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治疗原则
针灸治病,对邪气盛满者多用泻法,以泻其实邪;正气不足者多应用补法,使正气充实。同时采用"热者寒之,寒者热之","实者泻之,虚者补之"的原则。运用针灸治病时,必须根据中医理论,运用望、闻、问、切四诊配合其他方法,进行八纲辨证,始能确定治疗原则。
(二)配穴处方的基本原则
临床上配穴处方应在辨证论治的原则下,做到有方有法,灵活多变。
1.局部取穴 每一腧穴都能治疗所在部位和邻近部位的病证,多用于治疗较局限的病变。
2.远部取穴 在病痛较远的部位取穴,即病在上者,取之下;病在下者,取之上;病在头者,取之足。
3.随证取穴 近取、远取有所不同,应针对全身性的某些证候,结合腧穴的功能及其主治所采用的一种取穴方法。
以上3法,可单独选取,也可互相配合应用。
(三)针灸方法
1.毫针刺法 临床上应用最广,针长为0.5~3.5寸。
(1)针刺前的准备:选择长短、粗细适宜的针具;选择患者舒适而能耐久的体位;针具可用高压、煮沸或75%乙醇浸泡消毒或一次性消毒针。
(2)行针与得气中国卫生人才网:行针亦称运针,是将针刺入腧穴后,为了使之得气,调节针感以及进行补泻的针刺手法。得气是将毫针刺入腧穴后,患者在针下出现酸、麻、胀、重感;医者感到针下有徐和或沉紧感觉。
(3)常用补泻手法:《备急千金要方》载"凡用针之法,以补泻为先。"补泻是针刺治病的主要环节。补是鼓舞人体正气,使低下的功能恢复;泻是疏泄病邪,使亢进的功能恢复正常。其主要手法有捻转补泻、提插补泻等,临床上可相互配合应用。
2.灸法 是借灸火的热力给人体以温热刺激,通过经络腧穴作用,以防治疾病的www.med126.com/zhuyuan/一种方法。灸法可补针法不足,常用灸法有艾柱灸、艾卷灸、温针灸和温灸器灸。骨伤科常用方法有:
(1)隔姜灸:是一种间接灸法。用鲜姜切成直径约0.2~0.3cm的薄片,中间以针刺数孔,然后将姜片置于应灸的腧穴,再将艾柱在姜片上点燃施灸。当艾柱燃尽,再易柱施灸,灸完所定壮数,以皮肤红而不起泡为度。常用于风寒痹痛。
(2)温针灸:是针刺与艾灸结合应用的一种方法,常用于软组织劳损。
二、针灸疗法在骨伤科的应用
针灸疗法具有通经活络、宜通气血、调整阴阳的作用,从而达到止痛、消肿、解痉等目的。
(一)常见软组织损伤的治疗
针灸治疗落枕、颈椎病、肩关节周围炎、腰部急性扭伤、积累性腰肌劳损、腰椎间盘突出症等,都获得良好效果。
(二)骨伤科其他疾患的治疗
针灸疗法尚可治疗脱证、外伤性截瘫、小儿麻痹后遗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