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考试宝典
资讯
考试动态 考试试题 医师资格
中级职称 高级职称 护理学
 医学全在线 > 考试宝典 > 卫生职称 > 正文
2010神经外科副高级职称考试试题-案例题
更新:2009/11/20 字体:



5.提示:入院5小时(凌晨4时),患者意识障碍加重。体检:P:76次/分,R:16次/分,BP:22/13kPa(16/98mmHg),GCS:8分,浅昏迷,左侧瞳孔4.0mm,对光反射消失,右侧瞳孔3.0mm,对光反射极弱,右侧肢体活动稍差,右侧Babinski征(+)。
提问:该病人出现上述情况时应作何处理?
A.继续观察,行保守治疗
B.立即开颅探查,清除颅内血肿
C.立即快速静滴甘露醇
D.复查头颅CT
E.做头颅MRI检查
F.静注速尿20~40mg
G.鼻导管吸氧
答案:BCF
解题思路:此问是上一问的延续,主要是判断考生对该病人出现病情变化时的临床处理能力。上问已提到该病人病情加重可能是原硬脑膜下血肿增大、脑水肿加重,同时出现左侧小脑幕切迹疝以及右侧颅骨骨折部位的硬脑膜外血肿等所致,此时应该立即开颅探查,清除颅内血肿、减压,同时加强脱水治疗。由于此时已凌晨4时,且病人病情危重,已出现脑疝,应立即手术,复查CT可能会延误病情,失去抢救机会。因此第2、3、6项是正确的,第1、4、5项是错的。至于第7项吸氧问题,对该病人来说吸氧与否不是主要的,因此该问中的第7项作为无效答案。

6.提示:术中发现清除左侧额颞部硬脑膜下血肿后,左侧瞳孔有所缩小。但脑张力仍较高,脑搏动弱。
提问:出现上述情况时对该病人应如何进一步处理?
A.单纯行去骨瓣减压术
B.加强脱水治疗
C.过度通气
D.对侧额颞部开颅探查,清除血肿
E.单纯切除左侧额极和颞极部分脑组织,行内减压水
F.硬脑膜严密缝合,骨瓣复位
答案:BCD
解题思路:此问是判断考生的术中处理能力。该病人入院后5小时,因病情加重而急诊手术,术前未能复查头颅CT。术中清除左侧血肿后,左瞳孔有所缩小,但脑张力仍较高,脑搏动弱,此时要考虑以下二种情况:一是创伤性脑水肿严重,二是可能存在多发性颅内血肿。前面两问也已提到该病人有多发性颅内血肿之可能,因此术中出现此种情况时,在加强脱水、降颅压治疗的同时,应作对侧骨折线处开颅探查,清除血肿,这样才能解除病因,降低颅内压。血肿清除后硬脑膜不予缝合,特别是出现脑疝后硬脑膜更不应缝合,同时还需行去骨瓣减压术,以免因术后脑水肿反应性加重而致颅内压增高,再次出现脑疝。对该病人来说,单纯行内减压而不积极探查多发性血肿是错误的。过度通气的目的是降低血中CO[2.gif]分压,使脑血管收缩,降低颅内压。因此,此问中第2、3、4项是正确的,第1、5、6项是错误的。医学全在线www.med126.com

