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 案
2005~ 2006 学年第 2 学期
课 程 名 称 社会心理学
开 课 学 院 人文社科学院
开 课教 研 室 应用心理学
授 课 教 师 邱 瓞 曾
职 称 研究员
授 课 班 级 应用心理专业2004级
学 生 人 数 60
广州医科大学教务处制
广州医科大学教案
课程名称 | 社会心理学 | 授课题目(章节或主题) | 第二章 社会化 | |||||||
授课教师 | 邱瓞曾 | 所属二级学院 | 人文社科 | 所属教研室 | 应用心理学 | 职称 | 研究员 | |||
授课时间 | 2006年2月27日第2 周星期一、三第4-5节第1 次课 | 授课时数 | 4学时 | |||||||
授课班级 | 应用心理学专业(本科□√ 专科□) 2004 级 班 | |||||||||
教学课型 | 理论课□√ 实验课□ 习题课□ 讨论课□ 实习(践)课□ 其它□ | |||||||||
教材名称、作者、出版社及出版时间 | 《社会心理学》李建明,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年10月 | |||||||||
教学目标与要求: 1.掌握社会化的概念、基本途径和影响社会化的社会文化环境因素 2.熟悉社会化的内容、结果及老年人社会化问题 3.了解社会化的过程及主要理论、逆反心理与青少年社会化产生的原因 | ||||||||||
主要知识点、重点与难点: 重点:1. 社会化的概念;2.社会化的基本途径;3.影响社会化的社会文化环境因素 难点:1.社会化的概念;2.道德社会化;3.社会化的历程;4.社会化的结果 | ||||||||||
教学方法(请打√选择): 讲授法□√ 讨论法□√ 演示法□ 自学辅导法□√ 练习法(习题或操作) √ 读书指导法□ PBL(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法)□ 案例法□√ 其他□ | ||||||||||
教学媒体(请打√选择): 教材□√ 板书□√ 实物□ 标本□ 挂图□ 模型□ 投影□√ 幻灯□ 录像□ CAI(计算机辅助教学)□√ | ||||||||||
教学过程设计(包括讲授内容、讲授方法、时间分配、媒体选用、板书设计等): 第一节课:主题:社会化概述 一、引言:请同学描述、回答:1.你学习过思想品德课程,可以描述什么叫人的社会化吗? 2.狼孩与正常成长的孩子有什么不一样?为什么?(3分钟) 二、讲述: (一)社会化(socialization)概念的引入:(7分钟) 从提问引入从婴儿到老年的发展和变化,板书:社会行为的模塑:自然人(生物人)——社会人: 沿革: S·弗洛伊德→E.Fromm《精神分析个性学及其理解文化中的应用》→美E·弗罗姆:“社会化诱导社会的成员去做那些要想使社会正常延续就必须做的事”,是“社会和文化得以延续的手段” →美国罗伯逊:“社会化是人们终生的社会相互作用的过程。通过这一过程人们获得了个性,并且学会了他们所在社会的生活方式。” (二)社会www.med126.com/pharm/化概念(20分钟) 定义:个体通过与社会的交互作用, 适应并吸收社会的文化, 形成适合于该社会与文化的人格, 掌握该社会公认的行为方式, 成为一个合格的社会成员的过程(3分钟) 内涵1:交互作用和相互关系:接受社会的教化——行为,能动适应,有效参与。(2分钟) 内涵2:发展主体(个体和群体)(1分钟) 内涵3:内容上看个体学习社会角色(social role)与道德规范的过程。(2分钟) 内涵4:条件、手段看(1)只有通过社会化,才能从自然人变成社会人 (4分钟) 交流,情感 (第一阶段);社会隔离( social isolation)举例 (2)社会控制是个体转化的手段:灌输与强制,奖惩,诱导,训练,参与,社会规范与群体规范 内涵5:时间上看社会化贯穿人的一生:6个时期 毕生课题;问题:社会化有起点和终点吗?(3分钟) 内涵6:功能上看文化传承功能、社会稳定和发展功能、个体完善功能(人格)(4分钟) (1)人对社会环境的态度和行为的积极特征,需要、动机、兴趣、理想、观念、态度、习惯等; (2)心理特征,如能力、气质和性格等。 共性:人的民族性、阶级性和国民性; 个性:个性差异。兴趣、能力、气质、性格。 (三)社会化的基本途径:(8分钟) 1.社会教化:广义的教育,教育机构:执行者/组织者 ;分类; (2分钟) 2.个体内化:概念,强调主动选择,5个机制:(6分钟)
