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精品课程
热门课程
>
外科 妇产科 儿科
内科学 生理学 更多
药学专业
药理学 中药学 药物化学
生药学 卫生毒理学 更多
中医专业
中医基础理论 中医学 更多
口腔专业
口腔内科 口腔外科 更多
 医学全在线 > 精品课程 > 口腔 > 口腔组织病理学 > 河北医科大学 > 正文
口腔组织病理学-拓展资源试题库:第五章口腔黏膜
来源:河北医科大学 更新:2013/10/14 字体:

第五章 口腔黏膜

 

一、名词解释

1、 福代斯斑

2、  Malassez上皮剩余

3、  穿通纤维(Sharpey纤维)

二、单项选择题

1、下列哪种结构又被称为生发层( )

A、角化层  B、粒层  C、棘层  D、基底层

2、 口腔黏膜上皮中蛋白质合成最活跃的细胞是( )

A、角化层细胞 B、粒层细胞  C、棘层细胞  D、基底层细胞

3、 结合上皮是

A、有角化的鳞状上皮  B、向根尖方向逐渐变厚

C、长轴与牙面长轴垂直  D、在龈沟底部约含15~30层细胞

4、 下述黏膜组织中,何处无黏膜下层( )

A、唇  B、口底   C、舌腹  D、牙龈

5、 来源于造血组织的细胞是( )

A、黑素细胞  B、朗格汉斯细胞   C、梅克尔细胞  D、树突状细胞

6、 与神经末梢有化学突触形成的味蕾细胞是( )

A、味细胞(Ⅲ型)   B、亮细胞(Ⅱ型)

C、暗细胞(Ⅰ型)   D、基底细胞(Ⅳ型)

7、 在各种口腔黏膜中哪种黏膜下层不明显( )

A、颊黏膜  B、唇黏膜  C、舌腹黏膜  D、软腭黏膜

8、 来源于造血组织的细胞是( )

A、黑素细胞 B、梅克尔细胞   C、树突状细胞  D、朗格汉斯细胞

9、 与神经末稍有化学突触形成的味蕾细胞是( )

A、味细胞(III型)  B、亮细胞(II型) C、暗细胞(I型)   D、基底细胞(IV型)

三、多项选择题

1、 口腔粘膜与皮肤在组织学结构上有何区别( )

A、上皮肤表层称表皮、深部称真皮和皮下组织,而口腔粘膜相应地称上皮、固有层和粘膜下层;

B、皮肤有皮肤附件,口腔粘膜有相应的小涎腺;

C、口腔粘膜上皮无皮肤表皮中的透明层;

D、皮肤有颗粒层,而口腔黏膜没有;

E、皮肤有皮肤附属器,口腔黏膜没有。

2、口腔黏膜的功能( )

A、保护  B、感觉

C、味觉  D、吸收

E、以上都不对

3、 以下关于丝状乳头正确的是( )

A、数目最多,乳头表面有透明角化上皮细胞;

B、上皮的浅层细胞经常有角化和剥脱现象。如角化上皮剥落延缓,同时与食物残渣、唾液、细菌等混杂,附于乳头表面而形成舌苔;

C、舌苔的色泽、分布、厚度、干腻等变化反映了一些全身情况的改变,临床上可作为中医辨证施治的重要依据;

D、如丝状乳头萎缩,则舌面光秃;

E、如舌苔剥落呈地图样者,称为地图样舌。

4、  关于唇黏膜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为角化复层鳞状上皮

B、固有层为疏松的结缔组织

C、黏膜下层较厚,与固有层无明显界限

D、唇红的上皮有角化

E、唇红处的固有层乳头狭长,几乎达上皮表面

四、是非题:

1、 硬腭黏膜属于被www.med126.com覆黏膜( )

2、 口腔黏膜含有基底层称为生发层( )

五、简答题

1、 口腔粘膜上皮细胞的种类及部位分布、排列特点

2、 试述咀嚼粘膜和被覆粘膜的不同点

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 福代斯斑:颊黏膜有时可见出现成簇的粟粒状淡黄色小颗粒,为异位上脂腺,称为福代斯班。

2、  Malassez上皮剩余:在牙周膜中,邻近牙根表面的纤维间隙中可见到小的上皮条索或上皮团,与牙根表面平行排列,也称Malassez上皮剩余。这是牙根发育期上皮根鞘残留下的上皮细胞。在光镜下细胞较小,立方或卵圆形,胞浆少,嗜碱染色。电镜见有基底膜将细胞与牙周膜的基质分开,相邻细胞有桥粒相连,胞浆含有张力微丝和大量的核糖体。平时上皮剩余呈静止状态,在受到炎症刺激时,上皮增殖成为颌骨囊肿和牙源性肿瘤的来源。

3、  穿通纤维(Sharpey纤维)邻近牙周膜侧的固有牙槽骨呈板层排列,其中包埋了大量的牙周膜纤维即穿通纤维,其走行方向与骨板垂直或有一定角度,固有牙槽骨中的穿通纤维比牙骨质中的穿通纤维粗。

二、单项选择题

1-5、DCDDB 6-9、ADAD

三、多项选择题

1、ABC 医学全.在线www.med126.com;  2、ABCD 3、ABCDE  4、ACDE

五、是非题

1、×  2、√

六、简答题

1、 口腔粘膜上皮细胞的种类及部位分布、排列特点

(1)上皮的细胞种类:角质细胞和非角质细胞;

(2)分布或排列特点:角质细胞形成上皮的结构,典型者形成基底层、棘细胞层、颗粒层和角化层;非角质细胞有黑色素细胞分布在上皮的基底层,郎格汉斯细胞分布在棘细胞层和基底层,梅克尔细胞分布在上皮的基底层。

2、 试述咀嚼粘膜和被覆粘膜的不同点

(1)咀嚼黏膜:咀嚼黏膜包括硬腭和牙龈黏膜,承受咀嚼压力,特点是上皮较厚,上皮表层有正角化或不全角化,有粒层,细胞间隙宽并见细胞间桥;固有层厚,胶原纤维粗大,排列紧密呈网状,固有层的乳头多而长,与上皮钉突呈指状镶嵌,形成良好的机械附着,可有效地防止上皮在外力作用下与下面的结缔组织分开。咀嚼黏膜或借固有层直接附在骨膜上,形成黏骨膜或借黏膜下层与骨膜相连。

(2)被覆黏膜:咀嚼黏膜和特殊黏膜外的口腔黏膜均称被覆黏膜。黏膜表层无角化,富有弹性,可承受张力。上皮一般较咀嚼黏膜厚,结缔组织乳头短而粗,上皮与结缔组织交界面较平坦。被覆黏膜富有弹性,有一定的活动度,有较疏松的黏膜下层。

(3)特殊黏膜:特殊黏膜为舌背黏膜,在功能上属咀嚼黏膜,但又有相当的延伸度,有被覆黏膜的特点。最主要的是其表面有许多不同类型的乳头,部分乳头上皮内还有味觉感受器。舌背黏膜表面有许多小突起,称为舌乳头。可将舌乳头分为丝状乳头、菌状乳头、轮廓乳头和叶状乳头等。

相关文章
 眼科学作业习题:名词解释
 医学影像学特色与创新:科研立项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电子教材:第五章
 外科学授课教案:脊柱疾病、颈肩痛及腰腿痛
 仪器分析电子教材:第四章紫外可见分光先度
 内科学图片库:间质性肺炎图片24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