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精品课程
热门课程
>
外科 妇产科 儿科
内科学 生理学 更多
药学专业
药理学 中药学 药物化学
生药学 卫生毒理学 更多
中医专业
中医基础理论 中医学 更多
口腔专业
口腔内科 口腔外科 更多
 医学全在线 > 精品课程 > 外科学 > 泸州医学院 > 正文
外科手术学-教学资源手术图谱:移植术髂骨切骨术
来源:泸州医学院 更新:2013/9/30 字体:

髂骨切骨术

  髂骨的位置表浅,显露和取骨比较方便,而且髂骨的功能不太重要,可提供大量的松质骨和皮质骨。除皮质骨的硬度较差,内固定不够坚强外,松质骨有优良的成骨作用,愈合较快。髂骨还可以取各种大小、长短的骨块,以满足某些手术的特殊需要。此外,不论病人取何种体位手术,都可以从髂骨取得供移植的骨块。因此,髂骨是骨移植术最常用的供骨部位。

  [手术步骤]

  1.体位 随承受骨手术而定。

⑴皮肤切口

⑵剥离臀肌,显露髂骨外面;
剥离腹壁肌、髂肌,显露髂骨内面

www.med126.com/pharm/

  2.切口 沿髂骨嵴的下缘(即臀肌与腹肌、腰肌的附着部之间)切开,直达骨骼[图1⑴]。紧贴骨面作骨膜下剥离(避免插入臀肌,以减少出血。只需松质骨及少量皮质骨时,可仅剥离臀肌,露出髂骨的外面,如需取全厚髂骨,则还需剥离腹壁肌和髂肌在髂骨上的附着部,以显露髂骨的内面[图1⑵]。

⑶取条状骨片

⑷取大片皮质骨

  3.取骨 根据植骨需要的大小、形状,可在髂骨的不同部位采取。条状骨片可用骨刀沿髂嵴作平行方向切取[图1⑶]。如需要薄的大片皮质骨,可在髂骨外板采取。先按计划取骨的大小,在四周用骨刀轻轻切开,然后轻轻在内、外板间插入骨刀撬开,即可取出[图1 ⑷]。楔状骨块可用骨刀或电锯在全厚的髂骨嵴上切取。基底需要宽而厚的楔状或其他开头的骨块,可在骨质较厚的前1/3或1/3髂嵴采取[图1⑸]。单取松质骨时,可在髂前上棘或髂后上棘处作小切口,在髂前、髂后上棘切去小块皮质骨,用刮匙伸入髂骨内、外板之间刮取[图1⑹],或切除部分髂嵴后,于内、外板间采取[图1 ⑺]。当骨缺损需要大块松质骨时,可在髂前上棘的后方,在髂骨内、外板间用骨刀切取;如同时需要皮质骨,可将外板一起切下。髂骨的血运丰富,切面有活跃的出血,可用骨蜡止血。

⑸取楔状骨块

⑹刮取松质骨

  4.缝合 取骨后,髂骨上遗留的尖角状突起应修圆、修平,以免术后刺激皮肤引起疼痛。先将骨膜连同肌肉的附着部准确对合后缝合,最后缝合皮肤[图1 ⑻]。

⑺从髂骨内外板之间取松质骨

⑻缝合

图1 髂骨取骨术

  3.儿童髂骨小,可取量不多,最好不用。必须取骨时,应保留骨骺,可在骺下与骺平行切断髂骨,将髂骨嵴及其腹壁肌肉的附着处翻向内侧,剥离髂骨外、内面,即可在髂骨上取骨。取骨完毕后,将髂嵴复位,缝合。

  [术后处理]

  1.术后用腹带轻轻包扎骨盆,以减少局部出血。

  2.术后10日拆线后,即可离床活动。

  [术中注意事项]

  1.骨膜下剥离髂骨内、外面时,www.med126.com应紧贴骨面细心剥离,注意避免失手造成软组织或腹腔内脏器的损伤。在剥离中出血较多,应迅速用干纱布堵塞止血;但纱布一端必须留在切口外,以免将纱布遗留在伤口内。

  2.取骨时,髂骨嵴应尽可能保留,以保持外形,使腰带有所支托。全厚骨应尽量在髂骨前、后1/3区采取,不要在中1/3区过多地采取,以免引起腹外疝的发生。

 

 

 

相关文章
 传染病课外学习资料:文献18
 医学影像学授课教案:骨损伤教案
 临床检验基础临检教研室教师近年获得的学术
 内科护理学癫痫病学习目标
 病理学病理学习题集:第六章 心血管系统疾病
 内科学教学大纲:呼吸系统疾病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