第二节课:主题:影响社会化的因素和社会化的表现形式 一、影响社会化的因素(18分钟) 1.社会化的生物学基础:遗传因素、基因与环境之间的互动( 兽孩) (2-3分钟) 2.环境文化因素:文化、家庭、学校、同辈群体、职业背景、大众传播媒介 (15分钟) 二、社会化的主要作用(2分钟) 教导生活技能 传递社会文化 完善自我意识 培养社会角色 三、社会化的主要内容(15分钟): 包括:生活技能社会化、政治社会化、道德社会化、行为社会化 角色社会化、民族社会化、 法律社会化、职业社会化 重点介绍:政治社会化、道德社会化、角色社会化、性别角色社会化 举例:爱国主义教育、身边事例、社会事件 三、小结(5分钟) 归纳、点题:1.请回答什么叫社会化?用什么去化?怎么样去化?(3-5分钟) 2.布置课后思考:社会化问题对学风建设有没有关系?如何建设?
第三节 主题:社会化的历程 一、人生社会化的发展阶段(10分钟) 基本社会化(童年)、预期社会化(学校)——初级社会化 发展社会化(成年)、再社会化——角色学习与扮演 二、社会化过程理论(10分钟) 1.精神分析学说: 弗洛伊德(奥地利),人格 2.认知发展论:皮亚杰(瑞士)(认知同化与顺应) 柯尔伯格 (道德社会化) 3.社会学习理论:班杜拉(美国) 观察模仿学习 4.正常成熟论:格塞尔(美国)基因 三、埃里克森理论(5分钟) 8各时期(阶段):分期及各时期的矛盾 四、社会化的结果(15分钟) 1.个体:人格与自我意识的形成 2.社会:社会角色的被承担与扮演,角色扮演三阶段 3.角色失调:角色紧张(tension)角色冲突(collision)角色之间,角色内部 角色不清(mistiness) 角色中断(interregnum) 角色失败(failure)
第四节 主题:特殊人群的社会化问题 一、逆反心理与青少年个体社会化(15分钟) 1.逆反心理的涵义、表现 2.逆反心理的成因 3.逆反心理的引导 二、老年人的社会化(10分钟) 1. 老年人的社会化的含义 2.老年人的社会化的特点 三、课堂讨论(12分钟):怎样看待角色扮演与角色失调?面对角色压力,怎么办? 四、布置课后练习 | ||||||||||
提问、课堂讨论等师生互动的设计: 见第一、二、四节内容。 | ||||||||||
教学小结、复习思考及作业题布置: 1. 什么叫社会化?基本途径是什么?社会文化环境因素是如何影响社会化的? 2. 社会化包括哪些内容?如何实现道德社会化? 3. 你心目中理想的性别角色是什么? 4. 关于人的社会化历程的多种划分标准,你比较倾向于哪种观点?试列举理由。 5. 青少年的逆反心理与青少年社会化有何关系? 6. 结合老年人的社会化问题,谈谈应该如何对待求医的老年患者? | ||||||||||
教学中的创新点(加强基础与临床联系、外语运用、启发学生思维、指导学生自学、介绍学科新进展等方面): 1.从问题引入基本概念,启发学生主动思考; 2.增加案例讨论内容,提高学生主动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及学习问题的能力 | ||||||||||
参考资料(包括辅助教材、参考书、文献等): n 《现代社会心理学》周晓虹著,上海人民出版社。 n 《社会心理学原理与应用》 申荷永主编,暨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 ||||||||||
教研室 意 见
|
教研室主任签章: 年 月 日 | |||||||||
教学后记(即教学实施情况总结分析,在课程结束后填写)
该内容涉及知识多,内容能结合实例帮助学生理解社会生活现象。课程设计合理,基本可以完成教学任务。学生对社会化的概念和要点基本掌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