7.提示:术中发现左额颞部硬脑膜下血肿增大,并出现右侧颞部硬脑膜外血肿。
提问:硬脑膜下血肿的主要出血来源有哪些?
A.挫伤区的大脑皮质血管
B.硬脑膜中静脉
C.硬脑膜中动脉分支
D.桥静脉
E.板障静脉或导血管
F.颅内静脉窦
G.硬脑膜前动脉
H.筛前动脉、静脉
I.大脑中浅静脉
答案:ADFI
解题思路:此问是泛指,主要是了解考生的解剖知识和临床知识,硬脑膜下血肿的主要出血来源是挫伤区的大脑皮质动、静脉,多与脑挫裂伤同时存在,可称谓复合型硬脑膜下血肿,桥静脉断裂也是硬脑膜下血肿较为常见的出血来源。其它还有静脉窦,如矢状窦被撕裂,若向硬脑膜下腔出血则形成硬脑膜下血肿,若向硬脑膜外出血则形成硬脑膜外血肿,大脑表面中浅静脉破裂后也会形成硬脑膜下血肿,故此问9个备选答案中,第1、4、6、9项是正确的,其余的均为错误。
8.提问:硬脑膜外血肿的主要出血来源有哪些?
A.硬脑膜中动脉主干
B.桥静脉
C.硬脑膜中动脉前支或后支
D.大脑中浅静脉
E.硬脑膜中静脉
F.板障静脉或导血管
G.颅内静脉窦
H.筛前动脉及其分支
I.挫伤区的大脑皮质动、静脉
答案:ACEFGH
解题思路:此问也是泛指;硬脑膜外血肿的主要出血来源为硬脑膜的动脉和静脉,以及来自骨折线内的板障静脉或导血管,其次是矢状窦等颅内静脉窦的撕裂出血,故此问9个备选答案中,第1、3、5、6、7、8项是正确的,第2、4、9项是错误的。
9.提问:小脑幕切迹疝致一侧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的机理有哪些?
A.直接压迫动眼神经
B.单纯压迫动眼神经的营养血管
C.动眼神经背侧纤维受损
D.动眼神经腹侧纤维受损
E.动眼神经受大脑后动脉的压迫
F.动眼神经受位于其上方的小脑上动脉压迫
G.脑干下移时动眼神经受向下的牵拉而受损
H.因脑干受压致使动眼神经核受损
答案:ACEGH
解题思路:此问主要测量考生的解剖知识。动眼神经自中脑腹面同侧的大脑脚底内缘处离脑,在脚间池内自后下向前下走行,进入海绵窦,在此段径路内,副交感纤维集中在动眼神经的背侧。在脚间池内,动眼神经的上面是大脑后动脉和后交通动脉,下面为小脑下动脉,因此,动眼神经受压的方式有以下几种:①当颞叶钩回疝入脚间池内可直接压迫动眼神经和它的营养血管;②当一侧钩回疝时,可先压迫位于动眼神经上方的大脑后动脉,然后使夹在大脑后动脉和小脑上动脉之间的动眼神经间接受压;③由于动眼神经前端进入海绵窦处较为固定,所以当脑干受压下移时,可遭到向下的牵拉而受损;④因脑干受压致使动眼神经核和附近发生缺血、水肿和出血等而受损。因此,该问的8个备选答案中第1、3、5、7、8项是正确的,第2、4、6项是错误的
10提问:血中氧和二氧化碳分压改变是如何对脑血管功能进行调节的?
A.PaO[2.gif]↑,脑血管收缩,脑血流量↓
B.PaO[2.gif]↑,脑血管扩张,脑血流量↑
C.PaO[2.gif]↓,脑血管收缩,脑血流量↓
D.PaO[2.gif]↓,脑血管扩张,脑血流量↑
E.PaO[2.gif]↑,脑血管收缩,脑血流量↓
F.PaCO[2.gif]↑,脑血管扩张,脑血流量↑
G.PaCO[2.gif]↓,脑血管收缩,脑血流量↓
H.PaCO[2.gif]↓,脑血管扩张,脑血流量↑
答案:ADFG
解题思路:此问主要判断考生的生理知识水平。脑血管在生理情况下有一定的自动调节功能。其主要通过改变血管的口径大小来调节脑血流量。脑血管口径的大小直接受PaCO[2.gif]和动脉血pH值的影响,PaO[2.gif]的作用相对较小。这种通过改变脑血管口径的调节来维持脑血流量的相对恒定,就称为脑血管自动调节反应,或称化学性调节反应,在PaCO[2.gif]为30~50mmHg范畴内,脑血管自动调节功能处于良好状态。PaCO[2.gif]每上升2mmHg脑血管扩张而脑血流量可增加10%左右,相反PaCO[2.gif]每下降2mmHg,脑血管收缩而脑血流量也下降10%左右。PaO[2.gif]降低时,可反应性地引起脑血管扩张,使脑血流量增加,当PaO[2.gif]增高时,可引起脑血管收缩,脑血流量减少。因此,该问中8个备选答案,第1、4、6、7项是正确的,即第2、3、5、8项是错误的。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相关文章
2011年江苏省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参考资料
2010卫生高级职称考试试题—泌尿外科试题库
2011年江苏省卫生医学高级职称考试试题——
2010卫生医学高级职称考试-心血管内科试题
2010卫生高级职称考试试题——肿瘤内科试题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