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精品课程
热门课程
>
外科 妇产科 儿科
内科学 生理学 更多
药学专业
药理学 中药学 药物化学
生药学 卫生毒理学 更多
中医专业
中医基础理论 中医学 更多
口腔专业
口腔内科 口腔外科 更多
 医学全在线 > 精品课程 > 病原生物学 > 南方医科大学 > 正文
病原生物学作业习题-医学微生物部分(习题、复习提要、参考答案):第30章 黄病毒
来源:南方医科大学精品课程网 更新:2013/9/13 字体:

第30章  黄病毒

复习提要

一、概念和共同特点

黄病毒(Flavivirus),原名虫媒病毒(arbovirus),是一大类通过吸血的节肢动物叮咬人、家畜和野生动物而传播的自然疫源性疾病的病毒,其共同特点是:①病毒呈小球形,核酸为单正链RNA,有包膜和刺突;②对酸、热、脂溶剂敏感;③节肢动物既是病毒的储存宿主,又是传播媒介;④所致疾病有严格的地区性和季节性。

二、乙型脑炎病毒

1.传播途径  乙型脑炎病毒又称日本脑炎病毒(Japanese encephalitis virus),在我国,其主要传播媒介及储存宿主为三节喙库蚊、致乏库蚊和白蚊伊蚊。带毒蚊叮咬幼猪等引起感染,并使猪成为传染源和中间宿主或扩散宿主。人类的感染由带毒蚊叮咬引起。

2.致病性与免疫性  人感染乙脑病毒后,多为隐性感染,少数人可因病毒血症而使病毒侵入脑组织内增殖,引起脑炎,表现为高热、惊厥或昏迷等症状。病后可获得牢固的免疫力,以体液免疫为主。

3.防治原则  防蚊和灭蚊是预防乙型脑炎的关键。在易感人群(9个月~15岁儿童)中大规模接种乙脑疫苗,是预防乙脑流行的重要环节。目前普遍采用的是灭活疫苗。

三、登革病毒

1.致病性 登革病毒(dengue virus)分为4型,其传播媒介为伊蚊,病毒感染人体后,在全身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和单核细胞内繁殖,经血流扩散,引起发热、肌肉和关节酸痛、淋巴结肿胀及皮肤出血、休克等。临床上可分为登革热、登革出血热、登革休克综合征,主要在热带、亚热带地区流行。

试  题

【A型题】

1.乙脑的主要传播媒介是:

A.蚊  B.鼠类

C.蚤  D.虱

E.蜱

2.为预防哪种病毒在人群中的传播与流行,应给流行区的幼猪接种疫苗:

A.乙型脑炎病毒 B.汉坦病毒

C.登革病毒  D.脊髓灰质炎病毒

E.流感病毒

3.通过伊蚊传播的病毒是:

A.日本脑炎病毒    B.登革病毒

C.汉坦病毒  D.乙肝病毒

E.森林脑炎病毒

4.下列感染中以隐性感染居多的是:

A.乙脑B.麻疹

C.流感    D.天花

E.狂犬病

5.乙型脑炎病毒感染的特征是:

医学考研网

A.人类感染后大多为显性感染  B.病毒经感觉神经进入大脑

C.通过伊蚊传播,幼猪为扩增宿主 D.为自然疫源性疾病

E.免疫力以细胞免疫为主

6.蚊是乙脑病毒的长期储存宿主,原因主要是:

  A.乙脑病毒在蚊体可形成病毒血症

  B.蚊可叮咬多种家畜或禽类

  C.蚊体可携带乙脑病毒越冬以及经卵传代

  D.蚊可在动物与人体间传播乙脑病毒

  E.乙脑病毒不会使蚊致病

7.乙脑早期诊断的方法应首选:

  A.病毒分离 B.中和试验

  C.血凝抑制试验D.补体结合试验

  E.特异性IgM抗体测定

【X型题】

8.预防乙型脑炎的主要措施有:

