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考试宝典
资讯
考试动态 考试试题 医师资格
中级职称 高级职称 护理学
 医学全在线 > 考试宝典 > 高级职称 > 正文
2010护理学职称考试试题答案/2010护理学副高职称试题-案例题
更新:2009/11/20 字体:


15.提问:下列哪些不是处理该患者的主要措施?
A.物理降温
B.禁食
C.立即行术前准备
D.胃肠减压
E.留置导尿
F.清洁灌肠
G.补液
H.胃管注入石腊油
答案:AF
针对考生习惯正向思维,本问采用了反向思维的提问方式,考生应注意,"是""不是"一字之差,答案截然相反。"哪些""主要措施"为考生提示至少有二种以上不必要的处理措施,物理降温适用于高热而循环良好的患者,而本例体温仅38℃,属中度热,且提示有循环不良,故不宜行物理降温。清洁灌肠一般急腹症无必要,其次该患者病情较重,梗阻未解除给予清洁灌肠会造成只入不出,加重病情,故第1、6项为正确答案,即为不必要的措施。反之,错误的答案,即第2、4、5、7、8为必要的措施。禁食,胃肠减压,胃管注入石腊油,补液为处理急腹症的主要措施,有些单纯性的肠梗阻可通过上述的综合治疗而治愈。前问患者出现脱水征象,留置导尿是必须进行的项目,每小时尿量与补液相关,观察尿色、尿量能反映病情变化及作治疗参考。除绞窄性肠梗阻须作适当术前准备后立即手术外,其他类型的肠梗阻多先以非手术治疗为主,但又不是绝对的,故第3项为无效答案。医学全.在.线www.med126.com
16.提问:给病人行胃肠减压的作用是:
A.降低胃肠道内压力,改善局部血液循环
B.促进部分消化液和胃肠激素的分泌
C.改善呼吸功能
D.减少肠腔内的细菌与毒素及其移位
E.减轻肠麻痹和腹胀
F.减轻呕吐
答案:ACDEF
胃肠减压是腹部外科重要的治疗措施之一,在本例肠梗阻的治疗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考生应掌握其治疗的作用和意义。本问除第2项外均为正确答案。第1、5、6项从直观上理解,容易答对。而第3、4项可通过间接推理得出。第3项主要是胃肠减压可减轻肠麻痹和肠胀气,使腹内压下降,从而改善呼吸功能。第4项亦是通过减轻肠麻痹和肠胀气及改善肠壁血运,从而达到减少细菌和毒素的吸收。第2项为错误答案的原因是胃肠减压可吸出部分消化液和胃肠激素,减少食物对胃肠道刺激,而不是促进消化液的分泌。
提示:入院后急查血常规:Hb170g/L,RBC6.2×10[~12.gif]/L,WBC18.5×10[~9.gif]/L。血气分析:PH7.45,PaO[2.gif]13.3kPa(100mmHg),PaCO[2.gif]5.32kPa(40mmHg),BE-8mmol/L,AB18mmol/L,SB19mmol/L。血钾:2.8mmol/L,钠156mmol/L,氯100mmol/L,钙2.5mmol/L。尿比重:1.028。
17.提问:根据以上结果,结合该病人情况,判断属于下列哪种酸碱平衡失调?
A.代谢性酸中毒
B.代谢性碱中毒
C.呼吸性酸中毒
D.呼吸性碱中毒
E.代偿性呼吸性酸中毒
答案:A
提示:入院后急查血常规:Hb170g/L,RBC6.2×10[~12.gif]/L,WBC18.5×10[~9.gif]/L。血气分析:PH7.45,PaO[2.gif]13.3kPa(100mmHg),PaCO[2.gif]5.32kPa(40mmHg),BE-8mmol/L,AB18mmol/L,SB19mmol/L。血钾:2.8mmol/L,钠156mmol/L,氯100mmol/L,钙2.5mmol/L。尿比重:1.028。
18.提问:该病人属于哪一类水电解质平衡失调?
