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精品课程
热门课程
>
外科 妇产科 儿科
内科学 生理学 更多
药学专业
药理学 中药学 药物化学
生药学 卫生毒理学 更多
中医专业
中医基础理论 中医学 更多
口腔专业
口腔内科 口腔外科 更多
 医学全在线 > 精品课程 > 病理生理学 > 广州医科大学 > 正文
病理生理学电子教材(中文)-第二章 水、电解质代谢紊乱:第一节 水、钠代谢的生理学基础二、体液的渗透压
来源:广州医科大学精品课程网 更新:2013/9/22 字体:

二、体液的渗透压

渗透压是一切溶液所固有的特性之一,它是由溶液中溶质的微粒所产生的渗透效应形成的,取决于www.med126.com溶质的微粒数,与微粒的大小无关。1克分子(m01)任何溶质的分子个数都相等(6.02×1023),所以等克分子的任何一种非电解质在等体积的溶液中所含溶质颗粒数都是一样的,因而其渗透压也是一样的,故把1 mol溶质溶解在1L水中,所产生的渗透压,称为1个渗量(Osmol,Osm),1/1 000 Oms为1毫渗量(mOsmol,mOsm)。但是,1克分子电解质在溶液中离解为数倍颗粒,即可形成数倍的渗透压,例如1个分子的NaCl可离解成Na+和C1-两个离子,因此,1molNaCI溶液,形成的渗透压就是20sm,同理,1molCaCl2可产生30sm的渗透压。所以,体液的渗透压是由其所含的微粒总数所决定,包括阳离子、阴离子的个数和非电解质的分子个数,即:血浆总渗透压=阴离子浓度+阳离子浓度+非电解质浓度,正常范围为280—310mOsm/L,其中起主要渗透作用的溶质是电解质,特别是Na+、Cl-及HC03-等单价离子(占渗透压的90%—95%www.med126.com/shouyi/)。

   血浆蛋白质所产生的渗透压称为胶体渗透压。血浆蛋白在血浆中含量虽然较高,但因其分子量大,分子个数只占血浆微粒个数很少部分,故产生的渗透压也很小,约1.5mOsm/L,但由于蛋白质难以透过血管壁,故胶体渗透压在维持血管内外体液交换和血容量方面起重要作用。血浆中晶体物质微粒(主要是电

解质离子)产生的渗透压称为晶体渗透压,占血浆渗透压的绝大部分。由于晶体物质不能自由透过细胞膜,因此晶体渗透压在维持细胞内外水的平衡中起决定性作用。正常状态时,细胞内外、血管内外渗透压是相等的。当某侧渗透压发生变化时,水分透过半透膜向渗透压高的一侧移动来调节渗透压平衡,因此,

血管内外及细胞内外渗透压也是相等的。

 

相关文章
 内科学授课教案:消化系统疾病总论教案
 生理学作业习题:第八章 尿的生成和排出
 内科学教学大纲:第七章 风湿热
 儿科学教学大纲:小儿生长发育
 医学寄生虫学授课计划:2004-2005学年第1学
 病理学作业习题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