A.防蚊、灭蚊  B.幼猪接种疫苗

C.隔离病人 D.易感人群接种疫苗

E.防鼠、灭鼠

9.乙脑病毒、登革病毒、森林脑炎病毒的共同特点有:

A.所致疾病为自然疫源性疾病 B.对热敏感

C.节肢动物为传播媒介D.其流行有地区性和季节性差异

E.均可用有效疫苗预防

10.登革病毒的致病特征主要有:

A.伊蚊为主要传播媒介B.病毒主要侵犯血管内皮细胞

C.能形成病毒血症 D.主要流行于热带、亚热带地区

E.病后可获得持久免疫力

11.有关“流行性乙型脑炎”的叙述,哪几项是正确的:

  A.幼猪是主要的传染源和中间宿主

  B.主要传播媒介是三节吻库蚊

  C.测定体内特异性IgM抗体可作出早期诊断

  D.病后免疫力不持久

  E.是自然疫源性疾病

[思考题]

12.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的传播方式是什么?如何控制人群感染?

13.防蚊灭蚊和灭鼠分别是预防哪些传染病的重要措施?

参考答案

【A型题】

  1.A2.B* 3.B 4.A*5.D

  6.C   7.E

【X型题】

 8.A B D  9.A* B* C*D*  10.A* B* C* D*

11.A B C E

疑难解析

【题2】 乙脑病毒叮www.med126.com/shouyi/咬幼猪不出现明显症状,但可形成病毒血症,从而成为蚊感染病毒的传染源和中间宿主。若给流行区的幼猪接种疫苗,有可能控制乙脑病毒在猪群及人群中的传播与流行。

【题4】 乙脑在流行地区虽然感染率很高,但发病率并不高,多表现为隐性感染,只有少数引起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发生脑炎,这主要与人体存在血-脑脊液屏障及蚊体内病毒含量多少有关。研究发现,乙脑病毒经皮下接种后,必须先在脉络丛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和局部淋巴结处增殖,然后入血。如果血-脑脊液屏障发育完善,就能阻止大量病毒侵入脑组织。另外,当蚊体内病毒含量少,人受叮咬后获得显性感染的机会亦少。其它所列疾病多为显性感染。

【题9】 昆虫的分布和活动具有地区性和季节性,因此黄病毒所致疾病的流行应有地区和季节性差别,例如,登革病毒主要流行于东南亚、西太平洋、中南美洲;乙脑在我国南方流行高峰在6~7月,东北则为8~9月;森林脑炎主要在林区流行。目前仅乙脑疫苗已在全球广泛应用。登革病毒疫苗尚未研制成功。乙脑、登革热和森林脑炎均为自然疫原性疾病,传播媒介分别是三节吻库蚊(主要的)、伊蚊和蜱。

【题10】 登革热是一种以伊蚊为主要传播媒介的病毒性疾病,主要流行于热带、亚热带。病毒主要侵犯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和单核细胞,可经血流播散,临床以普通型登革热、登革出血热/登革休克综合征为主要表现,病后免疫力不牢固。登革出血热/登革休克综合征通常发生于过去已有登革病毒感染,发病的严重程度与病人血清中原来存在的登革病毒抗体有密切关系。

【题13】 早期诊断应考虑时间性和敏感性。病毒分离可用乳鼠脑内接种或细胞培养法,但时间长。补体结合试验主要测定特异性IgG抗体,因补体结合抗体出现较晚,故不能作为早期诊断用。中和试验观察周期长,一般用于血清流行病学调查。血凝抑制试验可检测IgG和IgM抗体,可用于乙脑早期诊断。采用IgM抗体捕获的ELISA法检测患者血清中的特异性IgM抗体,一般在感染后第4天出现,阳性率高达90%以上,适用于早期诊断。

相关文章
 护理学基础电子教案:第十四章
 病理学理论与实验教学电子教材:免疫性疾病
 病原生物学出版教材:高级医学微生物学(主编
 药用植物学实验指导
 眼科学作业习题:名词解释
 内科学研究生教育:李昌平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