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名 | 藏名:百完
|
汉语拼音 | DANFAN
|
拉丁名 | Chalcanthitum.
|
英文译名 | |
销售地区 | |
保护品种 | |
中药材基原 | 为硫酸盐类胆矾族矿物胆矾。
|
动植物形态 | |
动植物资源分布 | 产于西藏、青海、云南、甘肃、陕西、山东、江西、广东等省区。
|
动植物生态环境 | 由含铜硫化物氧化分解而成。由于易溶解,只见于干燥地区的含铜硫化物矿床氧化带中。
|
药用动植物的栽培 | |
药材的采收与储藏 | 由铜矿中挖得,选择蓝色透明的结晶,除去杂石泥沙。一般多研末生用,也可煅后捣碎用。
|
药用部位 | |
生药材鉴定 | 性状鉴别:本品属三斜晶系。呈板状或短柱状,但不常见。集合体呈钟乳状、肾状或粒状。天蓝色、蓝色,有时微呈浅绿色。具玻璃光泽。半透明至透明,性极脆,硬度2.5。密度2.1~2.3。解理沿板状面不完全。具壳状断口。易风化。无臭,味涩,能令人作呕。以块大、深蓝色、透明、无杂质者为佳。
|
中药化学成分 | 主含五个结晶水的硫酸铜(CuSO(4)·5H(2)O),其中含有氧化铜31.87%、三氧化硫32.06%、水36.07%,常含镁盐和锌盐等杂质。
|
理化性质 | |
中药化学鉴定 | |
中药有效成分结构式的测定 | |
炮制方法 | 本品可人工制造,其方法如下:将蒸发器置砂锅上,盛入蒸馏水及粗制硫酸液,使之混合,然后投入铜屑,加热使其完全溶解,并驱除无水亚硫酸气,加热至干燥为止,稍冷,再加蒸馏水溶解,过滤,浓缩,放冷,即析出深蓝色透明柱状结晶。Cu+2H(2)SO(4)- →CuSO(4)+SO(2)↑+2H(2)O
|
中药剂型 | 汤剂,膏剂,散剂。
|
中药制药工艺 | |
药物作用与药理效应 | 1.腐蚀作用:能与蛋白质结合生成不溶性的蛋白质化合物而沉淀。其浓溶液对局部粘膜具有腐蚀作用。稀溶液则有收敛制秘作用。 2.催吐作用:内服后能刺激胃壁感觉神经,反射至延髓呕吐中枢,引起反射性呕吐。 |
药代动力学 | |
毒理学 | |
药物筛选 | |
新药的临床评价 | |
实验动物的品种 | |
方剂组成 | |
药物和剂量 | |
药物配伍 | |
药性 | 味酸、咸,性温。
|
归经 | |
功效 | 散瘀、解毒、催吐、杀虫、敛疮之效。外用治口病、癣、疱疹、眼病;可作防腐剂。
|
性味分类 | |
主治 | |
用法用量 | 常配方用,3~6g。
|
用药忌宜 | |
不良反应及治疗 | |
选方 | |
临床运用 | |
各家论述 | |
考证 | |
药物应用鉴别 |