等。这些现在看似相当落后的教学辅助手段,在高等教育发展历史长河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与目前广泛使用计算机等现代教育技术相比,显得相当落后,但是与虽然不但同学难以理解而且浪费大量时间

80年代初中期至90年代中期,学科开始采用由录像带、电视机等构成的电化教学系统(特别是实验教学)。电化教学系统的应用,不仅给学生带来容易理解的动态的直观画面,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教师的劳动强度。

自90年代末以来,学科着手引进计算机及其网络等现代教育技术,制作多媒体课件,逐步应用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并在教学实践中不断进行修改与完善。目前学科制备了五年制、研究生、成人继续教育等不同层次、专业的药理学课程的全套理论课、专题讲座、学术报告等课件、电子教案。在不同系列、层次的教学中全部采用多媒体手段,课件制作优美、图片清晰、图文并茂,使教学内容直观、具体、生动形象,教学效果好,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每一章节后都附有思考练习题,满足各系列、层次学生的药理学教学、科研及临床医疗的需要,提高了教学质量。目前已形成全套与统招第六版教材配套多媒体课件和电子版教案,《药理学课件》2004年获南华大学多媒体课件比赛二等奖。

计算机多媒体及其网络技术在本课程教学实践中应用,其更为形象直观的动态的画面,即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便于更好理解教学内容。特别是在一些教学的重点、难点和临床病例内容方面,通过动画和药物治疗病人的影象等进行教学,更为逼真的演示药物对疾病症状的治疗效果,使同学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有理性认识上升为感性认识,药理学并不是往届同学说的那样难懂。多媒体教学可增加教学信息量,相对减少教学学时,节约教师写黑板的时间,降低教师劳动强度。 自2002年后本课程多媒体教学比例均为100%,同时要求老师增加对同学的提问,使同学和老师的教学产生互动,课堂上出现了久违的生动活泼的教学气氛

利用互联网,开展第二课堂教学,介绍一些好的专业网站让同学们浏览,对其中的新知识、新方向师生进行交互式交流。逐步开展双语教学,在教案、课件及板书中的专业词采用中英文对照形式,讲授时鼓励教师以英文形式读写,强化专业英语的学习。提高学生自觉学习的药理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后续课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关文章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