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枕先露的分娩机制
一、分娩机制的定义
分娩机制是指胎儿先露部为适应骨盆各平面的不同形态,被动的进行一系列的适应性转动,以其最小径线通过产道的过程。整个过程被分解为衔接、下降、俯屈、内旋转、复位及外旋转等动作。正常分娩以枕先露为最多。
二过程
1.衔接
胎头双顶径已进入骨盆人口平面,胎头颅骨最低点达到坐骨棘水平称为衔接。胎头进入骨盆人口时呈半俯屈状态,以枕额径进入,由于枕额径大于骨盆入口前后径,衔接时胎头矢状缝落在骨盆人口的右斜径上,胎头枕骨位于骨盆人口的左前方,胎头衔接意味着没有头盆不称。初产妇多在预产期前1-2周内胎头衔接,经产妇在分娩开始后衔,甚至破膜时才入盆。若初产妇已临产而胎头仍未衔接,应警惕有头盆不称。
2.下降
胎头沿骨盆轴前进的动作称下降。下降贯穿在分娩全程中,与其他动作相伴随,临床上以观察胎头下降的程度作为判断产程进展的重要标志之一。促使胎头下降的因素有:
① 宫缩时通过羊水传导压力,经胎轴传www.med126.com/pharm/至胎头;
② 宫缩时宫底直接压迫胎臀;
③ 胎体伸直伸长
④ 腹肌收缩使腹压增加。
3.俯屈
胎头以枕额径下降至骨盆底时,处于半俯屈状态的胎头枕部遇肛提肌阻力,借杠杆作用进一步俯屈,使下颏接近胸部,使胎头衔接时的枕额径变为最小的枕下前囟径,以适应产道的最小径线,有利于胎头进一步下降。胎头在下降过程中受骨盆底的阻力发生俯屈、内旋转、仰伸、复位及外旋转等作用。
4.内旋转
胎头围绕骨盆纵轴而旋转,使其矢状缝与中骨盆及出口前后径相一致的动作称为内旋转,内旋转使胎头适应中骨盆及出口前后径大于横径的特点,有利于胎头下降。枕先露时,胎头枕部位置最低,枕左前位的胎头向母体前方旋转45о为内旋转,后囟转至耻骨弓下方。胎头在第一产程末完成内旋转动作。
5.仰伸
当胎头完成内旋转后继续下降达阴道外口时,宫缩和腹压继续迫使胎头下降,而肛提肌收缩力又将胎头向前推进,两者的共同作用使胎头沿骨盆轴下段向下向前的方向转向上,胎头枕骨下部达耻骨联合下缘时,以耻骨弓为支点使胎头逐渐仰伸,胎头的顶、额、鼻、口、颏相继娩出。胎头仰伸时,胎儿双肩径沿左斜径进入骨盆人口。
6.复位及外旋转
胎儿娩出时,胎儿双肩径沿骨盆人口左斜径下降,胎头娩出后,为使胎头与胎肩恢复正常关系,胎头枕部向左旋转45о称www.med126.com复位,胎肩在盆腔内继续下降,前肩(右肩)向前向中线旋转45о时,胎儿双肩径与出口前后径呈相一致的方向,胎头枕部需在外继续向左旋转45о以保持胎头与胎肩的垂直关系,称为外旋转。
胎儿完成外旋转后,前肩在耻骨弓下方娩出,继之后肩在会阴部娩出,然后胎体及其下肢随之娩出。
分娩机制各种动作是连续进行的,下降动作始终贯穿整个分娩过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