A.低渗性脱水、低钾、高钠
B.高渗性脱水、低钾、高钠
C.低渗性脱水、高钾、低钠
D.高渗性脱水、低钾、低钠
E.等渗性脱水、低钾、高钠
答案:B
肠梗阻可导致全身生理紊乱,而生理紊乱主要指因体液丧失出现的水电解质紊乱与酸碱失衡。本例患者存在着体液丢失的明显表现。由于不能进食,呕吐频繁,大量丢失胃肠液,使水分及电解质大量丢失;另外肠管过度膨胀影响肠壁静脉回流,使肠壁水肿和血浆向肠腔、腹腔渗出,造成严重脱水。肠梗阻丢失的体液一般为碱性或中性,钠、钾离子丢失较氯离子多,加上低血容量和缺氧引起代谢产物剧增,肾排H+和再吸收NaHCO[3.GIF]受阻,故出现代谢性酸中毒。前问根据提示,结合该患者的情况,代谢指标BE-8mmol/L,证实为代谢性酸中毒,故第1项是正确答案;后问根据血液浓缩(Hb170g/L),高钠(156mmol/L),尿比重高(1.028),应选择第2项。
19.提问:下列哪些补液原则是正确的?
A.补液量等于生理需要量十额外损失量十累积损失量
B.补钾量应根据尿量、血钾和心电图决定
C.补液种类首选10%葡萄糖
D.消化液丢失包括呕吐、胃肠减压及肠腔内积液的估计
E.输液速度应先慢后快
F.补钾浓度以0.3%为宜
答案:ABDF
掌握补液原则对于救治急腹症患者尤为重要。本问泛指外科的补液原则,以考察考生掌握的情况。正确答案是第1、2、4、6项。外科病人因禁食,胃肠减压,引流,失血等因素体液多为不足,故应需多少补多少,除了生理需要量外,还要加上额外损失量和累积损失量。在计算额外损失量时应防止遗漏,如消化液的丢失应包括呕吐,胃肠减压及肠腔内积液的估计。由于丢失液体中以电解质为主,故补液类种宜"先盐后糖",补液速度宜"先快后慢"。在一天的补液量中,前8小时应输入全天液体量的1/2,后16小时为1/2。尤其是在低血容量休克时,在严密监护下,第1小时可进1000-2000ml液体。钾盐补充有其特殊性;"见尿补钾",尿量>30ml/h可补钾;浓度不宜过高,不超过0.3%;速度不宜过快,每分钟<80滴;补钾应根据体液丧失、血钾浓度、心电图决定。
提示:遵医嘱使用"氨苄青霉素"。
20.提问:使用氨苄青霉素应注意下列哪些问题?
A.需作青霉素过敏试验
B.应加入10%葡萄糖内慢滴方能维持血药浓度
C.迟发过敏反应多表现为皮疹、药热
D.停药一周内重新使用可免作过敏试验
E.一旦发生过敏性休克最佳抢救药是盐酸肾上腺素
F.肾毒性反应为其最严重的副作用
G.出现假阳性可采用脱敏疗法
答案:ACE
本问考察考生临床用药的基本知识。氨苄青霉素作为广谱半合成青霉素在临床广泛使用,在使用中的注意事项与青霉素大体相同,本问的第1、3、5项是正确答案。与青霉素不同的是氨苄青霉素不宜加入高浓度的葡萄糖静滴,尤其是浓度过高,静滴时间过长,不仅影响药物的稳定性,而且易形成四聚物而产生不良反应,故第2项为错误答案。第4、6、7项为错误答案,其在描述上,采用了"偷换概念"的手法,如"三日"改为"一周","过敏性休克"改为"肾毒性反应",以混淆考生概念,若对此条目记忆不牢,理解不深,容易答错。
提示:经上述处理,病人肠梗阻见缓解,经术前准备,于入院后10小时在硬膜外麻醉下行"小肠部分切除术"。术中过程顺利,术后给予补液、胃肠减压、腹腔负压引流、留置导尿管、抗炎等处理。
21.提问:术后早期病情观察的要点是什么?
A.生命体征的变化
B.腹部有无胀痛、压痛、反跳痛,以及疼痛的性质、部位
C.引流管是否固定、通畅及引流液的质和量
D.皮肤、粘膜的颜色、皮肤的弹性
E.体重的增减
F.伤口情况
G.肠鸣音恢复情况
H.进食情况
答案:ABCDFG
此问要抓住"术后""早期""观察""要点"等几个关键词。故备选答案中第2、3、7项为正确答案,第1、4项反映患者生命支持的重要指标,第2、3、6、7项则是观察手术有无并发症的重要内容,第8项由于患者禁食不是早期观察的项目而列为错误答案,第5项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可观察项目,因此为无效答案。
提示:术后初期12小时内,胃肠减压的引流瓶内空虚。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相关文章
2011年江苏省卫生医学高级职称考试试题——
总结的复习技巧
2010卫生医学高级职称考试-护理学试题库案
2010卫生医学高级职称考试试题——消化内科
2010卫生医学高级职称考试肿瘤内科试题库案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