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精品课程
热门课程
>
外科 妇产科 儿科
内科学 生理学 更多
药学专业
药理学 中药学 药物化学
生药学 卫生毒理学 更多
中医专业
中医基础理论 中医学 更多
口腔专业
口腔内科 口腔外科 更多
 医学全在线 > 精品课程 > 人体解剖学 > 广州医科大学 > 正文
人体解剖学授课教案-节点列表:实验授课教案脑脊髓被膜
来源:广州医科大学精品课程网 更新:2013/9/22 字体:
 <脑脊髓被膜> 
 

 

教   案

 

  

 2007 ~  2008  学年第  2 学期 

课  程  名  称   系统解剖学 

开  课  学  院   基础学院

开 课 教 研 室   人体解剖教研室

授  课  教  师   黄文

职 称   副教授

  授  课  班  级   2007级临床医疗本科I大班

学  生  人  数   30  

广州医科大学教务处制

   广州医科大学教案

课程名称

系统解剖学

授课题目(章节或主题)

脑脊髓被膜、血管,脑脊液循环

授课教师

黄文燕

所属二级学院

基础学院

所属教研室

人体解剖教研室

职称

副教授

授课时间

2008年6月23日第18周星期五第8-9节课

授课时数

2学时

授课班级

  临床医学 专业(本科□? 专科□)   2007   级   I大班

教学课型

理论课□   实验课□?  习题课□ 讨论课□ 实习(践)课□  其它□

教材名称、作者、出版社及出版时间

《系统解剖学》第六版 柏树令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4年

教学目标与要求:

1、掌握硬脊膜的形态特征、硬膜外隙的位置与内容;

2、掌握蛛网膜下隙的位置、内容、终池的位置与内容;

3、掌握硬脑膜的形态特点,大脑镰和小脑幕的位置,硬脑膜窦的名称、位置及血流方向;

4、掌握颈内动脉的行程、分支及其分布;大脑动脉环的构成和位置;

5、掌握脑脊液产生的部位及循环途径。

6、了解脑和脊髓的蛛网膜及软膜结构特点,小脑延髓池的位置。

7、了解脊髓的血管,脑的静脉回流,血脑屏障的概念、组成及及功能意义。

主要知识点、重点与难点:

主要知识点:

1.硬脊膜的形态特征;硬膜外隙的位置与内容,硬膜外麻的临床应用。

2.蛛网膜下隙的位置、内容、终池的位置与内容;腰麻、腰穿的临床应用。

3.硬脑膜的形态特点,大脑镰和小脑幕的位置,硬脑膜窦的名称、位置及血流方向。

4.脑的动脉,颈内动脉的行程、分支及其分布;大脑中动脉中央支的特点。

5.大脑动脉环的构成和位置及其作用。

6.脑脊液产生的部位及循环途径。

重点与难点:

1.硬膜外隙的位置与内容,硬膜外麻的临床应用。

2硬脑膜的形态特点,大脑镰和小脑幕的位置关系,硬脑膜窦的结构特点及血流方向。.

3.颈内动脉的行程、分支及其分布。脑脊液产生的部位及循环途径。

教学方法(请打√选择):

讲授法□?  讨论法□  演示法□  自学辅导法□?   练习法(习题或操作)  读书指导法□

PBL(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法)□?  案例法□  其他□

教学媒体(请打√选择):

教材□ 板书□ 实物□  标本□?  挂图□ 模型□ &nbwww.med126.com/zhicheng/sp; 投影□ 幻灯□  录像□   CAI(计算机辅助教学)□?

教学过程设计(包括讲授内容、讲授方法、时间分配、媒体选用、板书设计等):

一、实验课课前讲授采用挂图和模型相结合,引导学生复习脑和脊髓被膜从外向内是由硬膜、蛛网膜和软膜组成;硬脊膜的特点、硬膜外隙的位置与内容;颈内动脉的行程、分支及其分布; .大脑动脉环的构成和位置及其作用;.脑脊液产生的部位及循环途径。(10分钟)

二、标本观察(50分钟)

1、硬膜、蛛网膜www.med126.com/rencai/和软膜的形态特征;硬膜外隙的位置与内容。

2. 硬脑膜的形态特点,大脑镰和小脑幕的位置,硬脑膜窦的名称、位置;蛛网膜下隙的位置、内容、终池的位置与内容。

3. 颈内动脉的行程、分支及其分布,大脑动脉环的构成和位置

4..脑脊液产生的部位及循环途径。

三、课后小结(20分钟)

结合临床分别归纳提问,来帮助学生复习和总结。

1、硬膜外隙是否与颅内相通?

2、颅前窝骨折脑脊液可流向何处?

3、海绵窦感染可波及哪几对脑神经?分别引起什么症状?

4. 腰麻与硬膜外麻穿过的解剖层次有哪些

5. 大脑动脉环的构成和位置及其作用。

6. 脑脊液产生的部位及循环途径。结合脑脊液循环受阻可引起脑积水甚至颅内压的增高等临床症状。

提问、课堂讨论等师生互动的设计:

1.硬脊膜与硬脑膜的结构特点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2.硬膜外麻与腰麻经过的解剖途径有哪些不同?

3.蛛网膜与软膜的结构特点有哪些不同? 

4.硬脑膜窦与静脉的结构差异有哪些?

5.大脑中动脉构成大脑动脉环吗?

教学小结、复习思考及作业题布置:

1.供应大脑额叶的动脉有哪些?

2.试述脑脊液的产生及其循环途径(以箭头表示)。

3.腰椎穿刺以何部位为宜?为什么?硬外麻醉的药物注入什么部位?

教学中的创新点(加强基础与临床联系、外语运用、启发学生思维、指导学生自学、介绍学科新进展等方面):

1. 学生通过实验课课前讲授能认真进行标本观察,并找出要求掌握的结构和内容。

2、加强基础与临床联系:结合硬膜外麻、腰穿、腰麻;脑脊液外漏、海绵窦与面部静脉和翼腭静脉丛的交通特点,内囊出血、颅内压升高可能的原因分析和/或临床处理方法讲课。

3. 启发学生思维: 1) 硬膜外麻把麻醉药注入什么部位   2)海绵窦感染可引起哪几对脑神经症状  3)脑脊液穿刺以何部位更为安全  4)脑脊液最终在何部位汇入静脉

4.实物标本和图片的配合使用。

参考资料(包括辅助教材、参考书、文献等):

格氏解剖学、人体解剖学彩色图谱、内科学、麻醉解剖学

教研室

意 见

教研室主任签章:  2006年6月20日

教学后记(即教学实施情况总结分析,在课程结束后填写)

1. 学生通过实验课课前讲授能认真进行标本观察,并找出要求掌握的结构和内容。大部分学生能跟随讲课思维进行自主思考并积极回答,能初步掌握知识点。

2.能将挂图与标本结合讲解直观生动,同时与临床应用相结合,学生容易理解。

相关文章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