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精品课程
热门课程
>
外科 妇产科 儿科
内科学 生理学 更多
药学专业
药理学 中药学 药物化学
生药学 卫生毒理学 更多
中医专业
中医基础理论 中医学 更多
口腔专业
口腔内科 口腔外科 更多
 医学全在线 > 精品课程 > 外科学 > 泸州医学院 > 正文
外科手术学-教学资源手术图谱:胃肠外科幽门括约肌切开术
来源:泸州医学院 更新:2013/9/30 字体:

幽门括约肌切开术

  先天性幽门肥厚性狭窄的婴儿,经非手术治疗无效,应行幽门括约肌切开术。

  [术前准备]

  1.病儿因长时间不能进食且伴有严重呕吐,常有脱水和低钾、低氯性碱中毒。因此,术前必须纠正脱水和电解质的平衡失调。

  2.有明显营养不良、贫药品数据血的病儿,术前应少量多次输血,每次每公斤体重20ml。

  3.给予足够的维生素C,肌肉注射维生素E,以防止和治疗早期新生儿硬肿症

  4.手术当天早晨下胃管(细导尿管)。

  5.注意防止呕吐窒息。

  [麻醉]

  氯胺酮麻醉,或加高位骶管麻醉。

  [手术步骤]

  1.体位 仰卧位,四肢用棉絮包裹后固定在手术台上。

  2.切口 常用切口有右上腹横切口、右肋缘下1cm斜切口或右上经腹直肌切口3种。

  3.显露幽门部 切开腹壁,进入腹腔以后,用拇指和示指捏住胃体向外向左牵拉,即可看到肥厚、苍白的幽门管。

1-1 在无血管区纵行切开肥大的幽门浆肌层

  4.切开幽门括约肌 用左手拇指和示指捏住肥厚的幽门管,右手用小圆刃刀在肥厚的幽门管前壁无血管区,沿纵轴切开浆膜、幽门纵行肌和大部环行肌,即见粘膜下层和粘膜层轻度向外膨出[图1-1、2]。注意不要切得太深,以免切破胃粘膜而进入胃腔,特别是在十二指肠端,最易切破粘膜,应倍加小心。

1-2 切开环行肌层的大部

  用小弯蚊式止血钳,钳尖朝上,仔细分离未被切断的环形肌,并将环行肌纤维的细网状索带一根一根挑起后切断,使粘膜下层和粘膜层完善地向幽门管裂口处膨出,完全解除幽门梗阻[图1-3 、4]。肌层切口渗血时,用热盐水纱布压迫数分钟多能止血,如仍有出血,可用细丝线缝扎。将幽门部送回腹腔后,逐层缝合腹壁。

1-3 用弯钳继续分离环行肌至粘膜下层

1-4 剪断纤维网

图1 幽门括约肌切开术

  [术中注意事项]

  1.术前注意检查右上腹部橄榄状肿块位置,切口应选择在此肿块的上方,可较顺利地找到病变部位。

  2.在切开十二指肠端肥厚部时,必须特别注意,稍不小心即可误入十二指肠腔内。在幽门括约肌已被完全分开后,可在幽门管胃端稍加挤压,使胃内空气通过幽门管进入十二指肠。如见有气体逸出,就说明已经穿孔,需立即用2-0丝线缝合穿孔;必要时在破口处再覆盖一层大网膜,并间断缝合固定。

  3.必须把粘膜下层的环行纤维所构成的细网状索带切断,才能使幽门梗阻完全松解。

  [术后处理]

  1.术后3~4小时即可开始喂少量葡萄糖溶液,术后2~3日如无呕吐即可喂母乳或1∶1或2∶1牛奶。有时术后2~3日仍有呕吐,但会逐渐减轻,直至不吐。

  2.术后2~3日的液体和热量供应不足,必须输液补充。医学全.在线术后3~4日,若喂养良好,即可停止输液。

 

 

 

相关文章
 免疫学作业习题:名词解释
 内科学实习指导:第四章 支气管扩张
 中西医结合妇产科讲稿:第四节 子宫体癌
 医学微生物学作业习题:肠道感染病毒
 健康评估电子教材:粪便检查
 内科学图片库:心包疾病心包切除术时的情形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